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中樞神經係統變性疾病,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起病隱襲,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的其他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了柔軟性,變得僵硬。主要是因位於中腦部位“黑質”中的細胞發生病理性改變後,多巴胺的合成減少,抑製乙酰膽堿的功能降低,則乙酰膽堿的興奮作用相對增強。兩者失衡的結果便出現了“震顫麻痹”。
1.致病因素
⑴年齡老化: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是老年群體,隨年齡增長其患病率逐漸增高。多巴胺能神經元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當多巴胺能神經元減少一半左右,多巴胺的生成減少80%以上的時候,就會出現帕金森病的症狀。
⑵年齡:多見於55歲以後發病。
⑶性別:男女比例為1∶1.
⑷遺傳因素:研究發現帕金森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現象,約10%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顯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已經發現位於第4對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與家族性帕金森病密切相關。
⑸環境因素:特別是金屬、農藥和工業溶劑。20世紀80年代初發現吸食毒品中混有嗜神經的毒物,這些物質都是帕金森病的致病因素。雖然不排除其他機製,但流行病學和毒理學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MPTP毒性的作用機製引導的。
⑹遺傳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單純的環境或遺傳因素均有致病可能,近年來有關帕金森病病因學研究的結果,著重強調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及其與遺傳易感性之間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2.飲食療法
飲食對於帕金森的治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平時飲食中應當注意營養搭配等問題,應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米、海帶、紫菜、豆漿、牛奶等,對預防帕金森氏病有良好作用。總之,愉悅的進餐和多樣的膳食組合對預防帕金森氏病有良好的作用。因此,一天的飲食中食物應多種多樣,包括豆類、穀類、蔬菜、水果類、肉類等。
⑴帕金森病患者的飲食建議
①每天喝8杯水及飲品,保持體內的含水量。
②服藥半小時後進餐。
③經常適量吃奶類和豆類,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
④多吃穀類和蔬菜瓜果以及維生素多的食物。
⑤限量吃肉類。盡量不吃葷菜、肥肉和動物內髒。用植物油烹調食物。
⑥飲食內容豐富,愉快進餐。
⑵胡豆對帕金森病患者好處多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的神經係統變性疾病。對中老年人的健康產生極大危害,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他部分震顫,身體失去了柔軟性,變得僵硬,運動減少等。雖然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響壽命,但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和合理的治療,很容易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影響身體機能,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後出現各種並發症,如肺炎、泌尿係統感染等,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針對這些情況,醫療健康專家建議:在膳食中可以適量增加胡豆的攝入量,因為胡豆中富含多巴胺,有利於調節大腦神經功能,增加多巴胺的攝入,有利於控製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狀。
⑶蘋果是帕金森患者最好的食品
“1天一個蘋果”是人們熟知的健康口號。因為,蘋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糖類、有機酸、纖維素、維生素、多酚及黃酮類營養物質,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許多營養物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小組把老鼠的腦細胞浸到含有櫟精和維生素C的液體中,發現腦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明顯增強。同其他蔬菜水果相比,蘋果裏含有的櫟精是最好的,而紅蘋果又比黃蘋果和綠蘋果好,在挑選蘋果時要盡量選擇紅蘋果。而對於多巴胺和櫟精含量較少的帕金森患者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調節大腦神經功能,增加多巴胺攝入的食物了。因此,醫療健康專家建議:老年癡呆症和帕金森綜合征患者多吃蘋果。
3.食療選方
⑴枸杞蒸羊腦
原料:枸杞250克,羊腦花1個,料酒,蔥薑,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枸杞、羊腦花放入容器中,加水適量,加料酒、蔥薑、食鹽等調料,隔水蒸熟後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分2次吃。
功效:鎮靜安神。
⑵棗仁龍眼湯
原料:龍眼肉、炒棗仁各2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龍眼肉、炒棗仁加入水煎成汁,再加適量白糖,即成食用。
用法:每日2次,早、晚服用。
功效:補益氣血。
⑶核桃黃酒泥
原料:核桃仁6個,白糖45克,
製作方法:核桃仁中加白糖搗成泥狀,放入鍋中,加黃酒45毫升,以文火煎煮10分鍾。
用法:每日食用2次。
功效:健腦理氣。
⑷天麻燉豬腦
原料:天麻10克,豬腦花100克。
製作方法:取天麻,豬腦花,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以文火燉1小時左右,調味後喝湯食豬腦花。
用法:每日服用一次或隔日服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