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內科(1 / 3)

感冒

薑蔥粥

“原料”生薑10克,蔥白7段,米醋15克,糯米80克。

“製法”先將生薑、蔥白洗淨,薑切成片、蔥白切成節。糯米淘洗幹淨,放入沙鍋,加水,薑片燒開後改用小火煮稠時,加入蔥白煮幾分鍾,入米醋攪勻即成。

“功效”發散風寒。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怕冷、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噴嚏、胃寒嘔惡、不思飲食等症。

芫荽黃豆湯

“原料”鮮芫荽30克,黃豆50克,水適量。

“製法”上述原料一並放入鍋中煮湯,加食鹽調味服食。

“功效”健胃,寬中,祛風,解毒。適用於感冒發熱頭痛等症。

“說明”芫荽黃豆湯是民間驗方。

防風粥

“原料”防風10~15克,蔥白兩段,粳米約100克。

“製法”取防風、蔥白煎取藥汁,去渣。先用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服食。

“功效”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適用於感冒風寒、發熱、畏寒、惡風、無汗、頭痛、身疼、風寒濕痹、胃節酸楚等症。

冰糖雞蛋

“原料”雞蛋1個,冰糖30克。

“製法”將雞蛋打碎與冰糖混合,臨睡前用開水衝服,取微汗即愈。

“功效”調理陰陽,潤肺補中,治療風熱感冒。

草魚湯

“原料”草魚(青魚)肉150克,生薑片25克,米酒100克。

“製法”用半碗水煮沸後,放入魚肉片、薑片及米酒共燉約30分鍾,加鹽調味趁熱食用,臥床蓋被取微汗,每日兩次,注意避風、寒。

“功效”解表散寒,疏風止痛,通竅。適用於傷風感冒、畏寒發冷、頭痛體倦、鼻塞不通等症。

糯米粥

“原料”糯米100克,生薑9克,蔥白9克,食醋15克。

“製法”取糯米洗淨放入沙鍋內熬成粥。加生薑、蔥白,再熬一會兒加入食醋即成粥。

“說明”趁熱飲服,然後蓋被臥睡,以出微汗為佳。這是祖傳良方。

“功效”主治風寒感冒、暑濕頭疼,以及胃寒嘔吐等病。本方對重感冒、流行性感冒有顯著療效。

豆豉粥

“原料”淡豆豉20克,荊芥6克,麻黃1~2克,葛根25克,山梔3克,生石膏末60克,生薑3片,蔥白兩段,粳米100克。

“製法”先將上述各藥同入沙鍋煎汁(煎的時間不要太長,煎沸後再煎5~10分鍾即可),去渣,放入粳米,同煮為稀薄粥。

“功效”發汗,清熱。適用於感冒引起的高熱不退、肺熱喘急、頭痛、無汗、煩躁、失眠、咽幹口渴,以及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熱無汗等症。主要有解表清裏的功效。

流行性腦膜炎

板藍飲

“原料”板藍根50克或大青葉50克。

“製法”水煎當茶飲。

“功效”防治腦膜炎。

糯米包

“原料”小麥麩150克,瘦豬肉200克,糯米粉適量。

“製法”前兩味加蔥、鹽等佐料拌成餡,以米粉包成包子,蒸熟後食用。

“功效”防治腦膜炎。

枸杞粥

“原料”鮮枸杞80克,粳米50克。

“製法”煮粥食。每日兩次。

“功效”防治腦膜炎。

中暑

西瓜皮粥

“原料”鮮西瓜皮250克,大米150克,白糖40克。

“製法”將西瓜皮洗淨,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幹淨。鍋上火,倒入清水,加入大米、西瓜皮丁,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成,調入白糖即成。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清熱解暑,利尿消腫。適用於中暑、疰夏、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性水腫、慢性腎炎等病症。

菠蘿檸檬茶

“原料”菠蘿汁50克,檸檬1片,白糖30克,紅茶5克。

“製法”取杯放入紅茶,用熱水衝開,加入白糖。待涼後放入菠蘿汁攪勻,最後放入檸檬片,加入冰塊即成。上、下午分飲。

“功效”清熱解暑,消食止瀉。適用於暑熱症、胃腸炎、胃腸神經官能症等病症。

綠豆飲

“原料”綠豆150克,紅糖30克。

“製法”綠豆煮爛,搗成豆泥,加紅糖調勻。

“功效”有解暑清熱之功用。

蒜薑汁

“原料”鮮薑、大蒜、韭菜各適量。

“製法”共搗取汁,灌服。

“功效”治療中暑昏厥、不省人事。

頭痛

芹菜根雞蛋

“原料”芹菜根230克,雞蛋兩個。

“製法”將芹菜與雞蛋同煮至蛋熟。每日早、晚各服1次,連湯分服。

“功效”平肝息風。適用於肝陽上亢、頭痛。

荊芥雞蛋

“原料”雞蛋1個,荊芥末3克。

“製法”將雞蛋打1個小孔,放入荊芥末,以濕紙封口,外用黃泥包裹,在火中煨熟。去殼及雜物服食,每日兩次。

“功效”祛風鎮痛。治療偏頭痛。

天麻豬腦羹

“原料”豬腦1個,天麻10克。

“製法”豬腦、天麻加水適量,以小火煮1小時成稠厚羹湯,撈去藥渣即成。喝湯吃豬腦。

“功效”可治神經性偏正頭痛。

三寶藕絲羹

“原料”山楂糕、青梅、蜜棗各50克,藕250克,白糖50克,濕澱粉15克,雞蛋兩個。

“製法”將藕洗淨,去皮,切絲,放入開水中燙一下撈出。山楂糕、蜜棗、青梅均切絲。將雞蛋磕開,蛋液放入碗中,加入適量水,打勻後倒在盤內,上籠蒸成羹。然後將各種絲分別分為5條擺在羹上,中間那條為山楂糕、蜜棗、青梅絲組成,其餘4條為藕絲組成。鍋上火,放水燒開,倒入白糖,開鍋後加入澱粉調成白色甜汁,澆在羹上即成。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養陰生津,益氣活血,解暑止痛。適用於暑熱症、偏頭痛、眩暈症、中暑等病症。

