胎兒娩出後,若1分鍾無呼吸或僅有不規則、間歇性、淺表呼吸者,則可斷定為新生兒窒息。
發病原因
母體因素 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低血壓,休克,嚴重貧血,慢性心、肺、腎疾病,糖尿病,急性發熱性疾病,吸煙等。
胎盤胎盤早剝,子宮出血,低置胎盤,前置胎盤,過期產的胎盤功能障礙等。
臍帶臍帶脫垂、受壓、打結、繞頸、扭轉等。
胎兒因素 母子血型不合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宮內生長發育遲緩、胎心頻率和節律異常、早產、過期產等。
產時因素 麻醉劑、鎮靜劑應用不當,急產、產程延長、宮縮過強、骨盆狹小,手術產、剖腹產等。
產後因素 產後窒息是由於新生兒本身呼吸、循環或神經係統疾病所引起。
臨床表現
胎內缺氧,首先表現為胎兒心率增快,然後漸漸變慢,不規則,最後胎心停止搏動。胎心率如每分鍾超過160次或在100次以下,均為胎內缺氧的症狀,提示胎兒娩出後有窒息的可能。胎兒缺氧早期,胎動劇烈,以後正常胎位者,羊水中有胎糞汙染,即提示胎內缺氧(臀位產正常兒亦可在產時排出胎糞)。
胎兒娩出後,如有窒息者可根據其皮膚顏色判斷輕重程度。若皮膚青紫稱青紫型窒息(或輕度窒息),其心音、肌張力、反射等多正常,病情較輕。膚色灰白者稱蒼白型窒息(或重度窒息),其心音弱、肌張力極低、反射消失或遲鈍,兆示病情嚴重。
治療與預防
發現新生兒窒息時應及時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可做人工呼吸、供氧等。多數患兒經處理後情況能迅速好轉,呼吸轉為正常,但仍應仔細觀察其呼吸及一般狀況,並注意保暖,大部分孩子日後發育不受影響;但如窒息程度嚴重,經搶救後麵色仍蒼白,並遲遲不能出現正常呼吸,四肢鬆弛,這類小兒的存活率低,存活者常留有不同程度運動或智力障礙。
預防新生兒窒息要做到孕婦定期接受產前檢查以及時發現異常並予以適當的治療。胎心異常提示胎兒缺氧,應及時給產婦吸氧,並選擇適當的分娩方式。臨產時產婦情緒要穩定,因過度換氣後的呼吸暫停可使胎兒的氧分壓降至危險水平。此外,產婦用麻醉劑、止痛劑、鎮靜劑時一定要嚴格掌握表征及劑量。
6.防治脂溢性皮炎
嬰兒脂溢出性皮炎,因伴有皮脂腺功能異常,故皮膚油膩兼有鱗屑。病因尚不清楚,本病常於生後第2~10周開始發病(通常為第3~4周)。無全身症狀。主要特點為皮膚紅斑鱗屑性損害。損害通常自頭部開始,好發部位為頭頂、頭部額緣、眉毛、耳後以及其他皺褶處,如鼻頰溝、頸部、腋部、腹股溝部、陰部、肛門等處。初起時為紅色斑征,表麵覆蓋油膩的鱗屑。頭頂部的鱗屑為黃褐色且呈油膩性,其他部位則顏色較白,有的滲出結痂,稍有癢感,時發時愈。應與濕疹區別。注意護理,預防感染。局部應避免用肥皂。頭皮厚痂可用含2%水楊酸的橄欖油擦拭(或燒開冷卻後的食用植物油),每日數次,2~3日後痂可去淨,而後塗以含抗生素或含激素的軟膏。口服核黃素(維生素B2)或複合維生素B0愈後良好。
7.治療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感染,分生理性和病理性2種。
生理性黃疸
1.在生後第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期,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麵部及軀幹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內消退。4.小兒體溫正常、食欲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