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官房(1 / 2)

昨日剛下過雨,正值四月,金陵仍繁花似錦。

國朝向來無涉案之部自查的先例,像這般牽扯到了五個部門的大案,按《大涼律》應交三法司會審,寧錯勿放,至差也有錦衣衛在側,又哪裏輪得到衍之在這邊查事?這件事從頭到尾都透著古怪荒唐,偏生皇帝竟然還答應了,滿朝文武也沒一個出口反駁,這裏頭水深得很,衍之打定主意不摻和,一伺出了宮,便馬不停蹄地又直奔衙門去了。

五部聯查向無先例,也沒有合適的衙門,不管放在何處,總有人提出異議,最後索性還是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衙門,慷慨地分了一整個空閑的官衙給五部聯查,還積極地提供人手物資,唯恐卷不進這紛亂的事態之中。

嗯……就是這衙門頗有些……

衍之看著眼前有些破敗的官衙,心底不免有些發顫,深深吸了一口氣,才鼓起勇氣自側門走了進去。

倒不是因著官衙破敗之故,國朝用的官衙是前朝遺留,隻除了開國之時修了修,因“官衙不可修”的規矩,自那之後幾十年,便再無人打理,何況這處據說修建之後也沒派上什麼用場,就這麼放著,自然沒有不破敗之理。

衍之對此中因由心知肚明,況且連護國寺那等清湯寡水的地方都能安安分分待了幾年,又怎麼會嫌官衙破敗?她戰戰兢兢,不過是因著官衙上掛著的牌子,別說是衍之,便是任一個大臣來了,也不會心底毫無波瀾。

自然,在眼下這般紛亂的事態之中,還敢主動摻和,上杆子湊上來的,滿金陵,除了錦衣衛,再找不到第二個行事風格如此特立獨行的衙門了。

嗯,錦衣衛……不說這輩子在宮裏聽聞的錦衣衛的傳言,光是衍之上輩子對這衙門的既有印象,就足夠讓衍之心神俱顫了。

但走進官衙之後,衍之才發現自己果然還算是鎮定的了,在錦衣衛慷慨提供的皂役帶領下繞過回廊的時候,衍之分明看見前頭那個穿著青綠色七品官袍的在那廂瑟瑟發抖,邁步的時候,顯見得他兩股站戰,幾乎是靠著毅力才能一步步挪動的。

也難怪,這裏畢竟,除了錦衣衛之外,據說還是錦衣衛審犯官的地兒,硬生生一夜之間,被錦衣衛指揮使韋濟大人下令騰出來的,否則,現在這五部聯查小組還在沒頭蒼蠅似的找不到辦公之所的。

衍之暗自給這五部聯查取了個自己易懂的名字,她心裏頭劃過小組這倆字,又默默念了兩遍,感覺跟前世的什麼風紀小組、紀律稽查小組似的,不由忽然笑了出來。那帶路的皂役瞧衍之這麼忽然一笑,心肝忽然一顫,心道宮裏的公公果然是見過大世麵的,他在錦衣衛待了這麼久,還沒見過誰在錦衣衛都能笑成這副模樣呢。

嗯,被詔獄折磨瘋了的除外。皂役暗暗補充,對衍之不由高看了一眼,先前因衍之的年歲相貌有些瞧不起他的心思,頓時消失得一幹二淨。不說別的,單這份鎮定自若,便不是個好相與的,日後弄不好有什麼大作為。

一念至此,那皂役對衍之便更加殷勤起來。雖說他是錦衣衛的人,將來也不想進宮當內宦,但廣結善緣,將來弄不好便有什麼好處呢?

錦衣衛的官衙並不算大,便是衍之特意放慢了步子,到了辦公的地兒,也不過短短半柱香時間罷了。

因點卯過了,衍之方從宮中趕出來,國朝的早朝都是隔日方啟,因而這些原本在金陵住著的官兒,倒比衍之更快一步到官衙,等衍之到了堂上,堂上已然坐了四五個青袍的官兒,唯獨角上有個靜悄悄坐著的,穿的是緋紅的飛魚服,看著不過二三十左右,甚是年輕,旁邊的桌上還放著繡春刀,一看便是錦衣衛的人。

因著這案子的特殊,也特意沒準備單獨的官房,大家都擠在大堂裏,看著甚是熱鬧,卻因著那錦衣衛千戶,一個個都噤若寒蟬,隻悄悄地喝茶,看著甚是坐立不安。

衍之踏進門,那幾個青袍的官兒都鬆了一口氣,一齊朝衍之看過來。衍之領的袍子也是藏青色的團領衫,隻是同朝官的不同,太監的袍子上,若不是一二品的大太監,是沒有補子的,因此一瞧便知衍之身份。

國朝的風氣,朝臣同內宦的關係還不算僵,況且站在這裏的人,那個不是經過提點的,自然知道衍之不僅是六品的奉禦,較他們還高了一品,還是現下風頭正勁的孝王伴當,因此衍之雖看著臉嫩,卻誰也不敢輕忽了,都直起身來向衍之作揖。

衍之團團回了禮,走到那錦衣衛千戶的下首坐下,又勉強同在場幾個人寒暄了幾句,彼此交換了姓名。衍之一邊閑聊,一邊打量著在場的幾個人,暗暗將他們的相貌性情記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