荷葉雞蛋

“原料”荷葉1張,紅糖20克,雞蛋1個。

“製法”將上方3味同煮至蛋熟,去渣即成。每日1次,連服6日。

“功效”益氣升陽。治療頭痛。

高血壓、低血壓

冰糖雙耳飲

“原料”黑白木耳各20克,冰糖40克。

“製法”取黑白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木耳洗淨泡發,放入碗中,加冰糖和水,隔水蒸1小時,熟後食用。

“功效”本方有滋陰補腎潤肺功效,可治血管硬化、高血壓等病。

天麻豬腦羹

“原料”豬腦1具,天麻10克。

“製法”將豬腦、天麻放入鍋內,加水適量,以文火燉煮1小時成稠羹湯,喝湯吃豬腦,每日兩次。

“功效”補腦髓,平肝陽,止頭痛。治療精髓不足、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適用於頭暈目眩,頭痛失眠、多夢等症。

茼蒿菜雞蛋白湯

“原料”鮮茼蒿菜200克,雞蛋清3個,油、食鹽等調味品適量。

“製法”鮮茼蒿菜洗淨,用水適量煮湯,湯將好時,取3個雞蛋的雞蛋請加入煮片刻,加油、食鹽調味,佐膳。

“功效”養心,潤肺,化痰,消水穀。治療高血壓、睡眠不寧、飲食積滯等症。

草魚冬瓜湯

“原料”草魚250克,冬瓜500克,蔥、薑、精鹽、雞湯各適量。

“製法”將草魚去鱗、鰓及內髒,洗淨,放入鍋中,將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塊,與蔥、薑、鹽一起放入魚鍋,加入適量雞湯,煮至魚熟爛即成。吃魚喝湯,每日1次。

“功效”平肝、補中、利水、祛風。適用於高血壓病症引起的頭暈、乏力、體倦、食欲不振、下肢浮腫等。

參粥

“原料”蓮子15克,紅棗10個,黨參20克,糯米50克。

“製法”將以上藥先用涼水浸泡,待藥泡脹後撈出,加入糯米入鍋共煮。待糯米煮爛後,將藥和粥1頓吃完。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連服半個月,可見療效。病情較重者,可再連服半個月。

“功效”主治低血壓。

菠蘿炒雞肉

“原料”菠蘿250克,雞肉60克,胡椒粉、食油、鹽適量。

“製法”菠蘿與雞肉切成片,放入油鍋中,加胡椒粉、食油、鹽適量,炒熟吃,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功效”健脾益氣,主治低血壓眩暈。

高脂血症

山楂粥

“原料”鮮山楂60克,大米90克,紅糖適量。

“製法”將山楂洗淨,去核,切成小丁,加糖醃漬30分鍾,然後與淘洗幹淨的大米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熬成粥,食前調入紅糖即成。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消食化積,活血化淤,降脂降壓。適用於慢性腸炎、高血脂、高血壓等病症。

蘋果玉米茶

“原料”蘋果兩個,玉米粉45克,紅糖20克。

“製法”將蘋果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鍾,反複洗淨外表皮,取出,去核後連皮切碎,剁成蘋果泥糊,備用。鍋上火,加清水適量,調入玉米糊,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調製成稀糊,放入蘋果泥、紅糖,再加適量清水拌勻,小火煨煮至沸即成。上、下午分飲。

“功效”補中益氣,除煩去淤,降血脂。適用於高血脂、冠心病等病症。

香蕉紅棗粟米粥

“原料”香蕉150克,紅棗10枚,粟米90克。

“製法”將香蕉外皮剝去,取蕉肉切碎,搗爛成泥糊狀,備用。將淘淨的粟米、紅棗放入同一沙鍋,加水適量,煨煮成稠粥,粥將成時,調入香蕉泥糊,拌勻,再煮至沸即成。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滋陰補脾,清肝降壓。適用於高血壓、慢性胃炎、高血脂等病症。

粳米陳皮粥

“原料”粳米、陳皮各15克,荷葉10克,薏米10克。

“製法”先煮薏米,開鍋20分鍾後再加荷葉和粳米、陳皮,煮5分鍾即成。每日吃1次。

“功效”適用於高血脂、單純性肥胖症、高血壓等病症。

玉米蘋果糊

“原料”蘋果兩個,玉米粉50克,紅糖20克,紅葡萄酒適量。

“製法”將蘋果洗淨,去皮、核,切碎。鍋置火上,放入蘋果碎粒、玉米粉、紅糖,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5分鍾,離火後加入紅葡萄酒,攪勻即成。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活血散淤,健腦益智。適用於高血脂症、單純性肥胖症、高血壓、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病症。

