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肩周炎(1 / 3)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全稱肩關節周圍炎又叫“凍結肩”“五十肩”,又稱肩關節組織炎,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妨礙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關節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部受到牽拉時,可引起劇烈疼痛。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據統計,肩周炎的發病率為8.79%,50歲以上占發病者的60%~88%。

1.致病因素

⑴肩部活動減少:由於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如頸椎炎症、肩部的軟組織損傷或上肢骨折等致使肩部不能夠正常活動)使肩部活動減少後,常可繼發肩周炎,這些問題告訴我們如果肩部的活動不暢或減少都有可能產生本病。

⑵風濕寒邪侵襲:許多肩周炎患者發病都和風寒濕邪入侵有關係。比如住的地方通風不好,陰暗潮濕,中風冒雨,睡臥露肩等,說明風濕寒侵襲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⑶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炎症過程釋放的炎症介質造成血流動力學改變及漿液性滲出,滲出物的機化使肌腱與腱鞘及關節周圍組織發生粘連,組織彈性降低,並最終導致關節攣縮,形成所謂“肩凝”,現多認為肱二頭肌長頭肌腱鞘炎為本病的病理改變之一。

⑷肩部組織退行性改變:如關節軟骨、滑囊、腱鞘及肱二頭肌長頭腱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

2.飲食療法

肩周炎的主要是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複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它一般由寒邪偏盛所致的痛痹。專家提出,若能從飲食上加以調理的話,如吃一些驅寒祛風的食物等,對治療該病有輔助作用。下麵是醫療健康專家提出的肩周炎的飲食原則:

⑴要常吃一些有助於祛風驅寒,活血通絡、強筋壯骨的食物。

⑵少食或不食生冷硬食品,多吃溫熱性的食物。

⑶主食以玉米、粳米為主;副食可以選擇芝麻、羊肉、豬腰、韭菜、蝦、核桃、山楂、絲瓜、油菜、黑芝麻、木瓜等。

⑷愛喝酒的人,盡量飲用一些低度酒或黃酒。

3.食療選方

⑴白芍桃仁粥

原料:白芍20克,桃仁15克,粳米60克。

製作方法:將白芍水煎取液,約500毫升;再把桃仁去皮尖,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為稀粥,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養血化淤、通絡止痛之效。適用於肩周炎晚期淤血阻絡者。

⑵五子羊肉壯骨湯

原料:羊肉250克,枸杞子、桑葚子、金櫻子、菟絲子、蓮子、大棗各10克。

製作方法:菟絲子用紗布包,羊肉切片,用當歸、砂仁、米酒、花生油、白糖等各適量,炒炙羊肉後放鍋內加水適量同上藥煎,用武火煮沸後,文火煮30~40分鍾,將菟絲子紗布包取出,加其他配料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氣養血、祛風通絡。

⑶桑枝雞湯

原料:老桑枝60克,老母雞1隻,鹽少許。

製作方法:將桑枝切成小段,與雞共煮至爛熟湯濃即成,加鹽調味,飲湯吃肉。

功效:具有祛風濕、通經絡、補氣血之效。適用於肩周炎慢性期而體虛風濕阻絡者。

⑷山楂丹參粥

原料:山楂50克,丹參1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山楂片、粳米、丹參洗幹淨,先煎丹參除渣取汁,再放山楂片、粳米、水適量,用武火煮沸,文火熬煮成粥,後加冰糖適量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氣養血、祛風通絡。

4.運動療法

⑴肩周疼痛,但一定要活動

人到了中年以後,由於各方麵原因,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慢性肩周疼痛,人的肩部是活動量較多的位置,這個關節由於利用率非常高,所以受到損傷的幾率也就比較大,尤其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病率最高。人的年齡越大,身體素質也會隨之下降,活動量也相對越來越少,穩定關節的肌肉、肌腱和關節囊出現退變鬆弛和乏力,加之動作不協調,更易出現肩關節周圍的損傷。由此可見,要想保有健康的肩周,就要多運動,讓身體的肌肉、經脈富有彈性。因此,醫療健康專家指出:患者平時多做肩部運動,像聳肩運動、提重物旋轉運動、俯身畫圈法等都對緩解該病有明顯的效果。

⑵肩周炎患者的6種運動處方

①爬牆運動:患者找一麵合適做治療的牆壁,麵對牆,用患側的手摸住前麵的牆,從低到高,用示指和中指交替慢慢向上爬,爬到自己能夠耐受的高度,每天這樣訓練若幹次,就會天天有進步,越爬越高,有助於肩周炎的恢複。

②對牆畫圈法:患者麵向牆壁,伸直手臂,對牆象征性地做畫圓圈的動作。沒事兒就麵向牆壁在那兒畫圈,經常重複這個動作,對肩周炎的恢複將會有很大幫助。

③拉毛巾法:準備一個長毛巾,用兩隻手各拽一頭,分別放在身後,一手在上,一手在下,跟搓澡似的拽它,剛開始可能活動受到一些限製,不要緊,慢慢來,動作可由小到大,每天堅持做4~10次,肩周炎的狀況就會逐漸改善。

④鍾擺運動法:取坐位,上身前屈,將沒有疾病的手臂放在桌上,支持身體。有疾病的手臂拿熨鬥之類的重物。慢慢前後擺動,換方位,慢慢左右擺動。

⑤提重物旋轉法:自己找一個口袋,製成沙袋用手拎著,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沙袋的重量隨著每天的循序漸進,可逐漸由輕到重,從1千克開始,逐漸增加到10千克。如果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還可以,那麼在此基礎還可以再加重一點,上身向前自然彎曲,肩膀自然下垂,手持沙袋向下旋轉畫圈擺動,先順時針轉,然後逆時針轉,這就叫提重物牽引,起到牽拉肩膀的作用,1天做3~4次,一次繞10~20次。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這樣非常簡單。不過,在鍛煉過程中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把重量加的過於沉重,以免引起肩部肌肉的痙攣,也不應引起明顯疼痛,如果引起外傷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