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兒科(1 / 3)

小兒鼻出血

冰糖蛋清羹

“原料”雞蛋清兩個,白糖50克。

“製法”將蛋清和白糖一起混合調勻,用沸水衝熟,待溫頓食,每日兩次。

“功效”治小兒鼻出血。

小兒吐奶

蛋清豆粉

“原料”綠豆粉15克,雞蛋清兩個。

“製法”綠豆粉用蛋清調勻喂服。

“功效”治小兒吐奶,腹瀉時敷於足心,嘔時敷於囟門。

蛋殼方

“原料”小米適量,雞蛋殼1個。

“製法”米放入蛋殼裏,開水略煮,加入乳1勺,煎喂服。

“功效”治小兒吐奶。

小兒不吃奶

核桃蜜

“原料”核桃仁1粒,蜂蜜1克。

“製法”研末為丸,用幹淨紗布包成乳頭狀,放入小兒嘴內當乳吃。

“功效”治小兒不吃奶。

蔥白方

“原料”蔥白少許。

“製法”蔥白切碎,用母乳煎服。

“功效”治小兒不吃奶。

小兒盜汗

浮小麥羊肚湯

“原料”浮小麥50克,羊肚20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羊肚洗淨切塊,放入浮小麥,加水適量,煮湯。調味服食。

“功效”健脾益氣,止汗。適用於小兒脾虛自汗、陰虛盜汗等症。

“說明”浮小麥不吃,隻飲湯食羊肚。

流行性腮腺炎

醋蒜糊

“原料”陳醋、大蒜各適量。

“製法”將大蒜去皮後,加醋搗成糊,敷於患處,每日1~3次,現搗現出,直至消退為止。

“功效”解毒消腫。適用於腮腺炎。

蒲公英雞蛋

“原料”鮮蒲公英適量,雞蛋數個。

“製法”將蒲公英搗如泥狀,雞蛋打碎取蛋清,兩味調為糊狀,攤於布上,貼於患處。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適用於腮腺炎。

花粉糊

“原料”綠豆、花粉各適量。

“製法”將上藥研成細末,加入冷開水調成糊狀,外搽患處,每天搽3~4次。

“功效”清熱散結。適用於流行性腮腺炎。

綠豆黃豆湯

“原料”綠豆160克,黃豆180克,紅糖120克。

“製法”將上3味加水共燉至爛,任意食用。

“功效”清熱消腫。適用於小兒腮腺炎紅腫引起的不適症。

蛋清仙人掌方

“原料”雞蛋兩個,仙人掌適量。

“製法”先將仙人掌搗碎,然後用蛋清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1次。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痄腮。

小兒感冒

綠豆蛋餅

“原料”綠豆125克,鮮雞蛋1個。

“製法”將綠豆研粉炒熱,用蛋清調和,捏成小餅貼敷胸部。3歲左右患兒敷30分鍾,不滿1周歲的敷15分鍾。

“功效”清熱瀉火。適用於小兒外感高燒不退。

蔥白塗方

“原料”蔥白適量。

“製法”蔥白洗淨,搗爛取汁,塗抹鼻唇之間。

“功效”通竅,解表。適用於嬰幼兒感冒鼻塞。

橄欖蘿卜湯

“原料”鮮橄欖30克,生蘿卜250克。

“製法”鮮橄欖洗淨,蘿卜切片,兩者水煎,去渣,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小兒流行感冒。

蔥白熏鼻方

“原料”蔥白適量。

“製法”將蔥白洗淨,切碎,開水衝泡,趁熱熏鼻,並做深呼吸。

“功效”通竅,解肌。適用於小兒風寒感冒。

小兒發熱

梨子煮粥

“原料”梨子兩個,大米30克。

“製法”每次用梨子兩個切成小塊。清水3碗,煎至兩碗,去渣。然後取大米30克,洗淨放入梨子湯中煮粥服食。

“功效”解熱消痰,寧心止渴。適用於小兒發熱、咳嗽、痰黃稠及小兒高熱氣促、神誌不清等症。

雞蛋蔥白敷臍

“原料”梔子30克,雞蛋1個,麵粉30克,連須蔥白3段。

“製法”將梔子、蔥白共搗爛,加雞蛋、麵粉調成糊狀,敷臍上,每日1次。

“功效”滋陰清熱。

石膏竹葉粥

“原料”石膏45克,鮮竹葉11克,粳米100克,砂糖5克。

“製法”將石膏、鮮竹葉洗淨,煎成藥汁,取汁去渣,粳米淘洗幹淨,入鍋加藥汁煮成粥,加砂糖即成。

“功效”清熱,除煩,利尿。適用於溫熱病後期、餘熱未盡所致口渴多飲、心煩、口舌糜爛、小便黃赤、尿澀疼痛、小兒高熱等症。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

牛黃粉

“原料”牛黃0.6~1克,生石膏、大青葉各30克。

“製法”將牛黃研細粉,用石膏、大青葉煎湯送服。每日兩次分服。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小兒高熱驚搐症。

