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待雞湯煮沸,放入醬油調勻成棗紅色,撇去浮沫,用大火燒幾分鍾,待雞球上色,改小火煮爛。將鴨梨洗淨,去皮,除核,切為橘瓣狀,放入清水中。鍋上火,倒入雞球鍋中的一半湯汁,下入切好的梨瓣,轉小火燒幾分鍾後,用濕澱粉勾芡。
4.將梨瓣轉圈擺入盤邊。將燒雞球的鍋上大火燉煮,收汁,勾上濕澱粉芡汁,使湯變濃,再淋上雞油,出鍋倒入擺好梨塊的盤中部即成。
“功效”補益脾胃,益氣養血。適用於貧血、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
桂花甜桃
“原料”鮮桃300克,紅櫻桃5個,白糖50克,桂花適量。
“製法”將鮮桃一剖為二,開水燙一下,去皮和核,加入白糖,上籠蒸20分鍾,晾涼後放入冰箱。鍋上火,加入水、白糖,待糖化開,改小火熬汁,再加入桂花稍熬,倒碗內,晾涼,放入冰箱。食時,取出冰箱裏的桃和糖汁,將桃整齊地擺在大圓盤中,再將洗淨的櫻桃放在桃上麵,澆上糖汁即成。
“功效”補陰生津,養顏美容。適用於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貧血、皮膚幹燥症、食欲不振、神經衰弱等病症。
月季花紅糖湯
“原料”月季花15克,紅糖50克,甜酒兩匙。
“製法”將月季花洗淨,與紅糖一起加水適量煮湯,衝甜酒取食,每日早晚各服1次,連服數日。
“功效”主治月經無定期。
紅花糖
“原料”紅花9克,黑豆90克,紅糖60克。
“製法”先用水煎紅花、黑豆,後兌入紅糖。每日1次,常服。
“功效”治月經量少。
杏仁桂圓燉銀耳
“原料”甜杏仁、桂圓肉各25克,冰糖50克,水發銀耳150克。
“製法”將甜杏仁洗淨後放人熱水中浸泡,撈出去皮。桂圓肉放入清水內略泡後撈出。水發銀耳去根、蒂,洗淨。冰糖放入碗內,加入清水,上籠蒸至冰糖溶化,取出濾去雜質。湯鍋上火,放入清水,倒入冰糖水,加入甜杏仁、桂圓肉、水發銀耳,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燉至銀耳軟糯時,起鍋裝碗即成。
“功效”滋補潤肺,養血安神。適用於慢性氣管炎、肺結核、月經不調、經前精神異常等病症。
櫻桃桂圓甜湯
“原料”鮮櫻桃、桂圓肉各50克,枸杞子3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櫻桃、桂圓肉、枸杞子洗淨。鍋上火,放入清水、桂圓肉、枸杞子,煮沸,再用小火燉約20分鍾,加入櫻桃、白糖,起鍋裝碗即成。
“功效”滋補養血。適用於月經不調、貧血、慢性氣管炎、肺結核等病症。
荔枝飲
“原料”荔枝肉210克,紅棗15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荔枝肉及洗淨的紅棗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小火煮爛,加入白糖煮化即成。
“功效”補血益氣。適用於貧血、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
痛經
雞血藤燉河蟹
“原料”雞血藤30克,河蟹250克,米酒適量。
“製法”雞血藤、河蟹洗淨後放入陶罐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燉熟後加米酒再燉片刻即成。趁熱吃蟹喝湯。
“功效”活血祛瘀,通經活絡。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症。
米酒川芎雞蛋
“原料”川芎5克,黃酒20克,雞蛋1個。
“製法”用川芎和雞蛋同煮至蛋熟,去渣、殼取汁,調入黃酒,湯蛋同服。每日服1劑,連服7日。
“功效”活血止痛。適用於壓血瘀痛經症。
桃仁牛血湯
“原料”桃仁10克,新鮮牛血約200克,油、食鹽調味品適量。
