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冬季心理調節(1 / 3)

1.如何克服節日心理失調症

近幾年來,各種心理病患者的數目在不斷上升。在節假日期間,更需要防範節日中的各種心理失調,尤其是在春節期間,人們可以利用放假的日子探親訪友、交流溝通、娛樂休閑等等。但對平時都很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其實並不適合過十分清閑的生活。特別是外企、私企的白領,如果一旦讓他們停下來不做任何事情,反而會令他們出現抑鬱、失落、空虛、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在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作“節日心理失調症”。

從心理學角度講,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為了適應快節奏、多突發事件的工作和生活模式,難免會使人養成一種應急機製,人的大腦會建立起一整套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並且長時間的運行下去。如果一下子從上述的狀態中放鬆下來,變得無事可做,原本已經適應了緊張的生活節奏的心理模式,會突然間消失,再加上心理和生理的慣性作用,反而不適應寬鬆的環境。有些人會出現抑鬱、焦急、憂傷、失落、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問題。

溫馨提示

調節這種心理失調症,在春節的長假中可通過走親訪友、聽音樂、讀本好書、看電影等方式,使人們從高度緊張的心理模式中慢慢放鬆下來。

2.冬季別患上腸胃神經症

冬天是胃病的多發季節,如果不注意生活上的一些小細節,胃部就會給人提個醒。人的情緒、心態同胃病的發作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很多人患的就是“腸胃神經症”。

腸胃神經症主要表現為心理因素為背景、腸胃功能紊亂的疾病,它的發病常和長期精神緊張、抑鬱、惱怒等情緒有關,內向、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多思善慮、適應性差等個性心理特征,很容易出現緊張情緒。而過度關注自身的健康,一有病痛就表現出猜疑、焦慮、恐懼,也會幹擾中樞神經係統的正常運作,並會通過自主神經和內分泌係統引起腸胃係統的功能障礙。同時飲食不節製、服藥不恰當,也都會誘發腸胃功能的紊亂,使腸胃神經症的症狀加重。這種病存在一定可能性的家族遺傳。

腸胃神經症患者應以心理治療為主,同時也要保持精神的愉快和情緒的穩定,盡量避免產生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的心理狀態,還要講究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的疲勞影響胃病的康複。還應鼓勵患者多參加一些活動,養成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在心理治療的基礎上,再對症下藥。

溫馨提示

對於已經形成胃病的白領患者,建議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要有耐心和信心。耐信、洛賽克等藥物治酸能力強,中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烏貝散加減都是常用的方子。市麵上出售的胃藥,品種繁多,中藥、西藥,中西結合藥都有,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

3.冬季就要預防春季抑鬱症

抑鬱症很容易反複發作,特別容易在春天發作,為減少抑鬱症的複發,冬季時就應提前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⑴增加日曬。有的人認為,抑鬱症容易在春季複發,和患者在冬季時日照時間比較短,皮膚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比較少有關。所以患者應多去室外活動,多曬曬太陽。

⑵改變家庭布置。家庭的環境常年不變或數年不變,很容易讓人感到單調乏味,容易讓人產生抑鬱情緒。而改變一下家具的擺放位置或增加居室的色彩,如多擺放一些鮮花、風景畫等物件,會讓人有一種新鮮感。

⑶調整飲食習慣。冬天人很容易上火,主要是因為冬天氣候比較幹燥,所以要多吃些水果和清淡的食物,尤其是適當的增加一些甜食,可以很有效地改善抑鬱。

⑷加強體育鍛煉。多參加運動既可以使身體更健康,還可以改變甚至治愈抑鬱症,遊泳、跑步、打球、登山等都可以調節情緒。

⑸靜下心來看看書。在閑下來的時間裏,可以泡杯茶,讀上一本好書,這絕對是一種享受,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總能在書中得到很多的聯想和想象,同時也會明白許多道理。

⑹給自己送份禮物。禮物未必都要別人來送,自己也可以送給自己一份禮物,諸如一束花、一條披肩、一雙昂貴又很舒服的鞋等等。自己偶爾寵一下自己,也可以治愈高度緊張之下的壞心情。

溫馨提示

調整精神壓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泄”。向自己的朋友、親人傾吐,在日記中寫下自己的不快,不想找人訴說時也可以號啕大哭一場,讓煩惱和淚水一同排出去。

4.冬季要預防“精神感冒”

抑鬱症多容易發生在冬天,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無精打采、心悸心慌和失眠多夢等症狀。冬季氣溫比較低,的確會影響到一些生理疾病,而患有這些疾病的人常會產生一種恐懼心理,會擔心病情越來越嚴重,情緒也隨之很低落。另外冬季還是發生死亡率比較高的季節,很多老年人就會十分擔心,並將冬天看作是一個坎,怕自己熬不過這個冬天,並伴隨產生很多消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