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給人們帶來許多困擾,不止是身體上的痛苦,在治療過程中,也要承受著各種問題的煎熬。
治療一次感冒用去百餘元,住院一月花費萬餘元,這恐怕已不算新聞。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近年來藥品漲價因素外,眼下服藥流行的“崇洋”現象,也是導致藥價昂貴的症結之一。
由於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進口藥也被普通百姓所問及。但目前有一種吃藥攀比的怪現象,這是不可取的。吃進口藥治病,效果如何不能一概而論。
近年來,洋藥充斥國內市場,而這些藥物的劑量標準是根據外國人的反應製定的,大部分與我國不相適應,如果長期服用,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由於血漿中蛋白含量與組成以及肝髒中某些藥物代謝酶活性不同等因素,不同人種對藥物代謝的速度不一樣。要達到相同的血漿濃度,使用的藥物劑量是不相同的,而且同一種藥物,即使相同的濃度,在不同人種體內所產生的效果也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國際上,在尚未製定相應的劑量種族差異標準時,使用進口藥物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盲目使用,可能導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後果。
藥物還是有國內的,因為每個國家所研製的藥物是根據本國情況及本民族人體質對藥物反應製定的,目前,國際上還未製定相應的劑量種族差異標準,在此時萬不可盲目濫用,生搬硬套,應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劑量,縮短或延長用藥時間,但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以充分發揮其藥物治療作用,減少其不良反應。
“外來的和尚未必會念經”,也不是隻有貴的才是好的,所以,我們在治病求藥時,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不要盲目跟風。
溫馨提示
有些西藥沒有什麼禁忌,但也有毒副作用。服用解熱鎮痛藥時,要忌食醃製熏臘食品,以防這些食品當中的亞硝酸鹽化合物與西藥中的氨基酸起反應,生成致癌的亞硝胺,為以後的健康埋下隱患。服四環素應忌吃豆製品、牛奶、乳製品,以免其中的鈣離子與四環素成分相結合,降低藥物療效。服用維生素C不要同時吃蝦,否則,易生成三價砷(砒霜成分),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