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李書吟
李大俠,穀瑋三年的中學同學、好友兼書友,真名李書吟。
黎屯中學有三個年級五個班,一年級二年級各分兩個班,三年級一個班;接收的都是學校周圍各行政村的學生,這幾個行政村也都隸屬於梁集鎮。
李書吟是馬廬行政村的人;同穀瑋所在的村子直線距離不超過一公裏,那時各個行政村都設有獨立的小學,在上中學之前兩人並沒有交集。
兩人升入中學的第一學期並沒有分在一個班;穀瑋在一一班,李書吟在一二班。開學沒幾天,不知道什麼原因,李書吟調進了一一班後,兩人就正式成了同班同學。
老師還沒來得及排座位,學生按報道早晚或者親疏程度等個人意願自動排列組合;都到齊後已經“自覺”形成了前三排是女生、後三排坐男生的“勢力”格局。也不知道誰倡議領的頭,男生集體後撤,導致前後三排中間出現長達兩米的空白區域;教室就那麼大地兒,要不然看當時的情形,男生還想擴大跟女方的“裂痕”,隻不過要把牆拆了去牆外……。而且男生都“不願”跟女生交流,即使有也都要偷偷摸摸,要不然會被其它男生嘲笑的。
學校小,生源有限;在課程穩定後基本不會再有新生報到;在班主任主持下,把以前的“格局”打亂後再按高矮胖瘦、男女比例分派了座位;不知道是學生們太“執著”還是老師工作沒有做到位,沒幾天功夫又坐成了原來那種“東西割據”的局麵;班主任又漫不經心的教育幾次,見沒人聽他的,索性不管了!
李書吟進一一班沒幾天就被班主任欽定做了班長,看到這種“割據”現象後感到不可思議,開始還想以班長的名義調和這種不正常現象,讓雙方逐漸彌合分歧;女生本來就不是發起者,在前排想動也動不了;男生們連老師的話都不聽,更不吃她這個女班長那一套,一個比一個的桀驁不馴、自命清高;今天好不容易撮合到一起,沒過一天前後三排之間又可以踢毽子了!
李書吟找到班主任,大家也不知道他們怎麼商量的,反正第二天班主任上課時竟然前所未有的拍著桌子論起真來,先整治了幾個帶頭的男生,再按以前排好的位置分派好,已經沒人敢再出幺蛾子了!
穀瑋跟大多數男生一樣對李書吟這個女班長很不感冒;他以前沒見過女生當班長的先例,也對女人領導自己有強烈的抵觸情緒;那時候農村風氣閉塞,是個男人都有點“大男子主義”,怕老婆是絕對的軟蛋形象,作為男孩耳濡目染多少都受到影響;再說其他四個班級也沒聽說有女班長、女組長什麼的,這著實讓一一班的廣大男生鬱悶了很長時間,尤其是被其他班級男生“主動”提起的時候!可從李書吟處理男女“割據”班主任前後迥異的態度上 ,還沒人想主動挑戰她。
兩個月下來,一直不忿的男生們在被李書吟“領導”的過程中,發現了她不少令大家敬佩的另一麵;抱怨的情緒也就一天少似一天,並逐漸跟包括班長在內的女生混的熟絡起來;都是十二三歲,正是愛玩愛鬧、沒心沒肺的年紀,異性對自己又有言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男女生不久就敢嘻嘻哈哈的打鬧玩笑了,下課也能見到男生跟著女生踢毽子,女生跟著男生買零食……
學校是走讀製,李書吟進班不是最早到的,但放學大部分是走的是最晚的;那時候教室的地麵沒有硬化,包括講台都還是土地麵,放學後打掃衛生時可以用“狼煙滾滾”來形容;她隻要沒有其它事,都會監督著值日生打掃完,然後幫著清理遺留的碎紙屑、灑上水之後才同大家一起走。
那時候學生還不流行給自己過生日,忙的時候父母都有可能把這茬忘了;即使不忘,按當地的習慣也就是煮兩個雞蛋意思一下。
李書吟帶來了比較洋派的紀念生日的方法。隻要讓她知道了你要過生日,她都會送給你一份帶著祝福語的小禮物,或者鉛筆盒,或者漫畫書或是一個玩偶。禮物雖不見得精貴,但形式新穎禮物精美,讓班裏得到禮物的同學很高興;而且她送的禮物好多大家沒見過,或者見過別人有過相似的現在自己也有了……讓大家找到了自己受到了關心重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