中風

鱔魚方

“原料”活鱔魚1條。

“製法”將鱔魚切斷,用血塗麵頰。右歪塗左,左歪塗右。

“功效”治中風後口鼻歪斜。

鮮鯉魚血外塗

“原料”鮮鯉魚血、白糖各適量。

“製法”上述原料攪勻塗搽。向左歪塗右側,向右歪塗左側。

“功效”祛風活血。適用於中風引起的口眼歪斜症。

木耳桃仁

“原料”黑木耳、桃仁、蜂蜜各100克。

“製法”將木耳用溫水浸泡,洗淨,與桃仁、蜂蜜共搗爛如泥,放鍋內蒸熟,分4天吃完。孕婦禁用。

“功效”祛風活血。適用於四肢麻木症。

龜血燉冰糖

“原料”大烏龜3隻,冰糖適量。

“製法”每次用3隻烏龜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適量,置碗中,再放入鍋內,隔水燉熟,食用,每日1次,7天為1個療程。

“功效”滋陰養血,通脈。適用於中風後遺症之半身不遂。

癲癇

杞子燉羊腦

“原料”枸杞子40克,新鮮羊腦1具。

“製法”每次用枸杞子、新鮮羊腦、水適量,放燉盅內隔水燉熟。調味服食。

“功效”補肝腎,安神補腦。適用於眩暈、癲癇、血虛頭痛等症。

蚯蚓胡椒黃豆

“原料”蚯蚓幹50克,白胡椒25克,黃豆400克。

“製法”將上藥加清水2000克煎至水幹,取出黃豆曬幹,瓶貯。每次食黃豆30粒,每天兩次。

“功效”祛風,鎮靜。適用於癲癇症。

白酒燉雞蛋

“原料”白酒60克,雞蛋兩個。

“製法”把酒和雞蛋放在鐵勺內。點燃酒,邊燒邊翻雞蛋,至七八成熟時,用筷子敲裂蛋殼,繼續燃燒,直至火滅蛋熟。去殼後服食,每日早、晚空腹吃兩個,連服100個為1個療程。

“功效”調和陰陽,醒神開竅。主治癲癇症。

眩暈

菠蘿炒雞肉

“原料”菠蘿250克,雞肉60克,胡椒粉、食油、鹽適量。

“製法”菠蘿與雞肉切成片,放入油鍋中,加胡椒粉、食油、鹽適量,炒熟吃,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功效”健脾益氣。適用於低血壓眩暈。

糯米蜜汁藕

“原料”葡萄300克,蜂蜜250克,鮮藕300克,糯米150克,豬油、冰糖、桂花鹵、食用堿各適量。

“製法”選用粗節大藕,切去一端的藕節,洗淨孔中的泥沙,控幹水待用。葡萄用冷開水洗淨。糯米淘洗幹淨,瀝幹水分。由藕的一頭切開,將米灌滿,最後將切開處用刀背輕輕砸平,以防漏米。取沙鍋,加清水煮灌好米的藕,用大火燒開後,蓋好蓋,移到小火上煮,待煮至五成熟時,在水中加入少許食用堿,繼續煮爛為止,待藕變紅色,撈出晾涼,削去藕的外皮。碗底墊入豬網油,再把藕修去兩頭,切成3毫米厚的圓片,成3排碼入碗內,加入蜂蜜、冰糖、桂花鹵,再蓋上豬網油,上籠用大火蒸,待冰糖完全溶化後取出,扣在盤內,去掉網油渣、桂花鹵渣,四周放上葡萄即成。

“功效”養心除煩,益血開胃,清熱止渴。適用於眩暈症、冠心病、疲勞綜合征、腰腿痛、風濕性關節炎、月經不調等病症。

芝麻蜂蜜雞蛋清

“原料”芝麻30克,米醋30克,蜂蜜30克,雞蛋1個。

“製法”先將芝麻炒黃研細,與米醋、蜂蜜、雞蛋清混合調勻,分作6份。每服1份,開水衝服,每日3次,以愈為度。

“功效”養肝補血。適用於肝腎不足之眩暈症。

枸杞茶

“原料”山楂30克,枸杞子15克。

“製法”將山楂洗淨,切片,與洗淨的枸杞子一同用沸水衝泡30分鍾即成。上、下午分飲。

“功效”滋補肝腎,消食化積,益智明目。適用於眩暈症、慢性胃炎、神經衰弱等病症。

補髓湯

“原料”豬脊髓200克,團魚(鱉)1隻,蔥、薑、胡椒粉、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團魚用沸水燙死,揭去甲殼,除去內髒、頭、爪。豬脊髓洗淨。先將團魚肉與蔥、薑一起放入鍋,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將團魚肉煮至將熟,再將豬脊髓放入鍋內一起煮熟即成,吃肉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陰補腎,填精補髓。適用於中老年人腎精虧損、頭暈目眩、腰膝疼痛、多夢遺精等病症。

淋巴結核

川貝梨

“原料”梨1個,川貝母粉5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梨洗淨,挖1小口,去核,加入川貝母粉、冰糖適量,然後用挖下的部分作蓋,隔水燉熟即成。每日清晨1次食完。

“功效”止咳潤燥。適用於頸淋巴結核、肺結核、慢性氣管炎等病症。

菠蘿銀耳

“原料”銀耳50克,菠蘿100克,冰糖30克。

“製法”將銀耳用溫開水泡漲,洗淨。菠蘿去皮,洗淨,切片。鍋上火,放入清水,下入冰糖,待開後,投入銀耳、菠蘿片,再沸後倒碗內即成。當點心食用,量隨意。

“功效”滋陰生津,潤肺止咳。適用於慢性氣管炎、神經官能症、肺結核、淋巴結核等病症。

蝸牛肉瘦肉湯

“原料”鮮蝸牛肉80克,豬瘦肉9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將蝸牛連殼洗淨後,用沸水燙死,以竹簽挑出蝸牛肉,再用清水衝洗。每次用鮮蝸牛肉、豬瘦肉加水適量,煮湯。調味服食。