“製法”每次用桃仁、已凝固新鮮牛血切成塊狀,水適量,煮湯。加油、食鹽調味,飲湯食牛血。
“功效”破瘀行血,理血通經。適用於血燥便秘、婦女閉經等症。
“說明”牛血必須用新鮮的,桃仁用量不宜過多。
桃仁煮粥
“原料”桃仁9~12克,大米、水各適量,食鹽調味品少許。
“製法”每次用桃仁、大米、水適量,煮粥。加食鹽調味服食。
“功效”活血祛瘀,潤燥滑腸。適用於產後下腹疼痛、惡露排出不暢、產後便秘等症。
“說明”服食時隻食粥,桃仁可不食。
木耳山楂方
“原料”木耳10克,山楂30克。
“製法”水煎服,每天兩次。
“功效”活血祛瘀,通經活絡。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症。
生薑糖方
“原料”生薑50克,紅糖100克。
“製法”加水適量煮湯飲。
“功效”活血祛瘀,通經活絡。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症。
西式凍桃
“原料”鮮桃10個,甜杏仁10克,酸牛奶1杯,白糖25克,檸檬汁適量。
“製法”將鮮桃洗淨,去皮,去核,切成小丁。將桃丁、酸牛奶、白糖、檸檬汁、甜杏仁一同放入盆內,攪拌均勻後,再倒入搪瓷盤內,入冰箱冷凍即成。
“功效”養胃生津,滋陰潤燥。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更年期綜合征、習慣性便秘等病症。
荔枝鴨
“原料”荔枝幹30枚,淨鴨1隻,鮮荷葉1張,精鹽、黃酒、醬油、鴨湯、鴨油各適量。
“製法”將荔枝幹去殼,去核,取肉洗淨。淨鴨放入精鹽水鍋內,煮至將熟時取出,去骨,切成薄片,加入黃酒、醬油略醃。炒鍋上火,放入鴨油燒熱,將鴨肉片鋪在鍋底,再放入荔枝肉,添入鴨湯、精鹽,上蓋潔淨荷葉,加蓋鍋蓋,燒約30分鍾即成。
“功效”滋陰養血。適用於慢性胃炎、貧血、腰腿痛、月經不調、習慣性便秘、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
山楂烤雞
“原料”山楂250克,烤雞1隻,白糖適量。
“製法”將山楂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置火上燒開,至山楂裂皮,取出,去皮,去核,將山楂肉加水及白糖上火燒開,燜爛為止。用刀將烤雞脯肉切下,澆上山楂肉汁即成。
“功效”益氣補脾,調經止痛。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月經延期、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
雞蛋炸桃片
“原料”桃750克,雞蛋兩個,精製植物油、麵粉、香草粉、白糖、糖粉、牛乳各適量。
“製法”將桃洗淨,去皮、核,切成片狀,放入碗內,加入白糖稍醃。牛乳、雞蛋黃、麵粉、香草粉、白糖一起放入盆中,再加入清水,攪勻呈稠糊狀。將雞蛋清打入碗內,抽打成泡沫狀再放入牛乳蛋糊內,攪拌均勻。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將桃片掛勻牛乳蛋糊後,放入油鍋內炸至熟透、金黃色時撈出裝盤,趁熱撒上糖粉即成。
“功效”養胃生津,滋陰潤燥。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更年期綜合征、神經衰弱、習慣性便秘等病症。
蟠桃鴨
“原料”光鴨1隻,鮮蟠桃500克,鴨脯肉、豬腿肉各50克,火腿15克,精鹽、醬油、黃酒、蔥、生薑、味精、白糖、精製植物油各適量。
“製法”將光鴨從脊部剖開,去除內髒,洗淨,放入七成熱的油鍋中炸一下,撈出放在盆內,加入黃酒、蔥、生薑,上籠蒸至七成熟取出,拆淨骨頭(保持鴨狀)待用。將鴨脯肉洗淨,去皮,一切為二,加入精鹽醃製一下後,再加入黃酒、蔥、生薑,上籠蒸熟。將豬腿肉剁碎。火腿亦切成細末。將鮮蟠桃洗淨,去皮,一切兩半後,去掉桃核。將剁好的肉末加入精鹽、黃酒拌勻,分成12份,每份放入蟠桃瓣內,放入六成熱的油鍋內炸一下,撈出放在盆中。將拆骨的鴨子皮朝上蓋在桃瓣上,加入醬油、黃酒、白糖、味精,上籠蒸至肉熟爛取出,將湯汁潷入鍋內,收濃後澆在鴨子上,四周圍上蒸熟的鴨脯肉即成。
