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糖尿病(1 / 3)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係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症狀。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目前,糖尿病在中國的發病率達到5%。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約為95%。其中1型糖尿病多發生於青少年,因胰島素分泌缺乏,依賴外源性胰島素補充以維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其胰島素的分泌量並不低,甚至還偏高,臨床表現為機體對胰島素不夠敏感,即胰島素抵抗。

1.致病因素

⑴遺傳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六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科學家的研究提示: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麼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因此很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例如: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個有40%的機會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則另一個就有70%的機會患上2型糖尿病。

⑵受到病毒感染:感染在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病毒感染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誘發因素。動物研究報告發現許多病毒可引起胰島炎而致病,包括腦炎病毒、心肌炎病毒、柯薩奇B4病毒等。另外,受到病毒感染以後還可以使潛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為顯性糖尿病。

⑶自身免疫係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穀氨酸脫羧酶抗體、胰島細胞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⑷肥胖: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另一因素。肥胖的人體內,脂肪細胞膜和肌肉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對胰島素的親和能力降低,導致糖的利用障礙,使血糖升高而出現糖尿病。身體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餘脂肪集中在腹部,他們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與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⑸缺乏體力活動:體力活動增加可以減輕或防止肥胖,從而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可以被充分利用和吸收,而不出現糖尿病。相反,如果體力活動減少,就容易導致身體肥胖,就可導致糖尿病。⑹妊娠:婦女在妊娠期間,胎盤會產生多種供胎兒發育生長的激素,這些激素對胎兒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但卻可以阻斷母親體內的胰島素作用,因此,多次妊娠容易誘發糖尿病。

⑺環境汙染:除了遺傳因素,環境影響對糖尿病的發病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如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汙染,空氣汙染、噪聲汙染。社會環境一般指的是生活壓力等。這些因素誘發基因突變,突變基因隨著上述因素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的增長愈加嚴重,到一定程度即發生糖尿病。

2.飲食療法

⑴吃南瓜粉防糖尿病

南瓜,又稱倭瓜,有益氣潤肺,驅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與便秘,利尿美容等作用。近年的科學實踐表明,南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和微量元素鈷,果膠能夠延緩腸道對糖和脂質吸收,微量元素鈷是一種可以幫助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的必要元素。因而常吃南瓜有助於防治糖尿病。不過吃南瓜也要適量,因為南瓜含有一些糖分,多吃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下麵告訴大家一個吃南瓜的好方法,即可以保證患者有效防治糖尿病病情發展,又能夠穩定血糖。這個方法就是把南瓜磨成南瓜粉,這樣就可以少量的長期的食用了。具體方法如下:

到市場上挑選一些成熟的南瓜,把它清洗幹淨之後,用工具刮掉皮,摳掉裏麵的瓜子,再用刀把南瓜切成細絲;切好的南瓜絲要在清水中泡上1個小時左右,之後撈出曬幹;曬幹的南瓜絲要放入烘箱,(60℃~80℃烘8小時),如果沒有烘箱就改用鐵鍋炒脆;將鬆脆的南瓜絲磨碎,放在密封容器內備用。患者每次可取一至兩藥匙南瓜粉,放入適量溫開水中調勻後服用。

⑵吃鱔魚可以調血糖

鱔魚通常指黃鱔,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既是一種美味佳肴,又有藥用價值。鱔魚味甘性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營養成分。鱔魚具有補虛損、除風濕、治癆傷的功效。現代醫學對鱔魚的藥用價值進行研究得出,鱔魚對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且無不良反應及毒性。從鱔魚中可提取分離出“黃鱔魚素A”和“黃鱔魚素B”,這兩種物質具有顯著的降血糖和恢複正常調節血糖生理機能的作用。因此,吃黃鱔對糖尿病人來說是一種理想的養生方式。

⑶糖尿病患者宜食用的蔬菜

①苦瓜:性寒味苦。苦瓜中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食之有利於降低血糖。

②胡蘿卜:健脾化滯、養腎壯陽,它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以及一種無定形黃色成分。人體攝入後,有明顯的降血糖效果。

③萵苣:為低糖物質,富含有胰島素激活劑。為糖尿病患者必食蔬菜。

④竹筍:低糖、低脂、高纖維素。

⑤洋蔥: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C等,並有殺菌作用,能抑製高脂餐引起的血漿膽固醇升高,同時,洋蔥還含有與降糖藥物甲磺丁脲相似的有機物,適於糖尿病合並動脈硬化者食用。

⑥菠菜:促進胰島素分泌,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稱,可多食。

⑦山藥:益氣補益,是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之一。

⑧空心菜:它的各種營養成分含量都很高,同時還含有胰島素樣成分,其豐富的纖維素和胰島素樣成分可治療糖尿病。

⑨黃瓜: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可改善糖代謝,降低血糖。

⑩蘑菇:為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藥理研究表明有降糖降脂作用。

3.食療選方

⑴蚌肉苦瓜湯

原料:苦瓜250克,蚌肉100克。

製作方法:共煮湯,加油鹽調味,熟後喝湯吃苦瓜蚌肉。

主治:輕型糖尿病。

⑵枸杞子蒸雞

原料:枸杞子15克,母雞1隻。

製作方法:加料酒、薑、蔥、調料,把切好的雞塊與枸杞子共煮。文火雞肉燉爛後,雞肉和湯並飲。

主治:適用於糖尿病腎氣虛弱者。

⑶韭菜煮蛤蜊肉

原料:韭菜250克,蛤蜊肉250克。

製作方法:料酒、薑、鹽少許,煮熟飲湯食肉。

主治:糖尿病腎陰不足者。

⑷菊槐綠茶

原料:菊花、槐花、綠茶各3克。

製作方法:把菊花、槐花、綠茶放入茶杯中,沸水衝泡飲用。

主治:適用於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

⑸山藥粥

原料:生山藥60克,粳米50克。

製作方法:先煮米為粥,山藥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內食用。

主治:糖尿病脾腎氣虛,腰酸乏力、大便溏泄者。

4.運動療法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對7萬名中年婦女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散步也可以減少患糖尿病的危險率。其中的研究數據指出,如果一個人能夠堅持每天都進行約一個小時的快步走,就比不愛運動的人少五成患糖尿病的危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內科醫師說,之所以運動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幾率,不是非得采取什麼運動方式,而是靠運動來消耗體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健身的目的,即使不是快走,其他比較劇烈的運動,都同樣能明顯降低患糖尿病的危險。

⑴糖尿病患者不適宜晨練

糖尿病患者經常運動可以達到控製病情,減少並發症的效果。但是運動也要講究一定方法,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最好避免早晨鍛煉。因為,一般情況下,早上的氣溫比較低,人體內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而糖尿病病人又多伴有心腦血管並發症,剛剛離開溫暖的被窩,又突然去接受比較涼的空氣刺激,加之體育鍛煉的勞累很容易引起病情發作。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病等慢性並發症的糖尿病病人尤其需要注意。再有,早晨一般的人都是沒吃早餐就出去鍛煉,空腹運動比較容易出現低血糖現象,嚴重了可能導致突然昏迷。糖尿病病人,尤其是並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應把清晨到上午9點作為自己的“警戒線”,在這段時間裏,一定要避免焦慮、勞累、煩躁、緊張等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因素,也不要參加運動量較大的活動。如果一定要鍛煉,那就選擇下午或傍晚的時間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