“功效”養陰清熱,解毒散結。適用於頸淋巴腺結核、慢性頸淋巴腺炎等病症。

芋頭粥

“原料”芋頭約90克,粳米約140克,砂糖適量。

“製法”將新鮮芋頭洗淨,去皮,切成小塊,與粳米煮粥,粥成後加入砂糖,稍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消瘰鬁,補脾胃。適用於小兒瘰鬁、虛鬁、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核以及淋巴腺腫。

甲狀腺

紫菜豬瘦肉湯

“原料”紫菜20克(幹品),豬瘦肉200克,油、鹽等調味品少許。

“製法”每次可用紫菜、豬瘦肉、水適量,煮湯。加油、鹽調味服食。

“功效”清熱,化痰,軟堅。適用於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核、腳氣病等病症。

海帶蓮茸羹

“原料”甜杏仁、海帶各25克,蓮子30克,紅棗15枚,藕粉50克,紅糖20克。

“製法”將甜杏仁、蓮子、紅棗洗淨,用溫水浸泡1小時。海帶先用冷水浸泡6小時,洗淨,取出曬幹或烘幹,研成細末,與藕粉混合均勻。將浸泡後的杏仁、蓮子、紅棗(去核)同入鍋中,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煮1小時,待杏仁、蓮子熟爛時,轉大火煮沸,調入海帶藕粉,邊加邊攪拌,再加入紅糖,拌和均勻成羹即可。上、下午分食。

“功效”祛痰散淤,消痤軟堅,潤膚美容。適用於痤瘡、單純性甲狀腺腫、皮膚幹燥症等症。

醋煮海帶

“原料”海帶100克,醋適量。

“製法”每次用鮮海帶加醋適量,煮熟後食用。

“功效”軟堅,利水,消腫。適用於單純性甲狀腺腫。

“說明”本方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及胃酸過多者忌用。

複方夏枯草膏

“原料”夏枯草100克,鬱金60克,沙參30克,麥冬30克,生地30克,元參30克,海藻50克,白蜜100克。

“製法”將夏枯草、鬱金、沙參、麥冬、生地、元參、海藻加水煎煮,煎兩次取汁共500克,加白蜜調勻收膏。

“功效”此膏對肝鬱生火陰傷之甲亢有良好療效。每日3次,每次服20克。腸胃虛寒瀉肚者不宜用。

鯽魚豆腐湯

“原料”鯽魚1條,豆腐3塊,調味品適量。

“製法”共燉服食。每天1次,連服1個月。

“功效”軟堅散結。適用於甲狀腺腫初期等病症。

麵神經麻痹

荊芥粥

“原料”荊芥5~10克,薄荷3~5克,淡豆豉5~10克,粳米約100克。

“製法”先將荊芥、薄荷、淡豆豉煎沸5分鍾(不宜久煎),取汁,去渣。另將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同煮為稀粥。

“功效”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退熱除煩。適用於傷風感冒、發熱惡發寒、頭痛、咽痛、心煩失眠,以及麵神經麻痹初期等病症。

健腦

雞米粥

“原料”取雞腦5具,小米90克,薑絲5克,蔥白兩段,黃酒1匙。

“製法”上述原料加水煮成粥,再加油、鹽、蔥白調味食用。

“功效”健腦益智,補腦健腦。

甜橙汁

“原料”橙子180克,檸檬15克,冰塊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橙子洗淨,去皮、核。檸檬去皮、核,一同放進攪拌機,加入涼開水和白糖,邊攪邊加入冰塊,約攪拌1分鍾,過濾取汁即成。每日早、晚分飲。

“功效”清熱解暑,生津健腦。適用於暑熱症、神經衰弱、健忘等病症。

洋蔥蘋果蜜

“原料”洋蔥30克,蘋果80克,檸檬10克,蜂蜜10克。

“製法”洋蔥洗淨,開水過一下待用,蘋果去皮、核,與上述汁料一同放入榨汁機中榨成汁後再拌入蜂蜜。

“功效”洋蔥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麵有時會比藥物更有效。它含有多種硫化物,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它所含的前列腺素A,在降血壓、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病上有很好的療效,同時也起到健腦護腦的作用。

魚頭粥

“原料”大頭魚頭1個,小米100克,油、鹽、薑絲等各適量。

“製法”取大頭魚頭1個,去腮洗淨,加油爆至微黃,加水適量,與小米共煮粥,粥成後放入油、鹽、薑絲等調味,可食魚吃粥。

“功效”健腦益智,增強體質。

蝦仁米粥

“原料”小米100克,蝦米15隻,油、鹽、薑絲各少許。

“製法”取小米煮粥,快熟爛時加入油、鹽、薑絲浸漬過的大蝦米,再煮20分鍾後即可食用。

“功效”健腦益智,增強體質。

雞蛋蝦皮粥

“原料”小米100克,雞蛋1個,蝦皮半匙,油、鹽、薑絲調味品各適量。

“製法”取小米煮粥,粥成時打入雞蛋和蝦皮,再調入油、鹽、薑絲調味即可食之。

“功效”健腦益智,補腦健腦,增強體質。

白鴿紅棗飯

“原料”肥乳鴿1隻,紅棗4枚,冬菇3朵,生薑兩片。

“製法”將乳鴿洗淨切塊,以黃酒、白糖、豉油、熟植物油調汁醃漬;紅棗洗淨去核,冬菇泡軟切絲,與生薑同放入鴿肉碗中,拌勻。待米飯水將幹時,將鴿肉、紅棗等鋪於飯麵,蓋嚴慢火燜至熟即可食用。宜晚餐食用。

