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抓住時機,適時指導學習策略。
好的學習策略能夠幫助學生迅速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任務,抓住時機,適時進行指導。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的林麗老師在江蘇省優質課評比中,設計了一項聽力任務,要求學生記錄下所聽到的節日名稱,文中的節日有:New Year’s Day,Spring Festival,Halloween,National Day,Christmas等。因為這些單詞都比較長,她就適時教了學生一種學習策略,“在做聽力任務時,可以記錄關鍵詞的首字母”,這樣學生就能夠比較從容地完成這項聽力任務。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給出了恰當的學習策略,學生又通過使用此策略迅速地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教師不僅讓學生掌握了一種必要的聽力技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學習策略的益處,為學生後續的英語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這樣的機會在英語課堂中應該是經常出現的,教師應該具備策略培養的敏銳思維,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適時指導,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然而筆者在聽課中經常發現有的教師在學生完成聽力、閱讀或寫作任務時,不加任何指導,學生隻能盲目地聽、讀或寫,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3.改變理念,變“告訴”為“發現”。
長期以來,英語課的主要模式都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限製了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學生很難有機會自己發現語言規律,從而舉一反三,靈活應用。課程標準鼓勵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探究等方式,發現語言規律,其目的也正是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必要的語言學習規律和策略,從而提高學習能力,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南京市浦口區泰山小學的楊歡老師在一次南京市教研活動中執教四年級英語課,教學內容為20至90的數詞:twenty,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ninety。楊歡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這類詞的規律,而是首先出示了twenty,thirty,forty,fifty,讓學生自己試著發現規律,經過觀察和討論,學生找到了結尾的“ty”。接著老師又讓學生根據自己找到的規律說出新單詞sixty,seventy,eighty,ninety。這樣,學生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發現語言規律的同時,不僅了解了構詞法的相關知識,還掌握了一類單詞記憶的學習策略。這節課中,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思考,充分地感受到好的學習方法帶來巨大成果的樂趣。
4.開闊視野,拓展策略培養的渠道。
策略培養絕不僅僅是課堂中的行為,而應當伴隨著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過程,尤其在沒有教師直接指導的課外英語學習活動中,學習策略的使用顯得更加必要和重要。因此,我們教師要開闊視野,主動地把學生的英語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學習,並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筆者在對部分學校的調研中發現以下方法對學生形成學習策略是比較有效的:(1)指導學生主動預習和複習總結;(2)製作英文小報或海報;(3)合作完成英語短劇;(4)閱讀英語課外讀物;等等。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培養非常必要。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策略培養對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抓住機會,滲透學習策略。英語教師不僅自己應該是英語專家,更應該是學生英語學習的指導專家。
(作者單位:南京市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