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是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成人的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低於100/70毫米汞柱,即稱為低血壓。低血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平時我們所說的低血壓多為慢性低血壓,症狀為:血壓長期偏低,並伴有頭暈、頭昏、乏力、易疲勞等。據統計,低血壓發病率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達10%。
1.致病因素
⑴當血壓由正常水平或較高的水平突然明顯下降,稱為急性低血壓。主要表現為暈厥與休克兩大類臨床綜合征。
⑵慢性低血壓又分為體質低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2種,前者常見於體質弱者,女性較多,並有家庭遺傳傾向,多半沒有自覺症狀,其低血壓隻在體檢中偶然發現,沒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一些患者有頭暈、頭痛甚至暈厥、心悸等類似神經官能症的表現,通常是因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或營養不良所致;後者是從平臥位突然轉變為直立位,或長時間站立時發生低血壓,嚴重者可引起暈厥,其典型症狀是直立時血壓下降,有衰弱感,但無汗,發病機理可能是自主神經係統功能失調,引起直立時小動脈收縮功能障礙所致。
⑶由某些藥物引起的低血壓,如麻醉藥、降壓藥、利尿藥、抗精神抑鬱藥等也能引起低血壓症狀。
2.飲食療法
⑴吃生薑治療低血壓
常吃生薑對治療低血壓很有好處,生薑含有揮發油,可以刺激胃液的分泌,興奮血管,促進消化,有治療低血壓的作用。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加入薑絲、薑末。平時把生薑放入茶中當茶飲也不錯。
⑵多喝鹽開水可升高血壓
喝水的時候,適當的往水裏放一些鹽,或者飲食多加一些鹽可以升高血壓,不過,多鹽不是過多的吃鹽,而且要多喝水,以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壓。
⑶低血壓病人適當多吃高膽固醇食物
膽固醇高的食物,有利於提高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促使血壓上升。所以低血壓病人平時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肝髒、蛋、奶油、豬骨等。當然這些也不宜吃得過多,適量即可。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子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3.食療選方
⑴鯽魚糯米粥
原料:鯽魚1條,糯米60克。
製作方法:將魚洗淨(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
用法:每周用2次,連服2月。
⑵紅棗烏雞煲
原料:紅棗10枚,板栗200克,當歸5克,枸杞子5克,龍眼肉10克,烏雞(或竹絲雞)1隻。
製作方法:將竹絲雞洗淨切塊,放在沙鍋內,加入以上配料,再適量加水和調味品,溫火慢燉即成。
⑶蟲草老鴨煲
原料:冬蟲夏草6枚,老鴨(老雄鴨最佳)一隻。
製作方法:將老鴨洗淨切塊,與蟲草置於砂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熬湯,加調味品,吃肉飲湯。
⑷黑豆桂圓大棗茶
原料:黑豆50克,桂圓15克,大棗50克。
用法:加適量蜂蜜,泡茶。每日2次。
4.運動療法
除了飲食、遺傳、身體素質等因素外,不愛運動,不注重身體鍛煉也是造成低血壓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要努力提高一下自己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多做一些比如跑步、體操、器械訓練等運動,這些運動可以提高四肢肌力,尤其是強有力的下肢運動對改善低血壓的狀況十分有利,因為下肢肌肉運動可以升高血壓20%。
⑴低血壓患者的跑步注意事項
跑步這種運動方式簡單易行,不過需要有毅力長期堅持才能起到增進健康、改善體質的效果。跑步是許多老年人喜愛的運動方式之一。不過,跑步也需要注重鍛煉的方式,它也是有它的科學性的,如果鍛煉方式不正確,同樣會降低鍛煉的效果。那麼,在跑步時,尤其是老年人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①由靜止到運動,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所以要跑步的人,要先進行一段準備活動,伸伸腰、踢踢腿、打打太極拳也可以。身體活動開了再逐步過渡到慢跑,以保證機體各器官功能的協調。
②跑步的正確姿勢是兩手微握拳,上臂和前臂彎曲成90度,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避免含胸。兩臂自然前後擺動,盡量放鬆全身肌肉,兩腳落地要輕,最好做到前腳掌先著地,這樣可以防止身體受到突然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