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認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內分泌、營養、地域、職業、心理和社會環境的差異、細菌和病毒感染及遺傳因索等方麵有關係,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複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該病多在20~50歲的人群之間發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為0.32%~0.36%。
1.致病因素
⑴性別因素:一般女性多於男性,男女發病的比例為1∶2~1∶3.
⑵遺傳因素:本病在某些家族中發病率較高。
⑶競爭殘酷,壓力過大:現代文明帶來的困惑,使多數人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身心俱疲,精力衰退,引發曆節風、骨骱痹(曆節風、骨骱痹是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稱呼)。
⑷汙染:食品汙染、環境汙染、核磁輻射、噪音等造成毒素淤積在人體內。如食品汙染,食品中的激素樣物質、填充劑過多,人們食用後相當於口服了激素,致使人體腎上腺不分泌激素或分泌的少了,時間長了,導致腎上腺這個器官廢用,甚至畏縮,易引發此病。
⑸細菌因素:實驗研究表明A組鏈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可能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一個持續的刺激原,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關節液和滑膜組織中從未發現過細菌或菌體抗原物質,這表明A組鏈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可能為一個致病原因,但缺乏直接證據。
⑹生活無節:吸煙、飲酒、作息沒有一定的規律,過度勞累,均會損傷肝腎易引發曆節風、骨骱痹。
⑺濫用藥物:很多人一有病就吃一些抗生素類的藥物,很多藥物對肝腎有損傷,再有食物中的農藥也能直接損傷人體的腎髒。另外,一些壯陽藥對身體危害也極大。
2.飲食療法
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飲食禁忌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非常嚴重,給病人的身心造成很大傷害。所以,在日常飲食上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病人不要吃一些能明顯加重病情的食物,若能稍加注意便可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與心理壓力。一些食物應限量,但不是忌食,下麵我們對其進行分類介紹。
①海產類:病人不宜多吃海產品,如海帶、海參、海魚、海蝦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關節症狀加重。
②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類,以及幹酪、奶糖、花生、巧克力、小米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克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複發。
③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而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故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如肥肉等,炒菜、燒湯也宜少放油。
④過酸、過鹹類:如白酒、白糖以及雞、鴨、魚、肉、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使體內的正常的pH值發生改變,尤其是酸度過高,會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鎂等離子,而加重症狀。同樣,若吃過鹹的食物如鹹菜、鹹蛋、鹹魚等,因為過鹹的食物會增加人體的鈉離子含量,同樣會加重患者的症狀。
⑤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注意避免被動吸煙,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⑵橄欖油加青菜,關節炎克星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它是由於患者自己的免疫係統攻擊自己的關節組織,導致組織病變紅腫發炎而疼痛,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那麼患者除了吃藥控製,能不能在飲食上來緩解和抑製病情的發展呢?希臘有關方麵的科學家們做了一項調查,這個結論給關節炎患者帶來了福音。研究發現,在地中海附近生活的居民,他們患這種疾病的人特別少,他們的飲食習慣,能夠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在雅典,生活在地中海一帶的人民特別喜歡食用橄欖油,配以各種蔬菜水果,雅典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考證,居民中如果長年地養成食用這些地中海式的飲食習慣,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會就會降低。而且多橄欖油的調理方法還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癌症與老年記憶喪失。
3.食療選方
⑴童子鱔魚湯
原料:童子鱔魚500克,白酒1000克。
製作方法:把童子鱔魚陰幹之後泡入白酒中,密封1個月後即可飲用。
食用方法:每次飲酒50毫升,每天2次。
功效:童子鱔魚性溫善竄,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等功能,可緩解局部紅腫熱痛,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並對肩肘關節活動障礙效佳。
⑵烏豆湯
原料:食油500克,白糖500克,黑大豆500克,白米1500克。
製作方法:把黑大豆泡發,用食油炸透。把白米煮爛,放黑大豆,加白糖、生薑。
功效:補肝腎、強腰膝。
⑶辣味瘦肉湯
原料:豬精肉200克,辣椒根150克。
製作方法:共煮湯,文火把肉燉爛,調味後即可服用,
用法:每日分2次服。
功效:可以緩解劇烈疼痛症狀。
⑷薏米幹薑粥
原料:薏苡仁米150克,幹薑9克,糖5克。
製作方法:把薏苡仁、幹薑煮成粥,加白糖食用。
用法:每天1次,連服1個月。
功效:祛風濕,補肝腎。
4.運動療法
得了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也應該注意多運動,運動健身是一個永恒不變的生活真理,“生命在於運動”嘛,基於這一點,健康專家提醒:多做體操、太極拳、太極劍、各種球類運動、遊戲、騎馬、騎自行車、參觀、旅遊、打獵等運動,這些運動都很適合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患者可以以此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把因為病情而造成的心理壓力轉化為到生活中去開闊視野,培養新的情趣,調整好心態,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此外,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很好地幫助恢複經脈、肌肉、關節的彈性,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功能,增強身體機能與毅力,利於改善和恢複關節的運動功能,預防關節骨質疏鬆與強直、攣縮和肌肉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