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一組心境障礙或情感性障礙。是一組以抑鬱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症狀群或狀態。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我國憂鬱症發病率為2%~5%,由於得不到及時專業的治療,複發率更是高達85%,病人自殺率高達15%。
1.致病因素
⑴年齡:初發年齡為20~50歲之間,青年和老年是兩個發病高峰人群。
⑵性別:男女比例為1∶2,女性抑鬱症患者是男性的兩倍。因為婦女必須麵對月經、懷孕、生育、絕經和避孕等一係列生理過程,體內激素的變化對情緒會造成影響。在心理方麵,與男性相比,女性具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如比較敏感、細致、依賴性強、情緒不穩定等。在遇到挫折時對她們的影響更大,更易患抑鬱症。
⑶腦部化合物的變化:某些藥品,如抗高血壓藥物,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其他因素,包括吸毒、酗酒等,都可導致大腦的一些化合物的變動,從而直接導致抑鬱症發病。
⑷生物化學因素:一個人患有抑鬱症時,大腦中往往有某些被稱為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出現減少。人們認為,如果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遞質之間不平衡,就可以導致抑鬱症或焦慮症。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常常導致情緒低落、動力下降以及食欲和性欲改變。
⑸軀體疾病:許多軀體疾病和狀況,如癌症、中風、心髒病發作、慢性疼痛、糖尿病、激素紊亂和晚期疾病,患者對生活失去希望,往往可以導致抑鬱症。如果你或者你認識的人患有軀體疾病,而且有淡漠症狀或者無法解決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應該與醫生聯係。這些症狀可能是對軀體疾病的情緒反應或主觀反應,也可能是這個人合並有需要治療的抑鬱症。
⑹社會與環境因素:一些研究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如離婚、重病或屢遭不幸,可導致抑鬱症。由於無法化解社會加諸自身的壓力,以至於出現神經衰弱、內分泌失調,進而引起腦內生物化學變化,這一連串的關係使得社會性因素成為我國抑鬱症的主要病因之一。日常壓力對我們的身體也有看不見的不良影響,事實上可以促成更大範圍的疾病,包括心髒病、感冒和抑鬱症。對於容易患抑鬱症的人,如果持續處於暴力、忽視、虐待或貧窮之中,那麼更可能會患上這種病。
⑺人格因素:有不良的思維模式、悲觀、自信心低、過分煩惱,或者感覺幾乎無法控製生活事件的人,較容易發生抑鬱症,並且較難治愈。
⑻非合理用藥:一些藥物可以造成抑鬱症(如利血平)。更多信息請向醫務人員谘詢。
⑼飲酒:經常過多飲酒有時也可以導致抑鬱症。
⑽遺傳因素:與許多其他疾病一樣,抑鬱症往往在家族中集中出現。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鬱症,則孩子患該病的機會增加10%~13%;在完全相同的孿生子中,這個數值還要大,危象係數更高。如果孿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鬱症,那麼另一個人在一生中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是70%。然而,在有明顯抑鬱症家族史的人中,許多人甚至在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也從來不得這種病。反過來,有些患抑鬱症的人根本沒有抑鬱症的家族史,所以,遺傳並不是絕對的,即使家族有抑鬱症病史也不必過於擔心。
2.飲食療法
驅除抑鬱有很多方法,其中吃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用每日必備的飲食將抑鬱症消滅,適當吃些甜品喝些果汁,能讓人心情放輕鬆。調整好每日飲食、適當補充某些營養物質可有效防治抑鬱情緒。因此專家建議,抑鬱症患者應該多吃多糖食品。多糖類食品包括全穀米、大麥、小麥、燕麥、瓜類和含高纖維多糖蔬菜與水果等等。許多跟情緒安定有直接關係的蛋白質氨基酸是製造情緒激素的原料,例如香蕉、奶製品、火雞肉等等,是含色氨酸食品,患者也可以充分攝取,用來抑製抑鬱症。
⑴抗抑鬱症多吃B族維生素
英國醫學委員會精神病學院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維生素B對治療抑鬱症有較大的幫助。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抑鬱症患者的血液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2,患者治療後的效果就比較顯著。老年患者如果體內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B6,自身對抗抑鬱症的素質也會增強,治療效果明顯好於其他抑鬱症患者。
此前芬蘭研究人員也曾做過一項研究,經過對115名患者6個月的觀察,發現自始至終在血液中B12含量高的患者治療後效果最好。因此,醫療健康專家也建議:你可以通過食用動物肝髒、雞蛋黃和魚類來提高維生素B12在血液中的含量。
⑵Ω-3脂肪酸
抑鬱症患者可多食含Ω-3脂肪酸的食物,Ω-3脂肪酸可以保持頭腦健康、提高智力,尤其重要的是,血液中Ω-3脂肪酸含量越高,5-羥色胺含量也就越高,情緒自然就越好。Ω-3脂肪酸的最好來源是深海冷水魚類,尤其是肉食性魚類,如馬哈魚、金槍魚、鯖魚、鯡魚等。因此,要想使體內有足夠的Ω-3脂肪酸,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使自己成為“食魚主義者”,即每星期至少食用3次魚類食物,尤其是深海肉食魚類。
