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頻率與節律以及衝動傳導等任一項異常。“心律失常”或“心律不齊”等詞的含義偏重於表示節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節律又包括頻率的異常,更為確切和恰當。輕症患者無不適感,重者會出現胸悶氣短、心動過速、煩躁、頭暈、頭痛等現象,有早搏時會感覺心前區突然跳動或心跳暫停的感覺。心律失常在中老年人群中的發生率高達32.2%,因此,更應該切實地進行防護。
1.致病因素
⑴吃藥過量,刺激內髒造成的反應:如洋地黃、奎尼丁、銻劑、氯化喹啉、滅蟲寧、安眠藥中毒等都會引起嚴重心律失常。
⑵身體酸堿失衡與嚴重電解質紊亂:嚴重酸中毒可直接抑製心肌正常收縮,導致心髒驟停的嚴重後果;嚴重低血鉀可導致心室顫動。
⑶代謝性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引起心動過速或心房纖維性顫動。
⑷正常人也會有心律失常的情況,比如煙酒過量造成的刺激,勞累過度,過於情緒化,喝濃茶等情況。
⑸一些器質性心髒病也可導致心律失常的發生:患有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後遺症、風濕性心髒病,以及風濕性心肌炎、高血壓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流感等急性感染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等。
2.飲食療法
⑴心律失常患者的飲食原則
①注意營養結構的均衡,每頓都不宜吃的過飽,少吃多餐。
②注意吃一些有助於消化,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如紅薯、大棗等。
③濃茶、咖啡這些刺激行食物都要少吃。要努力戒煙戒酒。
④限製脂肪的攝入,少油膩,尤其不要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平時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⑵有益治療心律失常的食物
①杏,有補心氣的作用,可以治療心悸,性味酸溫。
②蓮子,鮮者甘平,幹者甘溫,清心醒脾,養心安神明目,滋補元氣。
③蕎麥,味甘性涼,有甘潤養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用於心血管疾病的輔助治療,食之能夠緩解或治療心悸症狀。但蕎麥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④羊肉,能禦風寒又可以補身體。性溫味甘,能補血益氣,溫中暖腎,有養血補心,治療心悸等功效。
⑤百合,味甘淡,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潤肺、養心安神的功效。
⑶過量飲濃茶誘發心律失常
過量飲濃茶能夠更加興奮大腦和心血管神經,增加心室收縮,引起心跳加快,從而誘發心律失常。其主要原因是茶葉中含有芳香油、咖啡因、鞣酸、茶堿及維生素等。尤其是芳香油,這種物質能使大腦和心血管神經係統出現神經興奮,這也是喝茶可以提神解乏的原因之一。茶中其他的物質,如茶堿、維生素均有預防血管硬化作用,喝茶還是有很多益處的,但飲茶宜清淡,忌飲濃茶。喝濃茶過量造成神經過於興奮,引起心律失常的發生,甚至使心髒病患者發生危險。所以喜歡喝茶且心髒不好的人一定要注意調整好喝茶的劑量。
3.食療選方
⑴參茸燉雞肉
原料:雞胸肉(或雞腿肉)100克,高麗參6克,鹿茸3克。
製作方法:取雞胸肉或雞腿肉洗淨,去皮,切小塊。把人參切片,與鹿茸片、雞肉塊一齊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3小時,調好味即可出鍋。
功效:大補元氣,溫腎壯陽。
⑵糯米蓮子粥
原料:蓮子100克,糯米酒500克。
製作方法:入鍋同煮,1小時即可。
功效:健脾止瀉,益氣養心。適於體倦無力、食少便溏、血虛萎黃,可緩解心律失常,心悸不安,胸悶氣短,神疲少寐等症狀。
⑶萬年青茶
原料:萬年青25克,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萬年青加水150毫升,煎至50毫升,濾出汁。反複兩次。將二汁混合,加入紅糖,1日內分3次服完,連用1周。
功效:活血,化淤,止痛。可緩解心律失常、心悸不安、胸悶不舒等症狀。
4.運動療法
⑴心律失常患者應注意的運動細則
①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對心律失常病人是十分有益的。根據病情特點,心律失常患者要堅持動靜結合原則。適度良好的體育鍛煉是可以加強心髒功能,加快心率,提高心髒的傳導功能,同時也能夠改善神經和血液循環,還可以促使心肌的側支循環增加,改善心肌供血。不過,如果病人有比較嚴重的心律失常,則需要停止一切活動,應臥床接受全麵的治療。身體恢複正常狀態才可以考慮一些適宜的運動。
②心律失常的病人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不宜做過激的運動項目。一些舒緩的運動可以經常堅持,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保健操等。運動之前要保證自己有良好的心態,情緒穩定,這樣運動中才容易感覺良好。若在運動中有一些不良反應,如頭暈、胸悶、胸痛、氣慌、氣短和咳嗽、疲勞等現象,則需要立即停止運動,靜養休息,身體力行才能保證健康。
③一些較為劇烈的運動或是競技項目,心律失常患者應盡量避免,不管狀態多好,也要強製自己避免。因為劇烈運動或比賽時,會增加病人的心理負擔和緊張度,心髒的負擔大大加重,致使心髒不能承受突然的刺激,而加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甚至會引起腦血管病變或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