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有關睡眠的誤區(1 / 1)

相信很多被失眠折磨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驗:睡不著時數數。以為這是個催眠術,能幫助自己快速進入夢鄉,但是最後你睡著了嗎?

還有些朋友,躺在床上不能入睡,但堅持繼續躺著,希望逼身體聽從大腦的使喚而進入夢鄉,與周公會麵,然而你睡著了嗎?

這些實際都是我們睡眠中常出現的誤區。其實這些方法不僅不能幫助自己快速入睡,反而更不利於睡眠的來臨。以下就是我們在睡眠時常犯的一些錯誤。

1.數數能加速入睡

實際上,數數入睡的做法毫無根據,數數的做法隻會導致注意力集中,從而使大腦持續處於興奮的狀態,結果更難以入睡。通常我們躺在床上後,10分鍾,最多20分鍾左右,就會自然入睡。

2.睡不著,躺在床上等入睡

不能睡,怎麼辦?數完數,又躺在床上接著等待,但結果還是睡不著。

其實,這可能跟服用藥物或吃了刺激性的食品有關,比如咖啡因,或是生活上的刺激因素幹擾。有些人必須經過“sleep counselling”(睡眠輔導),例如晚上10點準時上床,無幹擾,臥房裏沒有吃、喝、看(電視)的東西,一切寂靜無聲,這樣才能完好入眠。

資料顯示,臥床時間與我們的睡眠有效率有關,而睡眠效率的測量方式為:實際評估睡著的時間/臥床時間×100%,如躺在床上8小時,隻睡5小時,那麼睡眠有效性就隻有67.8%,實際上年輕人應該能達到85%以上的。如果發現自己睡眠有效性很差時,不要強迫自己躺在床上,應減少臥床時間,等到有睡意或提高睡眠有效性之後,再延長臥床的時間。

3.做夢影響大腦休息

夢是一種普通的生理現象,我們每個正常的人在睡眠過程中都有做夢的經曆。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我們不能單一地從夢來判斷它對大腦造成多少影響,比如孩子夢遊或說夢話,基本上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成人仍經常說夢話,或常夢見鬼壓身的情況,腦子清醒,四肢卻無法動彈與反應,這可能就是身體出現狀況了。

4.不需要午睡

很多人認為,自己每晚能有8小時的睡眠就可以了,不再需要午睡。其實午睡對身體是有很大幫助的。如果以每天早上6點起床開始算起,我們等於是長時間處於睡眠負債狀況的,一天累積下來,到了下午3點左右,整個人是很需要小睡片刻來養足精神的。但午睡時間以40分鍾為宜,時間不要過長,否則就會讓人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難以醒來。

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防止早衰,使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減少30%。但午睡並非人人適合,體重超標20%,血壓過低,循環係統嚴重障礙者,往往會由於午睡而引起大腦局部供血不足導致中風的發生。

5.睡眠越多越好

目前有一些上班族喜歡在雙休日“補覺”,但醒來後卻發現,雖然睡的時間很長,可卻不如平時的精神狀態好。這是因為,睡眠的時間長短與健康的睡眠關係並不大,每個人的睡眠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個體差異很大,質量比時間更重要。所以要盡量保持定時睡眠的習慣,維持固定的起床時間,在雙休日也不要太“豁邊”。

6.飲酒可以催眠

有些人喜歡在睡前喝點酒,認為這樣能很快入睡,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在睡眠中,酒中的有害物質在體內積存會毒害身體,還傷害視網膜,使身體適應能力下降。所以最好選擇自然的入睡方式,不要用酒精來催眠。

7.安眠藥可以經常吃

安眠藥所帶來的睡眠並不能代替真正的自然睡眠,因為95%以上的催眠藥都會縮短深睡眠。迄今為止,尚未找到一種無毒副作用的外源性安眠藥,所以不要依靠服用安眠藥來幫助睡眠。如果一定要服用,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8.體育鍛煉對失眠有好處

體育鍛煉能作為失眠患者的輔助治療,但不要在睡前劇烈運動,否則大腦容易興奮而導致失眠。另外,老人在晨練以後不要再回來睡“回籠覺”。

總之,我們平時的睡眠中都存在著很多誤區,如果不注意改正,我們的睡眠質量就會受到影響。

金點子

小劑量短時間使用催眠藥物是治療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任何催眠藥物都有依賴性和成癮性,會抑製呼吸,使記憶力減退,因此在服用時要嚴格遵從醫囑,不能濫用。而且,使用藥物還要嚴格掌握適應症,一過性失眠和短期失眠是催眠藥物的最好適應症。前者可臨時服用1~2次,以協助自己度過失眠的困擾;後者服用一般不應超過3周,且一旦睡眠質量改善後,就要停藥,必要時可再間斷性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