“功效”健體益神。適用於神經衰弱,記憶減退等。

炒鵪鶉

“原料”鵪鶉兩隻,蘿卜200克,調料適量。

“製法”將鵪鶉放在水中淹死,去毛和內髒,洗淨,切小方塊;蘿卜切塊備用,將鍋置武火上,入菜油燒紅,將鵪鶉先入鍋炒至變色,再加蘿卜混炒;然後放入蔥、薑末、料酒、醋等調料,加水少許,煮數分鍾至肉熟即可。加入少量味精佐餐。

“功效”補益五髒、強筋壯骨、養肝清肺。適用於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及腎虛腰痛等症。常服增智健腦,營養滋補。

芝麻牛奶乳

“原料”黑芝麻30克,牛奶250克,白糖10克。

“製法”將黑芝麻洗淨炒熟備用,再將牛奶煮開,放入芝麻白糖即成。

“功效”早晨飲用有滋養肝腎,健腦益智之功效。

黃花果菜汁

“原料”黃花15克,熟雞蛋1個,蘋果80克,檸檬25克,蜂蜜10克。

“製法”溫開水將黃花泡發,置以上原料下水煎,晾涼後待用。蘋果去皮、核,連同黃花及其汁、雞蛋、蜂蜜,一起用粉碎機攪打成汁滴入檸檬汁即成。

“功效”健腦益智。黃花的營養極其豐富,含有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多種必需氨基酸,可以說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因此,黃花有很好的健腦安神效果,被日本學者譽為健腦菜,我國古代醫學家也早有這方麵的認識。《本草綱目》說,黃花“令人心平氣和,免於憂鬱”。《本草圖經》稱其“利心誌”;《分類草藥性》也說它能“滋陰補審氣”。

荔枝蜜

“原料”荔枝500克,蜂蜜250克。

“製法”將荔枝洗淨,去殼、核,榨汁。鍋上火,放入荔枝汁、蜂蜜煮沸後,晾涼,置於瓶中,放入冰箱中冷卻即成。

“功效”健腦益智,悅色潤膚。適用於貧血、月經不調、神經衰弱等病症。

葡萄幹奶昔

“原料”葡萄幹30克,蘋果80克,黃豆粉10克,酸牛奶120克,蜂蜜10克。

“製法”蘋果去皮、核,同其他原料一起,用粉碎機攪打成汁。

“功效”葡萄幹是一種高級營養品,含有多量的維生素、氨基酸,特別是鈣、磷、鐵的含量相當高,對神經衰弱和大腦過度疲勞有較好的滋益作用。

核桃露

“原料”核桃30克,芝麻20克,奶粉20克,檸檬25克,豆漿120克,蜂蜜10克。

“製法”將核桃、芝麻磨碎,與奶粉、豆漿、蜂蜜混合,充分攪拌後放入檸檬汁。

“功效”核桃與芝麻都含有質量很高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都很豐富,對大腦神經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蘋果汁

“原料”蘋果1個,牛乳180克,雞蛋黃1個,胡蘿卜1根,橘子1個。

“製法”將雞蛋黃打散,攪和在牛乳中,煮沸,再將洗淨、去皮、除核的蘋果和橘子及洗淨的胡蘿卜分別榨成汁,將汁加入蛋黃牛乳中,攪和均勻即成。每日早、晚分飲。

“功效”補腦益智,壯神強心。適用於貧血、眩暈症、失眠、疲勞綜合征、健忘等病症。

抑鬱症

香菇櫻桃

“原料”水發香菇100克,鮮櫻桃100克,豌豆苗60克,精鹽、黃酒、味精、醬油、白糖、生薑汁、濕澱粉、麻油各適量。

“製法”將水發香菇去雜,洗淨,加入生薑汁、黃酒、醬油、白糖、精鹽和水,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燒片刻,再將洗淨的豌豆苗入鍋,加入味精,用濕澱粉勾芡,然後放入櫻桃,淋上麻油出鍋,裝盤即成。佐餐食,量隨意。

“功效”滋補養顏,健脾開胃。適用於貧血、慢性氣管炎、肺結核、抑鬱症等病症。

橘餅

“原料”鮮金橘600克,精鹽10克,明礬5克,白糖300克。

“製法”將鮮金橘洗淨,用小刀逐個劃幾道小口,浸於用精鹽、明礬配製的水溶液內,置冰箱中過夜,翌日撈出控幹,再用開水泡過,去核,捏扁,清水浸泡兩次,每次兩小時,使鹹辣味去盡,碼一層金橘撒一層糖,然後裝盆,置冰箱中。5日後倒入鍋內熬煮,加入餘下的糖,煮沸後改用小火,直至金橘上光,即可倒入瓷罐中貯存備用。每日兩次,每次30克,逐量噙入口內,緩緩嚼食咽下。

“功效”理氣解鬱。適用於抑鬱症、慢性氣管炎、更年期綜合征、月經不調等病症。

香蕉果茶

“原料”香蕉100克,蘋果30克,咖啡50克,牛奶50克,酸牛奶80克,蜂蜜10克。

“製法”香蕉去皮,蘋果去皮、核,同其他原料一起,在粉碎機內攪打均勻。

“功效”主要適用於腦力勞動者,有預防腦疲勞、抑鬱症等症的功效。

百合飲

“原料”酸梅原汁5克,百合根180克,蜂蜜10克,熱開水180克。

“製法”先將百合根煮熟煮軟,然後再將這些材料放進榨汁機中榨成汁。

“功效”酸梅原汁含有檸檬酸成分,可以加速新陳代謝,迅速消除身心疲勞。百合根有穩定情緒的特效,對失眠、急躁不安等十分有效。此汁對解除現代人精神壓力或更年期情緒低落都有不錯的效果。