⑶抑鬱症患者宜多食用的食材
①低脂牛奶:低脂牛奶向來是經期抑鬱症食療的好東西。曾經有研究讓有經前綜合征的婦女吃1000毫克的鈣片3個月後,3/4的人都感到更容易快樂,不容易緊張、暴躁或焦慮了。
②葡萄柚:葡萄柚是抑鬱症食療不可或缺的水果。其所含高量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細胞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而且維生素C也可以抗壓,增強愉悅情感。最重要的是,在製造多巴胺、腎上腺素時,維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
③香蕉:香蕉中含有一種稱為生物堿的物質,可以振奮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對抑鬱症有很好的抑製作用。而且香蕉是色氨酸和維生素B6的來源,這些都可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香蕉被稱作是“快樂水果”,因此是抑鬱症食療的首選。
④菠菜:研究人員發現,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導致憂鬱情緒,而菠菜是富含葉酸最著名的食材。
⑤全麥麵包: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
⑥大蒜:大蒜雖然味道重,吃過之後會帶來不好的口氣,卻是抑鬱症食療的好食材。德國一項針對大蒜的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吃了大蒜製劑後,感覺比較不那麼疲倦和焦慮,也更不容易發怒。
⑦雞肉:雞肉中含有豐富的硒,英國心理學家給參與測試者吃了100微克的硒後,他們普遍反應覺得心情更好。
⑧櫻桃:櫻桃被西方醫生稱為自然的阿司匹林。因為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物質,能夠製造快樂。人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吃20顆櫻桃比吃任何藥物都有效。
⑨南瓜: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
3.食療選方
⑴牛肉燒豆腐
原料:牛肉50克,豆腐150克。
製作方法:用精牛肉去筋膜50克,剁成細粒,鍋中放入玉米油50克,燒熱後炒牛肉粒至半熟,下豆腐塊,中火燒5分鍾,放醬油,豆瓣少許,燒至牛肉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提供大量氨基酸。
⑵百麥安神飲
原料:小麥30克、雞蛋1個、百合25克。蓮子肉、首烏藤各15克,大棗3個,甘草6克。
製作方法:雞蛋打散成蛋液備用。小麥,百合、蓮子、首烏藤、大棗、甘草分別洗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倒入淨鍋內,加水至750毫升,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煮。半個小時後,加入打散的雞蛋液。濾汁,存入暖瓶內。鍋內加入750毫升水,用同樣的方法再燉一次。將兩次燉煮的液汁倒在一起。
用法:隨時飲用。
功效:此飲有益氣養陰、清熱安神之功效。可治神誌不寧、心煩易燥、失眠多夢,心悸氣短、多汗等症。
⑶芝麻醬拌萵筍葉
原料:新鮮萵筍葉300克,生鬆子仁30克,芝麻醬50克。
製作方法:取新鮮萵筍葉洗淨,在沸水中氽一下即撈入盤中。將生鬆子仁搗爛,調入芝麻醬中,並與萵筍葉拌勻,可以加入少許醬油和味精攪拌。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疏肝解鬱。
⑷桂圓核桃粥
原料:桂圓、芡實各30克,核桃30克,芝麻20克,糯米100克,酸棗仁20克,蜂蜜20克。
製作方法:把糯米、芡實分別洗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加入桂圓,大火燒開。移小火煮25分鍾,再加入棗仁,核桃,芝麻等,煮20分鍾。
用法:食前調入蜂蜜,分早晚2次服食。
功效:此粥有健腦益智,益腎固精之功用。可治智力衰退、神經衰弱、肝腎虛虧等。
⑸二味豬腦湯
原料:豬腦1個,懷山藥50克,枸杞20克。
製作方法:上三味洗淨後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食鹽、蔥、薑,煨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脾腎,安神誌。
4.運動療法
抑鬱症被心理學家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危害心理健康。生理學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驅散抑鬱狀態下釋放的激素、葡萄糖和油脂,這些物質能提高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的能力,兒茶酚胺增多能緩解抑鬱症狀。另外,體育鍛煉可通過釋放一種叫做β-內啡肽的腦化學物質,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的調節能力,並提高機體對有害刺激的耐受力,令人感到鎮靜和快樂,控製病情。同時,作為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運動可以起到充實生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