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鬆腰帶,是否容易大肚子暫時還沒什麼科學依據,不過,很多人吃飯過量後感覺撐得慌,常常放鬆皮帶扣,這樣雖然肚子舒服了,但這種做法很不利於我們的健康。
好友聚會,一桌子美味佳肴,讓很多人不知不覺就吃多了,腹部也鼓起一座“小山”,感覺腰帶勒得不行。此時,不少人選擇馬上將腰帶扣鬆一下。有些人喜歡飯後鬆褲帶,認為這樣做能使腸胃寬鬆,有利消化,其實這樣做不利健康。
對此,專家認為,飯後立刻鬆開腰帶,很有可能使腹腔內壓力突然下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減弱,致使消化器官和韌帶的負荷增大,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現上腹不適等消化係統疾病,產生危害。此時應該稍稍等一會,若感覺小肚子不是特別勒,但仍然不舒服時,就可以鬆鬆腰帶了。這時舒服的不僅僅是你的胃,還可以減少腰帶對腹腔壓力,促進胃腸蠕動,由此可以降低胃部所承受的壓力,減少胃內容物殘留,有助於避免食物“反其道而行”,從而預防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
飯後鬆腰帶,是否容易大肚子暫時還沒什麼科學依據,不過,很多人吃飯過量後感覺撐得慌,常常放鬆皮帶扣,這樣雖然肚子舒服了,但這種做法很不利於我們的健康。人體內髒器官的正常位置主要是靠韌帶拉扯起固定作用,靠一定的腹腔內壓起支持作用。飽食後,胃腸重量大大增加,如果此時放鬆褲腰帶就會使腹腔內壓下降,削弱了對胃腸髒器的支持作用,從而加重韌帶的負荷。長此以往,韌帶會因負荷過重而鬆弛,容易引起胃下垂,嚴重的會出現慢性腹痛脹、腹痛、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目前,對胃下垂患者的治療尚無特異方法。西醫除對症處理和必要時用手術治療外,並無針對胃下垂治療的特效藥,中醫以補中理氣藥物為主,針對病證加減用藥,雖有一定療效但不十分可靠。但無論西醫還是中醫。真正看重的卻都是飲食上的調理。強調飲食調理效果看起來不像藥物、手術那樣直接,但卻對改善或消除症狀,預防並發症是十分有益的,經濟、實惠,且療效可靠、安全,故絕對不能輕視。
另外,如果飯後您有如下症狀:飯後飽脹或終日飽脹;有惡心、嘔吐、積食感;有反酸現象;吃東西不當或受了涼後發生腹痛、腹瀉等,說明你的腸胃可能有問題。一些消化道疾病由於症狀不明顯,容易被人忽視,所以應學會自檢,早發現早治療。
還有很多人喜歡在飽食後鬆鬆褲帶,覺得這樣能利於食物消化,事實上,飯後鬆褲帶可使腹腔內壓下降,消化器官的活動與韌帶的負荷是增加,從而促使腸子蠕動加劇,容易發生腸扭轉,使人腹脹、腹痛、嘔吐,還容易患胃下垂等疾病。
所以,人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對體瘦者,應增加營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預防胃腸疾病,還必須保持樂觀情緒。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應積極徹底治療,以減少疾病的發生。為了健康,請您切記:不要輕易放鬆您的褲袋,這隻是在自己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