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略有小成(2 / 2)

如今關東諸侯並起於世,合縱抗董,兵力眾多,達三十餘萬,強於西涼軍。董卓控製京師,執掌朝廷,害怕兵力損失過重,而失去對朝廷的控製,因此西遷帝都於長安,暫避關東諸侯兵鋒,避免主力與關東諸侯決戰,希望將來能夠連橫,一一擊敗關東諸侯。關東諸侯此時也各懷鬼胎,害怕兵力損失過重,反被他人算算計,所以都想保存實力,不肯並力西進。

如今關中殘破,難以養活太多的人,而這個高產的玉米若是能推廣成功則西涼軍的局麵則可以大為改觀,能有了立足關中,然後再爭霸天下的本錢。困擾西涼軍的最大問題就是糧草問題,若是無法解決,西涼軍為了存活,隻能是四處劫掠,勢必濫殺無辜,傷及百姓,曆史上的西涼軍由於糧草不濟,正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這個玉米就恰好是解決糧草問題的關鍵,有了它,就可以有了充足的糧草,西涼軍沒必要到處燒殺搶掠,濫殺無辜了,由此而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便有了持續發展的可能,就有了經略關中的希望。

賈詡作為天下智士,原本是對西涼軍的未來充滿擔憂,料定西涼軍恐怕不能長久因此,隻求自保。現在,賈詡看出了這個問題的關鍵將會發生重大變化,看出了西涼軍在董守業手上將有可能成就一個美好的未來,於是對董守業的態度大大改觀,由原來的得過且過,混吃等死的消極心態,轉變過來,開始變得積極起來,想盡快地融入董守業的小團隊。

這一點倒是董守業沒有想到的,之前董守業為了收服這個東漢三國時期的著名老狐狸也是費盡心思,絞盡腦汁,想了無數的辦法,都沒有什麼成效。沒想到現在確實誤打誤撞,因為玉米這個東西,而使賈詡一舉歸心,讓董守業也是喜出望外。

董守業見到賈詡對自己的態度轉變,再聯想到玉米的一些功能作用,以及自己推廣玉米的目的、出發點,不難猜到賈詡態度轉變的根本原因。亂世之中,君擇臣,臣亦擇君。沒有拿得出手的幾把刷子,沒有一些特別的優勢,又憑什麼能得到這些天下英才的效忠。

這時旁邊的杜畿典韋等人,看著自家公子與軍師二人你來我往地說了半天,典韋這個憨大個兒愣是什麼都沒聽明白,隻感覺到自家公子與軍師的關係好像更好了。而杜畿這邊卻也是隱隱約約有點明白了,心中也是非常高興,之前一直困擾自己的一些問題現在也是迎刃而解。

至此董守業曆經近一年的時間,終於在自己的便宜老子董卓,以及便宜大姐夫李儒,便宜二姐夫牛輔等人的幫助下招攬英才,自己本身也是費了許多心思,不知都花費了多少腦細胞為代價,終於成功地將自己的奮鬥班底組建成功,也可以說核心團隊成員基本上到位了。現在董守業官拜東中郎將兼上軍校尉,手握三萬餘眾的大軍,其中大部為西涼軍中灰熊軍精銳以及前西園軍的精銳。以賈詡為軍師,李傕為典軍校尉,張遼為中軍校尉,徐晃為下軍校尉,張既為左校尉,楊奉為右校尉,華雄為助軍左校尉,杜畿為助軍左校尉。也算是重新搞出個西園八校尉出來,其中也是允文允武,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另有,著名的保鏢頭子,忠心護主的典韋作為親衛將領。又有自己的便宜二姐夫牛輔與自己的關係頗好,西涼軍的大將、漢末牛人徐榮也明確表示要服從自己的領導,而且是獨當一麵,以為呼應。現在的董守業可以說的上是兵強馬壯,不可小覷。

現在的董守業可以說得上是意氣風發,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自己麾下的實力也可以說得上是不遜於關東諸侯,甚至可以說的上是略有小成。

更讓董守業感到底氣十足的是自己的老子是董卓。董卓是一棵大樹,比李剛厲害一萬倍,能不底氣十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