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戲劇:漫長等待的和解
觀察
作者:蒲實
2014 年12 月17 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宣布,美國決定與古巴恢複正常關係,並放寬多項執行了50 多年的製裁措施
奧巴馬宣布與古巴恢複外交關係時,對古巴人來講,這一曆史性的時刻也許就像服下了一劑情感的瀉藥。自1961年起,兩個相距僅160公裏的國家之間沒有外交關係,無法直接對話;1962年,肯尼迪總統命人運來1200支古巴雪茄後,隨即發布對古巴的永久禁運令。半個世紀恍然流逝。在某種超現實的意義上,古巴人的命運就像古巴的時間一樣,封存於加勒比海的孤島上,固執地將過去一成不變地包裹起來。這半個世紀裏,美國與其他共產黨國家,比如越南都恢複了關係。而“冷戰”也已結束了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唯獨古巴,美國似乎無法像個不再任性的大人一樣,成熟地處理與這個鄰居的關係:20世紀60年代早期一係列試圖推翻古巴政府和刺殺卡斯特羅的高度機密的計劃——從豬灣事件到貓鼬行動,都在菲德爾·卡斯特羅與美國間植下了根深蒂固的敵視。
遙想54年前,剛取得政權的年輕的卡斯特羅身著橄欖綠、帶著疲憊訪問華盛頓,與副總統尼克鬆會麵。這是兩國曆史上罕見的一段親密關係,至此再未重現。切·格瓦拉與卡斯特羅的革命與他們初期向共產主義熱火朝天的過渡,曾如熱烈的新世界烏托邦,在整個拉丁美洲與西方世界收獲熱烈的讚美,富恩斯特、略薩、帕茲、聶魯達、馬爾克斯,直到薩特和波伏瓦,都曾是卡斯特羅的擁戴者。作為對古巴國有化的回應,艾森豪威爾政府限製了除食品與醫療設備之外的出口貿易;作為替代,卡斯特羅擴大了與蘇聯的貿易。兩國關係最黑暗的時期,自1962年10月15日開始。美國間諜飛機發現了蘇聯在古巴建造導彈基地的證據。接下來的12天,美國與蘇聯直麵相互摧毀的核對峙。這場古巴導彈危機,最終以赫魯曉夫接受肯尼迪的秘密建議而化解:美國撤銷土耳其的導彈,作為交換,蘇聯撤出古巴。蘇聯的導彈在6個月內被撤走,但要美國原諒允許蘇聯在靠近其本土的島嶼修建導彈的古巴,卻用了太長時間。
20世紀80年代,古巴的經濟衰退導致數千名古巴人在國外尋求政治避難。卡斯特羅宣布,想離開的人可以從古巴西北部的海港——馬裏埃爾港離開。12.5萬名古巴人擠上渡船前往美國。卡斯特羅還釋放了囚犯和精神病院的病人,其中2.2萬人被送往佛羅裏達的海岸。20世紀90年代,處在蘇聯解體後經濟上最困難時期的古巴,又曾向佛羅裏達送出5萬人,使美國將古巴的移民配額翻了兩倍。美國與古巴漫長的對立中,也許最悖論的諷刺是,美國人與古巴人之間一直缺乏敵意:兩國文化共生性,可以一直追溯到西班牙占據古巴的19世紀;大部分的古巴人在美國有親戚,而古巴人在佛羅裏達也比其他拉丁美洲人更感到適應;反美主義情緒在委內瑞拉、墨西哥和阿根廷都比在古巴更熱情高漲。即使是在“冷戰”的高峰期,美國與古巴之間的憎惡感,甚至不及歐洲圈一些國家相互間的憎惡。過去十幾年,隨著政治氣候的變化,美國時而放鬆、時而收緊對古巴的限製。而卡斯特羅的個人意誌從未停止抵抗。他也不允許因做出妥協而損害自己賴以統治這個國家的人格魅力,哪怕古巴人在禁運前購買的廂式小轎車正逐漸變成鏽跡斑斑的廢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