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11點為免疫係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晚間11~淩晨1點,肝在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淩晨1~3點,膽在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淩晨3~5點,肺在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製廢積物的排除,早晨5~7點,大腸在排毒,應上廁所排便;上午7~9點,是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六點半前吃早餐,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半夜至淩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此時不宜熬夜。
不管你現在是否容易入睡,掌握好下述的促睡十要訣,可免卻你失眠之苦,使你的睡夢更香甜。
一、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助於睡眠。
1.按時上床。堅持按自己習慣的時間上床睡覺,肌體在此時間會反應性地要求休息,周末和休息日也應如此。
2.堅持睡前的習慣性活動。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習慣,以免造成生物鍾的紊亂。
3.良好的睡眠環境對於提高睡眠質量很有幫助。保持臥室空氣流通和適宜溫度,理想的入睡氣溫以18~20℃最佳,幹燥天氣地板應灑水。
4.晚上盡量少吃難消化或油膩或有刺激性的食物,睡前2小時不可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飲料。
5.睡前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如你有傍晚或晚上鍛煉的習慣要在睡前4小時進行。
6.不要帶著問題上床,如果真有什麼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用筆記下來。
7.睡前洗個熱水腳,研究證明,堅持洗熱水腳將有助於快速入睡。
8.睡前不要用腦過度,苦思冥想會使大腦興奮異常而難以安靜。
9.睡前活動應與白天的主要活動相反,如體力勞動者睡前應看點書報或聽些音樂,腦力動者則可進行些輕微的體力活動如散步、做操等。
10.上床即睡,如無睡意最好不戀床,起來幹點事待有睡意時再上床即睡。提議晚飯後稍做休息,可外出散步做些簡單運動。
二、提高自己的睡眠質量
1.科學睡眠四要素
如果以每天睡眠八小時計算,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的好壞,與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睡眠有四要素,對睡眠的質量影響很大。
(1)睡眠的用具
無論是南方的床,還是北方的炕,在安放或修造時,都應南北方向,入睡時頭北腳南,使機體不受地磁的幹擾。鋪的硬度宜適中,過硬的鋪會使人因受其刺激而不得不時常翻身,難以安睡,睡後周身酸痛;枕高一般以睡者的一肩(約10厘米)為宜,過低易造成頸椎生理骨刺。在夏季,枕頭要經常翻曬,免讓病菌進入口鼻,肺係疾病增多。
(2)睡眠的姿勢
有心髒疾患的人,最好多右側臥,以免因心髒受壓而增加發病幾率;腦部因血壓高而疼痛者,應適當墊高枕位;肺部有病的人除墊高枕外,還要經常改換睡側,以利痰涎排出;胃見脹滿和肝膽係疾病者,以右側位睡眠最為恰當;四肢有疼痛部位的人,應盡力避免壓迫痛處。總之,選擇舒適、有利於病情的睡位,有助於安睡。
(3)睡眠的時間
睡眠時間一般應維持7至8小時,但不一定強求,應視個體差異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無夢或少夢者,睡上6小時即可完全恢複精力;入睡慢而淺睡眠多、常多夢噩夢者,即使睡上10小時,仍難精神清爽,應通過各種治療,以獲得有效睡眠,隻是延長睡眠時間對身體有害。由於每個人有不同的生理節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異!事實上,不同生理節奏使睡眠出現兩種情況,即“夜貓子”和“百靈鳥”。順應這種生理節奏,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反之,則對健康不利。
(4)睡眠的環境:
睡眠的好壞,與睡眠環境關係密切。在15至24度的溫度中,可獲得安睡。冬季關門閉窗後吸煙留下的煙霧,以及逸漏的燃燒不全的煤氣,也會使人不能安睡。在發射高頻電離電磁輻射源附近居住、長期睡眠不好而非自身疾病所致者,最好遷徙遠處居住。
綜上所述,人們若能掌握科學睡眠的四要素,則能有效地提高睡眠效果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科學睡眠,是現代生活對人們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