山羊角粉

“原料”山羊角適量。

“製法”燒焦研末。每次用2.5克,日服兩次。

“功效”高熱驚風。

金銀花草

“原料”金銀花10克,豬膽兩克,甘草3克。

“製法”水煎服。

“功效”治急驚風。

百日咳

紅蘿卜紅棗湯

“原料”紅蘿卜250克,紅棗15顆。

“製法”每次用紅蘿卜洗淨切片和紅棗、水適量,煮湯。每天內分數次飲用,亦可加少量冰糖調味。

“功效”健脾,生津,解毒,潤肺,止咳。適用於小兒百日咳症。

冰糖麻雀

“原料”麻雀兩隻,冰糖50克。

“製法”將麻雀用水憋死,除去毛、內髒,與冰糖一同放入碗中,隔水燉熟。每日早晚各1次分服,連服兩周以上。

“功效”益氣和胃,定肺止咳。適用於小兒百日咳症。

生薑大蒜燉紅糖

“原料”大蒜10克、紅糖10克,生薑兩片。

“製法”大蒜、紅糖、生薑加清水半碗,隔水燉熟,去渣,每日內分2~3次服完。

“功效”祛痰、止咳、止嘔,可治小兒百日咳症。

膽汁綠豆粉

“原料”鮮豬膽汁1具,綠豆粉50克。

“製法”取鮮豬膽汁加熱縮成膏狀,加綠豆粉攪勻,烘幹,研細末口服,每次0.6克。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百日咳症。

膽汁末

“原料”雞苦膽1個,白糖適量。

“製法”用針刺破雞苦膽,擠出膽汁,將膽汁烘幹,加入適量白糖研末調勻。1周歲以下患兒,分3天服完;1~2歲患兒,分兩天服完;兩歲以上患兒,1天服1個,可連續服用。

“功效”清肺止咳。適用於百日咳症。

橘絡蜂蜜

“原料”橘絡60克,蜂蜜6克。

“製法”將蜂蜜放鍋內熬開,再放橘絡煮15分鍾,每日服3次,每次服10克。

“功效”潤肺止咳。適用於百日咳症。

羅漢果柿餅湯

“原料”羅漢果半個,柿餅3個,冰糖少許。

“製法”將上方3味加清水3碗煎至1碗半,加冰糖調服,每日3次。

“功效”清肺熱,清痰火,止咳嗽。適用於小兒百日咳症。

川貝冰糖米湯

“原料”川貝母15克,冰糖50克,大米湯1大碗。

“製法”將川貝母及冰糖沉入米湯內,隔水燉15分鍾。每日早晚各服食1次。5歲以下小兒酌減。

“功效”潤肺,除痰,止咳。適用於小兒百日咳症。

小兒咳嗽

白蘿卜蜂蜜梨

“原料”白蘿卜250克,梨500克,蜂蜜750克,冰糖200克。

“製法”切碎後放沙鍋內加水沸1小時。去渣存汁,加入蜂蜜750克,冰糖200克。混合後用文火煮濃。取下倒入瓷碗內備用。兩歲小孩每次服30~50克,3~5歲小孩每次服50~100克。每日服3次。

“功效”治小兒咳嗽。

蜂蜜油

“原料”蜂蜜1匙,香油數滴。

“製法”開水衝服。數次可愈。

“功效”治3歲以下小孩咳嗽效果比較好。

內金萊菔子

“原料”雞內金30克,萊菔子20克(炒),川貝母10克。

“製法”共研為細麵,每服2~4克,飯後開水調服。

“功效”治小兒痰咳效果比較好。常服有健脾之功。

川貝梨

“原料”梨1個,川貝母3克。

“製法”梨掏洞去核,納入川貝母隔水蒸熟,食之。

“功效”可治陰虛性咳嗽。

小兒疳積

軟炸雞肝

“原料”雞肝400克,山藥粉100克,生粉100克,雞蛋4個,蔥、薑、鹽、油等調料適量。

“製法”將雞肝洗淨,切塊,加蔥、薑、酒、鹽等調料略醃後,再用雞蛋、山藥粉及生粉調成蛋粉糊,拌勻,下熱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時撈出,再與蔥花、花椒入熱鍋中翻炒片刻即成,每日1次,空腹食用。

“功效”補肝健脾。適用於小兒疳積及夜盲症。

四寶餅

“原料”龜板、鱉甲、穿山甲、雞內金各等份,麵粉適量。

“製法”將鱉甲、龜板、穿山甲用醋製後研末,雞內金焙黃後研末,混勻,與麵粉一起加水糅合,或烙或炸,做成小餅食用。

“功效”健脾消積,軟堅散結。適用於小兒疳積、症見厭食、麵黃、腹瀉等症。

麥芽煲鴨肫

“原料”鴨肫(鮮品)1~2個,穀芽20克,麥芽30克。

“製法”先把鴨肫割開,除去肫內的髒東西,但不要剝鴨內金(即貼在肫內的一片金黃色厚膜,俗稱鴨肫衣),切塊,放入鍋內,再加穀芽及麥芽,加水適量煮熟。飲湯吃鴨肫。

“功效”健脾補胃,消食導滯。適用於小兒飲食積滯、食欲欠佳、消化不良、形體消瘦等症。

內金鱔魚

“原料”鱔魚1條,雞內金6克,蔥、薑、醬油、鹽、黃酒、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鱔魚去肚腸,洗淨,切成兩厘米長的節,雞內金洗淨,一同放入搪瓷碗內,加蔥、薑、黃酒、鹽、醬油,上籠用武火蒸至鱔魚熟透,再放味精攪勻即成,空腹食用,每日1次。

“功效”消疳化積。適用於小兒飲食不節、食積、久滯等症。

鱉甲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