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目標貫穿教學的始終(1 / 2)

讓目標貫穿教學的始終

教海探航

作者:朱彤

【摘 要】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出發點與歸宿,口語交際教學設計應將目標作為主線,從領會口語交際的題目主旨,到突破教學難點的策略設計,直到交際過程中的評價反饋,都應樹立目標意識,圍繞目標漸次展開,循序漸進,如此,口語交際教學的效益方可提高。

【關鍵詞】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

一、閱讀提示,明晰目標

口語交際教學總有其明確的目標,因此,教學設計的第一步便是把握目標,一般而言,可以從三方麵入手:

1.知曉交際內容。

口語交際的訓練會對交際的內容作出一定的提示,關於內容的指向有時是極明確的。比如:蘇教版第八冊練習5中的口語交際安排的是“學做節目主持人”,單看題目便知道,交際的內容是“做節目主持人”,行為狀態是“學”,那麼作為節目主持人要做些什麼呢?提示中說得明白:其一,“要先了解節目內容,想好開場白、串聯詞和結束語”;其二,“主持過程中還要善於鼓動大家的情緒,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而有的時候,關於內容的要求,需仔細閱讀,才能全麵準確把握。如蘇教版第六冊練習7中的“我家的一張照片”,提示的後半截對交際的內容這樣進行說明:“把你家的影集帶來,相互交流,再選出一張你最喜歡的照片,給大家介紹一下。”乍一看,訓練內容就是介紹自家的一張照片,但細細推敲,就會發現,既是一張“最喜歡的照片”,介紹時就不僅應該說清楚照片上的人、事、物、景,還必須點明“最喜歡”的原因,具體說來,不外乎訓練提示前半截說到的那幾種情況:“這些照片有的記錄了你的歡樂的童年,有的留下了你們一家幸福的時光,也有的藏著一個難忘的故事。”

2.確定交際目標。

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訓練一般隻規定交際的內容,至於交際達到怎樣的要求大多不涉及,並非可以隨意為之,編者這樣做是為了照顧到不同區域不同生源的差異。作為教師,卻完全應該根據課標的要求,針對學生的實際,製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來。以人教版第十冊“勸說”為例,提示中先呈現了一組需要進行勸說的事例,而後要求:“先說說打算針對什麼事進行勸說,再商量一下怎樣勸說會更有效。”那麼,圍繞勸說確定怎樣的目標才是行之有效的呢?翻看課標第三學段的目標:“與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對方”,“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赫然在目。前一個目標的關鍵詞是“尊重”(理解也是一種尊重),第二個目標側重於培養發表的膽識,而這又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為前提的,所以,結合“勸說”這一具體內容,可以提煉出“尊重對方”“以理服人”兩個訓練目標,如果班級學生學有餘力,善於表達,還可讓他們跳一跳,盡力達到“以情動人”的水準。

3.細化交際要領。

確定好交際的目標後,教者還需對這些目標要領作一番細細的分解,這樣,交際的指導才會更細致、更到位。再以“勸說”為例,“尊重對方”究竟有哪些具體的要求是教者必須心知肚明的。一般而言,大家首先會想到言語措辭的文明,因為早在第一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就要求“與別人交談”,要“有禮貌”。但麵對五年級的學生,談及“尊重”,訓練要求如果還停留於此,那麼教學真成了低水平、淺層次的重複。所以,此時應賦予“尊重”更多的內涵:比如,言辭方麵——除了文明,還應得體;體態方麵——勸說別人時要有目光的注視與交流;傾聽方麵——傾聽對方意見要麵帶微笑或頷首示意,及時地回應對方想法。這樣一分解,“尊重對方”的內涵才更顯豐富,更貼合學生的發展實際。

二、緊扣目標,突破難點

教者領會了交際目標後,就應從目標出發,引導學生在交際的實踐中打磨錘煉語言,實現交際能力的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認清學生的實際狀況與目標之間存在的差距,即教學的難點所在,並努力尋求有效突破的舉措,為目標的最終達成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