香菇葡萄汁

“原料”香菇10克,葡萄120克,蜂蜜10克,溫開水60克。

“製法”香菇用溫開水泡發,連汁帶料晾涼後待用。葡萄洗淨,與上述汁料一起,在粉碎機內攪打成汁後放進蜂蜜。

“功效”香菇為高蛋白食物,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中它含7種,維生素和糖、鐵等含量也很豐富,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物質的基礎,氨基酸對防止大腦疲勞,記憶力衰退及抑鬱症有很好的效果。

蕉梗蓮棗飲

“原料”香蕉梗40克(幹品25克),蓮子15克,紅棗15克。

“製法”將紅棗、蓮子去雜,用冷水泡發,4小時後與洗淨的香蕉梗同入沙鍋,加水適量,濃煎兩次,每次45分鍾,合並兩次濾液,小火濃縮至300克。每日兩次,每次飲150克。

“功效”補心血,安心神,降血壓。能夠提高腦的活動功效,預防神經衰弱及抑鬱症的發生,適用於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等病症。

寧神安心

白茯苓粥

“原料”白茯苓30克,粳米60克。

“製法”白茯苓(研粉)、粳米共煮粥,加白糖適量,每日兩次,早晚食用。

“功效”白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胃腎諸經,功能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與粳米相配,有清補利濕消利功效。

爆鹿心

“原料”鹿心300克,蛋清1個,水發香菇50克,玉蘭片50克,豌豆50克,蔥、薑、蒜末各12克,濕澱粉25克,精鹽、味精、清湯適量,植物油100克。

“製法”

1.將蔥、蒜、薑未放在碗內,用鹽、味精、清湯兌成汁。

2.鹿心一切兩半,去淨外邊的白油筋,片成3厘米長兩厘米寬的薄片。放涼水碗內,淘淨撈出擠幹。再放入碗內加蛋清、澱粉、鹽少許拌勻。香菇、玉蘭片切片,同豌豆放在一起。

3.鍋放旺火上,加入植物油。油稍熱時,將拌好的心片下鍋,用小勺撥散,見心片發亮時撈出,潷去餘油。隨將配菜下鍋,將兌好的汁放入,炒幾下,再將心片下鍋。汁沸時,勾小流芡,翻炒兩下,盛盤即成。

“功效”補虛益血,鎮靜安神。適於心血虛損、驚悸、失眠、自汗等症。

肺結核

韭菜蛤蜊肉

“原料”韭菜200克,蛤蜊肉200克,鹽、薑、黃酒、味精各適量。

“製法”韭菜洗淨,切成3厘米長的段,蛤蜊肉洗淨,切成片。將韭菜段、蛤蜊肉一起放入鍋內,加薑、黃酒、鹽、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蛤蜊肉熟透,加味精攪勻即成。吃肉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陰健胃。適用於肺結核骨蒸癆熱,食欲不佳等病症。

蟲草鵪鶉

“原料”鵪鶉4隻,蟲草4克,薑7克,蔥白7克,胡椒粉1克,雞湯300克,鹽少許。

“製法”蟲草用溫水洗淨,鵪鶉宰殺後瀝去血水,用熱水(約75℃)燙透,褪淨毛,由背部剖開挖去內髒,洗淨後瀝去水,再放入沸水鍋內略汆(1分鍾),撈出晾涼備用。每隻鵪鶉腹內放蟲草1條,共分4份放完,然後逐隻用線纏緊放入壇子內,加入蔥、薑、雞湯、鹽、胡椒粉,用濕棉紙封壇口,上籠蒸約40分鍾即成。空腹食用,每次1隻,每日1次。

“功效”補益肺腎,滋陰潤燥。適用於肺結核咯血、癆熱骨蒸等病症。

清蒸白鱔

“原料”白鱔200克,薑、蔥、油、食鹽調味適量。

“製法”白鱔去腸髒洗淨,加薑、蔥、油、食鹽調味,碟載,隔水蒸熟,佐膳。

“功效”補虛損,療骨蒸,治虛勞。適用於肺結核。

“說明”白鱔的血清有毒,切勿生飲白鱔血。

燕窩冰糖梨

“原料”梨1個,燕窩3克,冰糖10克。

“製法”每次用梨1個,切開兩邊,挖去梨心及梨核,放入燕窩3克,冰糖10克,梨兩邊用竹簽相插合好。放瓦盅內隔水燉熟服食。

“功效”滋陰潤燥,益氣補虛,止咳化痰。適用於幹咳、肺結核、秋冬爆咳、慢性支氣管炎等病症。

魚腥草豬砂骨湯

“原料”魚腥草25克,白花龍船花根50克,石仙桃25克,豬砂骨250克。

“製法”將上述各藥洗淨切碎,加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入豬砂骨燉至熟透,入油、鹽少許調味,吃肉喝湯,每日1劑,連服10日。

