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根海姆衛星館:難以拒絕的誘惑?(2 / 2)

在他的任期內,紐約古根海姆曾經舉辦過一些曆史上觀眾人數最多的大型展覽,如“非洲:一個大陸的藝術”、“中國五千年”、“巴西:身體與靈魂”、“阿茲台克帝國”等。詹姆斯·羅森奎斯特、羅伊·李奇登斯坦、理查德·普林斯等知名藝術家的大型回顧展以及馬修·巴尼、理查德·普林斯、蔡國強等當代藝術展,也是在他的組織下誕生。

克倫斯從賈斯汀·唐豪瑟的遺孀那裏獲得了印象派繪畫的藏品,20世紀90年代,通過出售康定斯基、夏加爾、莫迪裏阿尼等古根海姆原有藝術品籌集到4700萬美元,用於購買歐洲大收藏家潘沙藏品中的六七十年代極簡主義雕塑係列。他把古根海姆的收藏規模增加了一倍,到1992年,紐約古根海姆的展館空間一次隻能展示它6000多件藏品的3%。庫房裏有太多藝術品,向各地散布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法。

從最初威尼斯的佩吉·古根海姆收藏係列開始,到1997年的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以及與德意誌銀行合作的柏林德意誌古根海姆,當然,古根海姆不是所有的衛星館計劃都奏效。柏林擴張的成功與奧地利薩爾茨堡的失敗幾乎同時,2000年啟動的拉斯維加斯古根海姆、墨西哥古根海姆先後在2008年左右被關閉和取消。

克倫斯曾經把古根海姆比作寶馬、奔馳、四季酒店之類的品牌,保證高質量的體驗,從而成為消費受眾的信條。這樣的務實作風以及用於改變藝術館的商業方式一直為人詬病,由阿瑪尼公司讚助的喬治·阿瑪尼時裝回顧展也讓他備受指責。

克利夫蘭億萬富翁、慈善家彼得·劉易斯是紐約古根海姆無可替代的最大恩人,他先後為基金會捐款7700萬美元,是其他董事會成員的4倍之多。2005年,劉易斯與克倫斯之間產生了嚴重爭執。

劉易斯批評克倫斯動用捐款支付博物館的運營成本,在世界各地的衛星館上花了太多的錢,應該更專注於紐約藝術館。兩人的對決結果是劉易斯從基金會辭職,但是到了2008年2月,克倫斯被董事會趕下了台。

某種意義上,克倫斯建立了一個藝術館的擴張模式,後來被英國泰特、法國盧浮宮等著名藝術機構所模仿。他的部分國際擴張策略是由東道國政府承擔費用,因為它們受益於古根海姆的聲望和旅遊收入。阿布紮比古根海姆的麵積是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的12倍,它的8億美元建造資金由阿布紮比政府承擔。

古根海姆藝術館吸引旅遊者的潛力不可否認,但是赫爾辛基必須支付古根海姆品牌的租賃費。2012年5月赫爾辛基市議會以8比7的投票結果,否決了1.85億美元的新藝術館建造。後來,古根海姆基金會同意從私人渠道收取它的品牌費,即使如此,已經有龐大社會福利支出的赫爾辛基市必須支付衛星館三分之二的建造成本。

但是另一方麵,2008年赫爾辛基原有的貨運港搬遷之後,有大約620畝的濱海土地可以用於住宅和商業項目開發,城市需要古根海姆來啟動私人投資計劃。對於這個美麗的波羅的海城市來說,究竟是受誘惑還是斷然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