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也會隨之令“睡眠中樞”和“覺醒中樞”交替工作而維持著生理的節奏。但是,當妨礙這種節奏的情況出現時,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睡眠障礙。比如,由於時差而導致的失眠。乘飛機去4個小時以上時差的地方,因為體內生物鍾的節奏與旅行目的地的時間不合拍,就會出現應該睡眠的時候不能入睡,應該活動的時候卻渾身乏力、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狀況。
還有些是因為倒班工作而難以在夜裏睡眠,這些在夜間工作的人容易出現失眠,這也是因為不能保持睡與醒的正常節奏而造成的。正常生活的人突發某種急症而住院,過著完全無所事事的住院生活時,因家庭的生活節奏與醫院的生活節奏大相徑庭,適應不了醫院的生活也會造成失眠,這也屬於生理原因的失眠。
此外,饑餓、過飽、疲勞、性興奮等,均可影響正常睡眠。
另外,失眠與年齡、性別還有著密切的關係。年齡越大的人,發生失眠的幾率越高,而女性失眠者要較男性高。
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相對減弱,腦功能退化,結果使入睡時間延長,睡眠變淺,加上軀體疾病或夜尿頻繁,使醒的次數增多;另外,有些老年人還會因為生活方式或周圍的環境等因素影響而導致失眠。
成年女性因月經、妊娠或更年期綜合症等因素,使女性失眠的幾率要高於男性。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和月經期間,會特別疲倦而嗜睡,但睡眠質量卻不一定好,因為排卵會使得中樞體溫隨著黃體酮的增加而升高,反應到腦部代謝的生理時鍾,從而改變睡眠狀態。有些經前症候群還會引發嚴重的焦慮、不安、疼痛,甚至失眠。更年期的女性因停經後體質改變,容易伴隨發生焦慮症或憂鬱症,因此失眠現象極為普遍。
還有些青少年也會出現失眠,臨床表現為入睡和覺醒時間提前或延遲於正常人的作息時間,與周圍環境的生活節奏不合拍,以至於不能適應正常的作息時間而出現失眠,這些在睡眠、覺醒節奏紊亂的狀況下產生的失眠,都稱為“因生理的原因引起的失眠”。
金點子
午睡有許多好處,可使神經、肌肉和大腦得到休息,同時還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午睡不要超過40分鍾,否則就會起到消極的作用,讓人難以醒來,即使醒來也會感到煩躁、情緒不佳。另外注意,不要伏在桌子上午睡,這樣不僅會壓迫胸部,影響呼吸,還會因頭部長時間處於過低姿勢,引發頸椎疾病,而且由於眼部受壓,醒來後還容易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影響視力。午睡時最好將褲帶放鬆,以右側臥為宜,兩膝微屈,這樣可讓心髒不被壓迫,肌肉也能得以放鬆,又便於腸胃蠕動,幫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