“功效”適用於肺結核等病症。

糙米飯

“原料”糙米100克,水400克。

“製法”把米揀好,洗淨,放在小飯碗中,加水,蒸熟即成。

“功效”適於便秘、肺結核病人食用。

糜子麵窩頭

“原料”糜子麵100克,水、小蘇打各少許。

“製法”把糜子麵與小蘇打粉混合均勻,然後加入溫水少許,使成軟麵團。將麵團分成兩半,做成上尖底圓的兩個小窩頭,上屜蒸1小時即成。

“功效”適於貧血、便秘、肺結核病人食用。

肺氣腫

羊肺杏仁蜜

“原料”羊肺1具,杏仁、柿霜、綠豆粉各20克,蜂蜜50克。

“製法”將羊肺洗淨,擠去血水。再將杏仁去皮搗為泥,同柿霜、綠豆粉入碗內,加入蜂蜜及清水30克,調勻成濃汁狀,裝入肺內。置容器中,加水300克,隔水燉熟,取出羊肺入盤內注入湯汁。日常膳食,不拘次數,常服。

“功效”主治肺氣腫、肺心病咳嗽日久,肺氣大虛,累及於心。對久病體弱之肺氣腫、肺心病患者,是強身治病之良方。

氣管炎

杏羹

“原料”杏100克,玉米粉150克,白糖50克,桂皮適量。

“製法”將杏洗淨,去皮,除核,一半放入開水鍋中煮軟後同湯一起過濾,製成杏泥。將另一半杏切成丁,放入杏泥中,加入白糖、桂皮煮熟,再用玉米粉調節濃度,微沸後取出,冷後放入冰箱,冷徹後取出即成。

“功效”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適用於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習慣性便秘等病症。

魚腥草煲豬肺

“原料”豬肺300克,魚腥草70克,食鹽少量。

“製法”將豬肺洗淨,切成小塊,再用手擠,除去泡沫,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與魚腥草一起煲湯。湯沸肺熟後,可用食鹽調味,飲湯食豬肺。

“功效”清熱止咳,解毒消炎。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咽喉炎。

胡桃仁雞蛋

“原料”雞蛋兩個,白胡椒末5克,核桃仁5顆。

“製法”將雞蛋煮熟,將一個雞蛋黃與白胡椒末、核桃仁共搗成泥,再將另一個熟雞蛋攔腰切開,隻用蛋殼,把已搗好的藥泥裝入蛋殼,並將其照原樣對好,以麻紙封緊,外用黃泥包裹,在火中煨熟,去蛋殼及雜物,研為細末頓服。每日1~2次,連服3日。

“功效”溫肺理氣,散寒止咳。適用於虛寒性慢性支氣管炎。

玉竹沙參燜老鴨

“原料”玉竹、沙參各30克,老鴨半隻或1隻。

“製法”玉竹、沙參與老鴨(將鴨去毛和內髒並洗淨)放入瓦罐內加文火燜煮1小時以上。調味以後飲湯吃鴨肉。

“功效”清肺潤燥、止咳消炎。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之肺燥、幹咳等症。

支氣管哮喘

柚皮煲牛胎盤

“原料”牛胎盤半個,柚皮20克。

“製法”將牛胎盤洗淨,切成小塊。柚皮洗淨,切成長條小塊。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煲湯,熟後飲湯吃肉,每日1次。

“功效”益氣養血,納氣平喘。適用於哮喘反複發作,多年不愈之症。

茶葉煮雞蛋

“原料”綠茶20克,雞蛋兩個。

“製法”每次先將雞蛋用水煮熟去殼,與茶葉一起放入瓦鍋內,加水一碗半同煮,煮至水幹時取蛋吃。

“功效”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症。

“說明”茶葉要用綠茶,不要用紅茶。

雞蛋蘿卜湯

“原料”蘿卜5根,雞蛋5個。

“製法”將冬至前後的蘿卜切開挖洞,每個嵌入生雞蛋,注意大頭朝上。然後將蘿卜捆紮好植入花盆,使之成活。數九過後(即81日後)拔起蘿卜,洗幹淨。將蘿卜切片煮湯,雞蛋打入湯中,不加鹽。天氣冷,雞蛋不會變質,變質則不用。

“功效”治過敏性哮喘。

韭菜雞蛋

“原料”韭菜150克,雞蛋兩個。

“製法”將韭菜洗淨切碎,放入碗內,再把雞蛋打入。兩味調勻,以油煎作餅,每日早晨當點心服食。

“功效”健脾補腎。適用於脾腎虧虛而致咳喘症。

白鴨

“原料”白鴨1隻,白糖、冰糖、蜂蜜、胡桃仁各120克。

“製法”白糖、冰糖、蜂蜜、胡桃仁裝入去掉毛和內髒的白鴨肚內,煮熟服食,連服3隻。

“功效”止咳,平喘。適用於哮喘等症。

咯血、吐血

雪梨川貝煨豬肺

“原料”雪梨兩個,豬肺250克,川貝1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雪梨洗淨,去皮和核,切成小片。豬肺洗淨,切片。鍋上火,放水適量,放入川貝燒汁,再放入雪梨片、豬肺片,小火煨兩小時,再加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清熱止血。適用於慢性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咯血、習慣性便秘、痔瘡出血等病症。