“功效”滋陰清火,補氣生津。適用於月經延期、痛經、吸收不良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習慣性便秘等病症。
崩漏
薺菜紅燒肉
“原料”豬肉200克,薺菜200克,豬油20克,醬油25克,白糖15克,黃酒10克,精鹽4克,薑末蔥花3克。
“製法”取豬五花肋肉,切成方丁,放入沸水鍋中燙一燙,用清水洗淨。取鍋上旺火燒熱,舀入熱豬油,放入蔥花、薑末,煸炒起香後,投入豬肉爆炒,烹入黃酒、醬油,再煸炒,使醬汁入於豬肉塊中。注入清水,放入白糖,用中火煮燒成紅燒肉。薺菜擇去根及老葉,洗淨。待紅燒肉將近燒好時,投入薺菜,再燒約50分鍾即成。
“功效”涼血止血,利尿降壓。適用於崩漏、尿血等症。
烏雞湯
“原料”雄烏雞1隻,陳皮3克,良薑3克,胡椒6克,草果兩枚,蔥、豉、醬適量。
“製法”先將陳皮、良薑、草果、胡椒洗淨,用紗布包紮好。雄烏雞去毛樁、內髒,洗淨後切成小塊,與裝藥的紗布袋同放鍋內燉熟,再放入蔥、醬等熬成湯。分數次食之。
“功效”溫中健脾,補益氣血。適用於婦女血崩不止或產後出血過多、身體虛弱等症。
豬皮凍膠
“原料”豬皮1000克,黃酒250克,紅糖250克。
“製法”豬皮切成小塊,放在大鋁鍋中,加水適量,以小火煨燉至肉皮爛透,汁液稠粘時加黃酒、紅糖,調勻即可停火,倒入瓷盆內冷藏備用,經常隨量佐餐食用。
“功效”養血滋陰,止血。適用於崩漏及各種出血症。
紅棗燉豬皮
“原料”紅棗15克,豬皮60克。
“製法”豬皮切成塊,紅棗洗淨一起裝入碗內,隔水燉熟,服用,每日1次。
“功效”補脾和血。適用於脾虛型崩漏症。
烏賊骨燉豬皮
“原料”烏賊骨15克,豬皮60克。
“製法”烏賊骨、豬皮洗淨,豬皮切成小塊,與烏賊骨同放碗內加水,隔水用文火燉至豬皮熟透即可。食豬皮,每日兩次。
“功效”健脾,固澀,止血。適用於崩漏症。
烏賊骨燉雞
“原料”烏賊骨12克,雞肉90克,味精適量,精鹽少許。
“製法”雞肉洗淨,切塊,烏賊骨打碎,將雞肉、烏賊骨裝在瓷罐內加水500克,精鹽適量,上蒸籠蒸熟,吃肉加味精,每日兩次。
“功效”益氣補精,收澀止血。適用於脾虛型崩漏症。
蓮肉糕
“原料”去芯蓮肉300克,粳米或糯米5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蓮肉加水煮爛,搗碎成泥。粳米或糯米用水浸泡兩小時,淘淨與蓮肉相拌在一起,置瓷盆內隔水蒸熟,稍涼壓平切成塊,撒上一層白糖即可。
“功效”補脾澀腸,養心益腎。治脾虛泄瀉、崩漏帶下、遺精淋濁等症。每天早晚作點心用,經常食用方顯療效。
閉經
桃花瓜仁茶
“原料”桃花、冬瓜仁各5克。
“製法”將桃花、冬瓜仁放入茶杯中,沸水衝泡,加蓋燜5分鍾即成。代茶頻頻飲用,可連續衝泡3~5次。
“功效”祛風活血,悅澤麵容,祛除黑斑。適用於月經不調、產後腹痛、閉經、習慣性便秘、麵容憔悴、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
薑絲炒墨魚
“原料”生薑50克,墨魚250克,油,食鹽適量。
“製法”每次用生薑去皮切成薑絲,墨魚洗淨去骨、切片,加油、食鹽同炒,佐膳。
“功效”補血通經。適用於血虛閉經症。
桃仁藕湯
“原料”桃仁10克,藕60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每次用桃仁、藕洗淨切成小塊,水適量,煮湯。調味飲湯食藕。
“功效”活血,破瘀。適用於閉經、產後惡露排出不暢等症。
“說明”本方四季可用。閉經者先要排除是否懷孕才能用本方。
子宮頸糜爛
雞蛋清方
“原料”雞蛋清適量。
“製法”敷患處,連敷七八次。
