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便秘(1 / 3)

所謂便秘,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它不是一種具體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患者常有糞便幹結、排便困難或不盡感,在不用通便藥時,排便次數明顯減少,每2~3天或更長時間一次等。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慢性便秘比率高達15%~20%。而慢性便秘的發病率為6.07%,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

1.致病因素

⑴年齡:兒童,老人為多發人群。

⑵性別: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這是由於女性特殊的生理結構上的差別,尤其是在妊娠期胎兒的影響,以及女性生殖器官的特點所共同決定的。

⑶大腸肛門病:①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巨結腸;②腸腔狹窄,如炎性腸病、外傷術後的腸腔狹窄、腫瘤及其轉移所致腸狹窄;③出口性梗阻,如盆底失弛緩症、會陰下降、直腸前突等;④肛管及肛周疾病,如肛裂、痔瘡等。

⑷腸外病:①神經與精神疾病,如腦梗死、腦萎縮、截癱、抑鬱症、厭食症等;②內分泌與代謝病,如鋁中毒、甲狀腺機能低下、糖尿病;③盆腔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等;④藥源性疾病,如刺激性瀉藥(酚酞、番瀉葉、大黃)長期大量服用可引起繼發性便秘,麻醉藥(嗎啡類)、抗膽堿藥、鈣通道阻滯劑、抗抑鬱藥等可引起腸應激性下降;⑤肌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等。

⑸不良生活習慣:①食量過少、食物精細、食物熱量高、蔬菜水果少、缺乏食物纖維、飲水少,對腸道刺激不足;②運動少、久坐不動、臥床,使腸動力缺乏;③由不良的排便習慣引起,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忽視正常的便意,排便反射受到抑製,日久引起便秘。

⑹社會與心理因素:①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②人際關係緊張、家庭不和睦、出現失去親人等精神刺激、心情長期處於壓抑狀態,都可使自主神經紊亂,引起腸蠕動抑製或亢進;③生活規律改變,如外出旅遊、住院、突發事件影響,都可導致排便規律的改變。

2.飲食療法

⑴便秘患者的飲食原則

一般臨床上多見的是功能性(習慣性)便秘,多因飲食、排便習慣不良、腸道蠕動減退、應激性減退而逐漸形成的。因此,醫療健康專家建議,便秘患者的飲食注意下麵的原則:

①宜多吃含纖維素豐富的食品,如各種新鮮蔬菜、水果、筍類等,以增加食物殘渣,尤其要注意補充含有粗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芹菜、燕麥、紅薯等。

②平時應多喝溫開水,有助於大便的軟化。

③適當吃一些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芝麻、香蕉、核桃、鬆子、牛奶、奶油等。

④在烹調菜肴時可適當多放一些食油,如豆油、菜油、茶樹油、橄欖油、麻油、花生油等。

⑤忌食烈酒、濃茶、咖啡、可樂、蒜、薑、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葷腥厚味的食物。

⑥保持正常進食的良好習慣。節食、偏食、無規律進食,都對胃腸道的正常功能有不良影響。

⑦不要因為情緒原因而暴飲暴食。

⑵便秘患者宜多食用的食物

便秘是人們生活中最常遇見的一個問題,是一件看似簡單而實際上比較複雜,既使人痛苦而又令人尷尬的事情,而且,長時間的便秘嚴重影響人的心情,導致很多毒素殘存在體內,對人體的身心都是非常不利的。據統計約半數以上的人曾受過便秘的折磨,特別是在老年人、孕婦、兒童和節食減肥者中發生率很高。下麵就給大家推薦5種簡單食物輕鬆改善便秘:

①熟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糖分,具有很好的潤腸通便功能。不過,專家表示,這種作用隻有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生香蕉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反而會加重便秘的症狀。

②糙米:糙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有助排便。

③葡萄柚:午晚飯後,吃半個或一個葡萄柚,能起到通便順暢為止,還可以把葡萄柚榨成汁來飲用,不僅治療便秘,對於減肥的朋友們來說,更是一杯不錯的代餐果汁。

④地瓜:味甘性溫,能滑腸通便,健胃益氣。含有較多的粗纖維,能在腸中吸收水分增大糞便的體積,起到治療便秘的作用。

⑤核桃:核桃仁含脂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鐵、β-胡蘿卜素、核黃素等多種營養物質,除了潤腸通便外,還有補腎固精、溫肺定喘的功效,可治療腎虛喘嗽,腰痛腳弱,陽痿遺精,小便頻數,大便燥結等病症。長期服用,療效更佳,且無副作用。患有便秘的老年人可以試一試。

⑶長期飯後吃水果易致便秘

許多人認為飯後吃點水果是現代生活的最佳搭配,其實飯後馬上吃水果會影響消化功能,特別是老年人,長期飯後吃水果易致便秘。因為食物進入胃以後,必須經過1~2個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能緩慢排出,如果在飯後立即吃進水果,就會被先期到達的食物阻滯在胃內,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在胃內消化,因此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從而引起腹脹、便秘等症狀。而老年人因為腸胃功能較弱,胃腸蠕動較慢,更易導致便秘的發生。另外,如果長期飯後吃水果還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水果應該在飯後1~2小時吃為宜。

3.食療選方

⑴白薯粥

原料:白薯250克,小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上述兩樣煮粥,熟後加入白糖。

用法:每日早晚服用。

功效:補中和胃,清熱去火。

⑵燕麥粥

原料:玉米麵150克,燕麥片100克,豆漿250克,白砂糖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