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節 立約 立德(2 / 2)

穀瑋抑製住激動說“……你不看啊?謝謝啊!……借給我先看幾天,盡快看完還給你。”

李書吟把書遞給穀瑋,用領導的口氣說:“上課不能偷看哦,被我看到會沒收的”,甩著她的馬尾走了。

書九成新,兩本語文書的厚度,書上麵寫著:飛狐外傳,金庸著,上;穀瑋已經不管它是上是下了,書天天手不離卷,吃飯時看,睡覺前湊在十五瓦的燈泡下看,上學放學走在路上還在看;在學校不好違反跟李書吟的約定,課外時間都搭到看上了,不到一星期就還回去了。

有上冊就有下冊,穀瑋隔兩天又找了借口把下冊求來看完,穀瑋已經少了很多男女生之間那些言不清道不明的隔閡了。

那時李書吟身高一米五五左右,兩個人站著說話時,穀瑋正好平視她的頭頂,稍低頭就能看到她大大的眼睛,小巧的鼻梁,紅潤嘴唇以及白裏透紅的臉龐;李書吟紮著高腳馬尾,穿著女生 中少見好看的衣服樣式;再加上她跟人說話時總是看著你的眼睛,聲音清脆,行事幹淨利索、大大方方。讓當時對女生沒特別感覺的穀瑋很願意接近她。

穀瑋後來知道那兩本書是李大拿的私藏,包括其它所有金庸所著的武俠,一整套十二部。後來陸陸續續也都借過來看了,到二年級把這一套書看完後,李書吟還會主動拿一些古龍的、梁羽生的著作給他看,不過中間加了些雜書,而且比例越來越高,有《新概念作文》、《文言精編》、《樂府詩集》、《上下五千年》等,甚至還有《格林童話》、《故事會》等這些比較幼稚的書。

李書吟的書可以借給穀瑋,上課不能偷看的這條約定警告他也一定要遵守,兩個人成了比較好的朋友後又加了一條:兩人說話時也不能看。有時候穀瑋經不住誘惑,想偷偷翻幾頁,被李書吟逮住了才發現後果很嚴重。

從初一升到初三,中間兩個人都沒留級,還都是同班;李書吟到二年級開始就不擔任班長了,老師卻會讓她當個組長、各科學習委員什麼的,理論上說穀瑋還在李書吟的“管轄範圍”之內。

穀瑋第一次“違約”是在一年級第二學期,當時兩人離得近,那次穀瑋敢保證自己偷看絕不超過五分鍾,正看到蕭峰陸家莊戰群雄的精彩處,收到李書吟裝作撿東西從課桌下遞過來的紙條;上麵寫著: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是第一學期學過的語文課本《西遊記節選》裏孫悟空說的一句話。雖說後來李書沒再提過此事,還是讓崇拜“一諾千金”的穀瑋慚愧了很長時間。

二年級座位總體還是女前男後,不過女生少隻能坐滿前兩排,李書吟坐第二排的中間;跟一年級相比,理論上位置沒變,後來一直到中學畢業都是這樣;穀瑋則換了好幾個位置,但都是跟李書吟離好大一段距離。

跟李書吟拉遠是穀瑋有意為之,一部分時為了“避嫌”,一部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子們的秘密越來越多,還有一部分是偏僻點的地方開小差看課外書都能方便點。當他接到英語課代表李書吟組長發給他的考過的試卷時,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又錯了,因為他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分數,而是分數下麵黑色墨水寫著的四個字:立約?立德。

穀瑋先反省了自己這段時間做的事?,又仔細理解了這兩個詞表達的意思:立約最早出自《聖經》,是作為西方社會主流精神即契約精神的前身,契約又是現代社會關係和法律建設必不可少的基礎,據說是現代中國人最缺乏的品質;穀瑋記得“立德”最早出自《左傳》,李書吟這裏可能說的是立德踐行,也可能是修身立德;這些都從李書吟拿來的書裏看到過。合到一起意思應該是有了契約就應該遵守,不然就是失德,或者叫不道德?,甚至是混蛋……,不管怎麼溫婉的解釋都比孫猴子那句深刻得多!

穀瑋這次並沒有多少尷尬,也不會有芥蒂,而是滿心的慚愧和感激;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界放寬,看的書也夠多,這些已經足夠讓他能分辨基本的是非和好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