蓮菜蜜

“原料”蓮菜500克,蜂蜜適量。

“製作”新鮮蓮菜擠汁,加蜂蜜飲喝。加溫至適口服下最好。

“功效”蓮菜有收斂性,可使血管收縮,發生止血作用。對胃潰瘍出血及肺病咯血有顯著療效。

黑芝麻方

“原料”黑芝麻500克。

“製作”蒸熟吃。每次服50克,早、晚各服1次。

“功效”具有止血作用。

白蘿卜鯽魚方

“原料”白蘿卜200克,鯽魚兩條。

“製作”兩者共煮,熟後吃下。

“功效”治肺痿咳血。

柿餅糖

“原料”柿餅1個,紅糖30克。

“製作”水煎服。

“功效”治大便下血、咯血、吐血。

咳嗽

黃鱔冬蟲湯

“原料”黃鱔250克,冬蟲夏草10克,杏仁25克,陳皮末10克。

“製法”將黃鱔魚洗淨切碎,與冬蟲夏草、杏仁、陳皮末一起加水適量燉熟,入少許調料吃肉喝湯,每日1劑,連服數日。

“功效”適用肺虛咳嗽,身體消瘦。

蜜糖蒸百合

“原料”百合30克,蜂蜜15克。

“製法”每次用百合洗淨,加入蜂蜜,碟載拌勻,放鍋內隔水蒸熟服食。

“功效”潤肺止咳。適用於秋冬肺燥咳嗽咽幹、大便燥結、肺結核咳嗽痰中帶血、老人慢性支氣管炎、幹咳等症。

川貝梨

“原料”梨1個,川貝母6克,冰糖適量。

“製法”梨挖洞去核,將川貝母、冰糖納入梨洞,蓋好梨蓋。放在碗裏放籠蒸1小時。熟後,梨與汁一並食之。

“功效”治陰虛咳嗽、痰少咯血等症。

蘿卜梨

“原料”白蘿卜汁、梨汁、生薑汁各150克。

“製法”三昧混勻,加冰糖適量,分兩次溫開水衝服。

“功效”治風熱、咽幹、口渴、咳嗽。

冰糖核桃

“原料”核桃仁、冰糖適量。

“製法”核桃仁、冰糖一起搗碎,用溫開水衝服,於臨睡前服下。

“功效”治老年性氣喘咳嗽。

蘿卜藕

“原料”新鮮藕、白蘿卜各250克。

“製法”藕、白蘿卜切成細絲放碗裏,加水上籠蒸20分鍾,然後放入蔥、薑、蒜、胡椒等調味品,再用文火蒸10分鍾。每日分5次服完。

“功效”風寒咳嗽。發高燒時勿用此方。

蜜梨

“原料”梨500克,蜂蜜50克。

“製法”先將梨去皮切片,放在沙鍋裏加水煎。然後放入蜂蜜每日分3次服完。

“功效”治小孩及老人感冒和氣管炎引起的咳嗽。

川貝柿餅

“原料”柿餅3個,川貝母15克。

“製法”川貝搗碎,夾在柿餅內,清水燉熟,食之。

“功效”治久咳、喘症。

沙參百合鴨湯

“原料”北沙參、百合各30克,肥鴨肉150克。

“製法”將北沙參、百合、鴨肉分別洗淨,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至鴨肉熟爛即成。

“功效”養陰潤肺,清熱化痰。適用於肺熱陰虛所致的咳嗽咯痰、口燥咽幹、結核咳嗽等症。

百合雞蛋湯

“原料”百合60克,雞蛋兩個。

“製法”先將百合洗淨,再與洗淨的雞蛋一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煮至蛋熟,去蛋殼即成。日服1劑,飲湯,吃蛋和百合。

“功效”適用於肺虛久咳。

胡蘿卜紅棗湯

“原料”胡蘿卜120克,紅棗40克。

“製法”先將紅棗洗淨,浸泡兩小時,再將胡蘿卜洗淨,與紅棗一並放入沙鍋內,加入清水,煮約1小時左右,以紅棗熟爛為度。

“功效”養陰益氣,利氣止咳。適用於氣陰不足、肺氣上逆所致的嗆咳、口幹自汗、精神疲乏等症。

痰疾

白蘿卜籽

“原料”白蘿卜籽(萊菔子)30克。

“製法”研末,開水衝服,多飲水。

“功效”治痰濁。

花生棗蜜

“原料”花生仁、紅棗、蜂蜜各50克。

“製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用以止咳化痰。

白菜蜜

“原料”白菜汁300克,蜂蜜30克。

“製法”用白菜擠汁加蜂蜜調勻1次服用。

“功效”治燥咳無痰、大便秘結等病症。

桃仁薑片

“原料”核桃仁3顆,生薑片5片。

“製法”共煎服。

“功效”治咳痰。

胃痛

生薑煨紅棗

“原料”生薑數塊,紅棗數顆。

“製法”取新鮮帶皮生薑數塊,每塊切開兩半,挖空中心,藏入紅棗1顆,再合好,放在炭火上煨至生薑焦黑後取紅棗食。每次食紅棗5顆。

“功效”散寒,暖胃,補脾。適用於虛寒性胃痛、口淡多涎沫、胃寒嘔吐等症。

荔枝燉蓮子

“原料”荔枝15顆,淨蓮子40克。

“製法”將荔枝去殼,去核,取肉。蓮子洗淨,清水浸泡後去蓮心。取盆1個,放入蓮子、荔枝,加入清水,隔水燉熟即成。上、下午分食。

“功效”養血止血,健脾止瀉。適用於胃腸炎、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貧血、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

麵粉生薑雞蛋清

“原料”生薑100克,麵粉200克,雞蛋兩個。

“製法”將生薑搗爛,以麵粉、雞蛋清和勻,外敷胃脘痛處。痛時外敷。

“功效”祛寒止痛。適用於胃寒疼痛。

薑白方

“原料”大蔥白100克,生薑100克。

“製法”搗爛炒熱,用紗布包好兩包,趁熱交替熱敷胃部。

“功效”治胃痛、惡心欲吐。

胃、十二指腸潰瘍

生薑燉豬肚

“原料”豬肚200克,生薑40克,肉桂3克。

“製法”將豬肚洗幹淨,切成小塊,與生薑、肉桂一起放入碗內或瓷器皿中,加水適量,隔水燉熟爛後分兩次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