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靈寶天尊說《度人經》(二)(1 / 2)

此經所以為三洞之冠者,在一度字也。求仙者,必先明度字,方能複此元陽真炁,以結還丹。百魔隱韻,身中六根入識、三魂七魄、三部八景、二十四神,未知行道之人,皆為其汨亂心君,引歸欲界,故曰百魔。今既修煉太丹,則百魔受製,更無惱試,離合自然。蓋還丹之道,雖曰有為,而非強為。一離一合,皆出造化之自然。

靈寶天尊道:效盟之寶,當明此真,意為寶也。

上天所寶,不傳下世,至士齎金寶,效心盟天而傳。輕泄漏慢,殃及九祖,長役鬼官。

前以輕誦殃身,後以輕泄殃及九祖。若輕泄易忽,漏慢玄科,妄泄非人,不依年限而私傳,或依年限而不齋,或盟受漏秘禁,使輕慢不信玄文,皆入中科。

殃及九祖,長役鬼官者,地府主役鬼之官也。五嶽掃山,酆都役隸,山河迭治,此鬼官役也。又有驅雷役電,天官役也,擔沙負石,地官役也,漣汲溟波,水官役也,此三官徒役也。

誦詠是經,誦則下聲而誦之,詠則朗吟以詠聲。為上世亡魂,斷地逮役,度上南宮。

正月者,上元天官會地、水二官於上元紫微宮,校諸功德,名舉遷賞會之月,宜度上世祖考亡魂,斷諸三徒之役。

七月者長齋,誦詠靈寶度人經,身得神仙,諸天書名,黃籙白簡,削死上生。

七月者,中元地官會天、水二官於中元陽台宮,校勘功過,名慶生中會之月,宜度己身,諸天書名,而得神仙也。黃籙者,天之金籙也。白簡者,死籍也。所謂金籙上生名,白簡削死字也。

十月長齋,誦詠是經,為國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鎮國祚,保天長存,世世不絕,常為人君安鎮其方,民稱太平。

十月者,下元水官會天地二官、諸天諸地諸水真聖仙靈、星宿宮曹鬼神主宰,普校一切功過善惡,於東極天之尾閭,泄水之源清泠府中。名普校建生大會之月,宜為國祝安、帝王聖祚,及依法安鎮有災之方,則民稱太平矣。又法曰:正月屬寅,寅為鬼道,是以拔濟先亡。

存思口訣:水始生,火長生寅,水火既濟,煉度死魂,玉眸煉質,黃華蕩形。七月屬申,申為人門,是以自度己身。

火之成數,水土長生申。此乃成數,所以得度。十月屬亥,亥為天門,是以上為帝王安鎮國祚,下為臣庶保護太平。

土之成數,木之長生亥,木乃祖炁,所以為父子也。土之成數,所以為帝王國主也。

八節之日,誦詠經,得為九宮真人。

一坎文,二坤文,三震文,四巽文,五中文,六乾文,七兌文;八艮文,九離文,複掐中文。

八節者,四立、二至、二分日也。八方天真朝集,校量罪福功過於上元八景宮中。至日齋戒本方,消禳九州地分,四十五日,水火、兵旱、災癘;誦詠向其方,順宮以建指。

冬至坎用事,立春艮用事,春分震用事,立夏巽用事,夏至離用事,立秋坤用事,秋分兌用事,立冬乾用事。周回八宮,以應八節,惟中宮者,已也。身在中宮,得守於五也。故為九宮真人也。

正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為吾腹,乃上清九元豁落之道也。

本命之日,誦詠經,魂神澄正 玉清文,萬炁長存。不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名書上天。功滿德就,飛升上清。

本命之日,百神朝身,諸天所重。此日修誦,拘魂製魄,保命寧神,澄正五髒,萬炁集身。行道之日,誦經之日也。

誦經當也香湯沐浴,

五香之湯也。白芷、青木香、白檀香、沈香、甘鬆,取東流水煎湯沐浴。

存思口訣,香沐上,湯浴下。謂焚香沐上,以手拂香入鼻,想入頂門泥丸;次飲水浴下,若大沐浴,日沐月浴,即運日從左目出左太陽,上有赤光,下注成火,合我心火燒身畢。

次存光芒複日太陽上左停,次運月從右目出右太陰,上有玉光,下注成雨,合我腎水,如大海中洗浴我身,滌去五髒穢濁。存玉光複月太陰上右停,日月洞照我身,如在虛空雲座,?無有隔礙,定念齋心。

齋者,內齋其心,外齋其形。戒者,內持其誌,外持其行。

齋者有四,一曰心齋,二曰常齋,三曰清淨齋,四曰長齋。

戒者,十二大戒,在經。無上十戒,九真妙戒。詳載大法。

入室東向:

東為長生之方,諸天所尊,入室誦經,迎而向之。

存思之訣:一謂召十方元鞅之神,入於己身,入室。背死向生,曰東向。一謂入靜室而東向。兩說並用,內外相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