“功效”可治療子宮頸糜爛。
女性惡露不淨
薏米紅棗粥
“原料”生薏米100克,紅棗(去核)12粒。
“製法”將4碗水及生薏米倒入煲中。最後放入紅棗(去核),以文火煲45分鍾後,即可飲用。
“功效”飲薏米紅棗湯,可活血養顏、減少臉部蝴蝶斑或產後麵色黑滯及惡露不絕等問題。
生蘆根粥
“原料”新鮮蘆根100~150克,竹茹15~20克,粳米100克,生薑兩片。
“製法”每次取鮮蘆根(醫生處方時常寫活蘆根)洗淨後,切成小段。與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一並煮粥,粥欲熟時加入生薑兩片,稍煮即可。
“功效”消熱,除煩,生津,止嘔。適用於一切高熱引起的口渴、心煩、胃熱嘔吐或呃逆不止、婦女妊娠惡阻、肺癰、肺膿瘍、痰熱咳喘、咳吐膿性濁痰等病症。
砂仁肚條
“原料”豬肚100克,砂仁末15克,精鹽5克,蔥15克,薑10克,料酒30克,味精、花椒、胡椒粉適量,水澱粉20克,熟豬油100克。
“製法”
1.砂仁稍烘脆後,粉碎成細末。
2.豬肚洗淨,下沸水鍋焯透,撈起刮去內膜。另將鍋中加入清湯,放入豬肚,再下薑、蔥、花椒煮熟,撇去浮沫,撈出豬肚待冷切成肚條。
3.將原湯500克燒開,下肚條、砂仁末、胡椒粉、料酒、豬油,再加味精調味,用濕澱粉勾芡均勻,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豬肚補虛損,健脾胃;又輔以化濕醒脾、行氣和胃的砂仁配合,是適用於胃虛脾弱、食欲不振,或食少腹脹、妊娠惡阻者的保健膳食。
白帶增多
白果烏骨雞
“原料”烏骨雞1隻,白果肉、蓮子肉、糯米各15克,胡椒適量。
“製法”將烏骨雞宰殺後,去毛和內髒,洗淨。將白果、蓮子、糯米、胡椒裝放雞腹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煮沸,移文火燉至熟爛,空腹食之,隔日1次。
“功效”補脾腎,固帶脈。適用於婦女體虛、帶下不止症。
枸杞豬腸
“原料”蓮子、枸杞各30克,豬小腸兩小段,雞蛋兩個。
“製法”先將豬小腸洗淨,然後將浸過的蓮子、枸杞和雞蛋混合後放入豬腸內,兩端用線紮緊,加清水500克煮,待豬小腸煮熟後切片服用。每日兩次,一般服用7~10次即可有效。
“功效”養陰補血,補益精氣。適用於腎虛型白帶症。
胡椒蛋餅
“原料”胡椒30粒,雞蛋1個。
“製法”將方中兩味調勻,煎炒成雞蛋餅,當早點服食,連服15日。
“功效”益氣養血,驅寒止帶。適用於帶下虛寒所致者。
馬齒白果蛋
“原料”鮮馬齒莧70克,白果仁10克,雞蛋3個。
“製法”將馬齒莧洗淨,與白果仁同搗如泥,加入蛋清調勻,再以極沸之水衝調。每日空腹食1劑,連服4~5日。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止帶。適用於濕熱下注所致帶下症。
蓮子丸
“原料”蓮子200克,蕎麥粉200克,雞蛋6個。
“製法”將蓮子砸碎研成粉末,雞蛋打破取蛋清,再將蓮子、蛋清加水和蕎麥粉,揉勻,做成綠豆大的丸。每日飯前用溫開水送服,每日兩次,每次10克。
“功效”健脾止帶。適用於脾虛帶下症。
薏米芡實粥
“原料”薏米100克,芡實100克,大米適量。
“製法”上述原料混合煮成粥,加油、鹽調味食用。
“功效”主治婦女赤白帶。適於貧血、失眠心悸的患者食用,也適於病後、產後體虛者及健康人食用,能使精力充沛、體質增強。
韭菜根雞蛋
“原料”韭菜根適量,雞蛋1個,紅糖適量。
“製法”韭菜根加水煮,至熟時打入雞蛋,加紅糖煮熟食之,連服1周。
“功效”溫腎培元,固澀止帶。適用於腎陽不足帶下症。
蛋糖豆腐
“原料”雞蛋1個,豆腐鍋巴100克,豆腐皮1張,白糖適量。
“製法”將雞蛋打碎,與其他3味加適量水同煮熟食之,每日1次,早晨空腹服下。
“功效”健脾止帶。適用於脾虛帶下症。
紅棗黑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