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這樣吃,可防治嬰幼兒發熱(1 / 3)

嬰幼兒發熱的表現症狀

人體在進行新陳代謝,消耗營養,產生熱量的同時,會不斷從皮膚和呼吸道散熱。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能自動調節這種熱量的產生和分散,使人體的體溫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嬰幼兒的正常體溫是37℃,如果體溫超過這個正常值,就可能是發熱。對嬰幼兒來說,腋下溫度超過37℃,口腔溫度超過37.4℃,肛門溫度超過37.6℃,24小時內體溫波動超過1℃時就會被視為發熱。但體溫升高的程度並不一定反應出疾病的嚴重程度,對此,父母需要有正確的認識。

一般情況下,嬰幼兒體溫在37.5℃到38℃為低熱,在38.1℃到39℃為中度熱,在39℃以上為高熱。如果父母發現嬰幼兒皮膚摸上去燙手,測量體溫達到38℃以上,就需要密切觀察嬰幼兒的情況,及時治療。一般嬰幼兒發熱時會伴隨有其他一係列症狀,如沒精神、情緒不佳、哭鬧不止、哄也不笑、起疹子、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無法熟睡、四肢發涼、臉紅、脈搏心跳加快、煩躁不安、嘔吐和腹脹等。

如果嬰幼兒隻是單純性發熱,而沒有其他症狀,精神、臉色、食欲良好,沒有嘔吐、拉肚子等症狀,則可以不用馬上送醫院,而是再觀察一下。如果嬰幼兒並沒有出現很高的熱度,但情緒不佳,哭鬧不止,應立即送醫院診治。如果嬰幼兒高熱的同時,伴有嘔吐、拉肚子等症狀,應及時送醫院。

防治嬰幼兒發熱的飲食方法

嬰幼兒發熱時,心跳加快,血液循環旺盛,對於各種營養物質的消耗也較多,但同時,嬰幼兒因為身體不適,食欲會明顯減退,從而造成身體需要和進食欲望之間的矛盾。另外,身體發熱出汗帶走大量水分,嬰幼兒不願進食也會造成水分的供應量不足,這也是一種矛盾。所以,對發熱嬰幼兒的飲食,需要十分注意,既要為嬰幼兒提供足夠的營養,幫助對抗疾病,又要照顧病中食欲低下的嬰幼兒,讓嬰幼兒能夠成功戰勝疾病。

發熱的嬰幼兒應該少食多餐,飲食要可口、清爽、少油膩。一般情況下,嬰幼兒發熱時最需要的是水,所以,一定要保證為嬰幼兒補充足夠多的水,多喝水能夠幫助嬰幼兒出汗,把身體內積蓄的熱量散發出去,從而成功退熱。嬰幼兒少量多次喝水,能夠促進身體出汗,從而使體溫下降。多喝水還能夠讓嬰幼兒排尿增加,從而把身體內可能造成感染的毒素盡快排出身體,促進身體康複。

嬰幼兒發熱時,應該喂食熱水或熱的湯汁,這能幫助嬰幼兒發汗,從而盡快降低體溫。如果因為嬰幼兒身體發燙就喂食冷食,反而會使嬰幼兒受寒,感染更多的疾病。母乳喂養的嬰幼兒應該縮短每次哺乳間隔的時間,並減少每次的哺乳量,從而使嬰幼兒能夠吸收更多的營養。

主要食物介紹

食物的營養成分

西瓜是夏季的消暑佳果,號稱夏季瓜果之王。西瓜果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和有益物質,如蛋白質、葡萄糖、果糖、蔗糖、蘋果酸、瓜氨酸、穀氨酸、精氨酸、丙酸、甜菜堿、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成分。我國民間諺語有“夏日吃西瓜,藥物不用抓”的說法。西瓜的全身都是寶,瓜皮、瓜子都有食用和藥用價值。

食物對健康的積極作用

西瓜能夠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生食能夠解渴生津、解暑熱煩躁,夏季食用不僅能夠解暑熱,還能夠補充水分。果肉有解暑解煩、利小便、解酒毒的作用,能夠治療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等症。瓜皮能夠治療腎炎水腫、肝病黃疸等。瓜子能夠和中止渴、幫助消化,治療吐血、咳嗽。對於嬰幼兒來說,西瓜汁是很好的去熱補水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