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終結
文化
作者:薛巍
標題紮克伯格的讀書俱樂部
馬克·紮克伯格說:在2015年他每兩周要讀一本新書,目的是“了解不同的文化、信仰、曆史和科技”。他發現讀書“能讓人獲得智力上的滿足,書籍能讓人充分地探究一個主題,在今天的所有媒介之中,書籍能讓你更深地沉浸於自我”。他選的第一本書是莫伊塞斯·納伊姆所著《權力的終結》,這本書“探究的是世界正把更多的傳統上被政府、軍隊和其他組織持有的權力交給個人”。
紮克伯格為什麼會選擇這本書呢?這可能是因為他也“深信賦予人們更多的權力這一趨勢”。選這本書也比較保險,因為有許多有權勢的人物稱讚了它。克林頓說:“莫伊塞斯·納伊姆曾擔任委內瑞拉貿易和工業部部長、《外交政策》主編,他在《權力的終結》中剖析了全球範圍內傳統權力結構正在經曆的變化與衰退。它將改變你閱讀時事新聞的態度,改變你對於政治的思考,並改變你看待整個世界的方式。”
喬治·索羅斯說:“納伊姆的新書格外引人注目,相信包括企業管理者、政治家、軍官、社會活動家甚至宗教領袖在內的每個正在擔任領導職務的人都會對它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本書將幫助讀者形成嶄新的認識,理解權力為何變得更易獲得卻更難行使。”
《曆史的終結》一書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說:“納伊姆是全球範圍內眼光非常犀利的觀察家之一。他著眼於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探索權力本質的變化。他把一些孤立的現象聯係起來,為我們打開了眼界。”
紮克伯格本身是一個很有權勢的人物,他的淨資產為285億美元,在2014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排在第21位(第20位是李嘉誠,第4位是巴菲特),而在2013年的富豪榜上他是第66位。他可能害怕失去他的權力,覺得有必要給自己、給下屬敲響警鍾:權力終結了。——納伊姆說:“按照普遍認知,我們生活在一個權力日益集中的時代,掌權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地位也更牢固。但如今權力本身已經更容易獲得,當今世界擁有權力的人更多了。然而,權力的範圍卻收縮了,運用權力的難度不斷加大。”具體到商業領域,大公司歇業倒閉、曾經業績卓越的商界領袖最終失業的事情早已不足為奇。在過去30年,無論哪家公司,引領一個行業的時間都在大幅下降。
《權力的終結》出版於2013年3月,雖然有克林頓、巴菲特等人的誇獎,在紮克伯格選中它之前,它隻賣了2萬冊,在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上排在第45140位,紮克伯格發布宣言之後,它的排名躍升到了第19位。《衛報》專欄作家史蒂夫·普爾說,這恰恰證明了權力沒有終結,像紮克伯格這樣的人仍然擁有很大的權力,有能力讓那麼多人去買一本書、去做一件他們本來不想做的事。納伊姆在書中警告說,即使是Facebook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麵臨著新興公司的挑戰,因為互聯網的進入門檻非常低。但紮克伯格並不傻,他已經知道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花了許多錢在Instagram等公司成長為強勁的競爭對手之前把它們買下。
權力衰退的好處與危害
國際象棋是對權力的經典比喻。納伊姆也以棋手的地位為喻說明權力的終結。“國際特級大師”是國際象棋棋手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稱號,獲得最高榮譽應該很困難吧?但現在,擁有國際特級大師的人越來越多,從1972年的88人增加到了今天的200多人。特級大師的年齡也越來越小,美國最年輕的國際特級大師隻有14歲。年輕棋手越來越頻繁地擊敗世界冠軍,棋手占據世界頂級位置的時間日趨縮短。來自眾多國家的更多棋手都有獲得世界冠軍的實力,而一旦奪冠,等待他們的將是艱辛的衛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