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食天無神(1 / 1)

一心大搖其頭,斷斷是不肯領這份洋情兒了!

《手足》之四 《雄關漫漫》

第1頁

那是蜥蜴——

看來,蜥蜴隻在春天受愛護。

受到嫌棄,喬治隻好自己吃,委委屈屈的,他如何能不委屈?

前些日子,按一心的說法,是僧多粥少的時候,蔬果青黃不接,又有滿地的狼屍,他們就跟禿鷲搶食,搶了回來,剝皮拆骨,隻除了據說有毒的狼心棄了不食,狼肉腥糙也不嫌,多撒兩把調料燉得居然與狗肉也差不離,其實要讓喬治來說,狗肉也是該避諱的。

然最恐怖還是那烤狼臉子,半熏半烤著,不切不剁,直要栩栩如生,卻也不避諱,不害怕,搶著啃的大有人在……

他們啃羊腿似地啃著狼臉子;嚼甘蔗一樣吃剁頭去皮的蛇段;捉到猴子直接敲開腦袋挖豆腐似的先吃腦;老鼠躲不嚴就整窩兒都叫沒命;螞蟻窩掏了又整窩兒吃蛋,據說酸溜溜的倒補腎開胃……

方圓內外,倒全了不能食用的禿鷲,躲過了一蝗劫。

然,這樣的開葷亂食皆因這裏起了第一個異象——

謠言總是爬天的雲梯,異象就是開戒的刀槍,有的雞犬升天、有的軋下油鍋……

屋頂上的狐狸、魚肚裏的字條兒、澤邊的大蛇……

古之刁滑者,就正是靠著這些成名、起家,甚至於統治著天下的……

因為那謠言證明他們有來曆,借此嚇退敵人,壓服愚民,實在比刀槍兵馬更省事些,至少可以相輔相成。

然而可惜的是,既由謠言起家的,大概也還要因謠言而敗家,或許還不算是因果現世報,也有可能是因為看得多了,大家就有樣學樣——

赤帝子,雖然使漢高祖登上帝位,然而桓靈末世,謠諑紛起: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

原也不過是一個謠言,無足輕重的,然而又好像的確斷送了漢家的天下,替劉氏子孫敲著了最後的喪鍾,一麵卻捧高了另一批人——

就連草莽中的好漢,眾之所望的宋哥哥,也需要挖出地底下的石碑,以正自己替天行道的天命……

這異象關乎民生,就分外要命——

星湖內的魚,一夜之間,竟全都翻了肚皮,白花花的肚皮引來了黑壓壓的鳥鷹禿鷲,自死者是見者有份的,當下就被鳥雀搶了大半,剩下的,撈出來,也有點怕不祥吧,總之,炎熱的天氣又幫了寡斷的忙,也不及熏製,就腐臭得不能食用了。

不管這樣的異象在陰陽學中表明了什麼樣的玄乎,又用現實正解來論吧:少了湖裏的魚群,居於星湖地帶的人,就少了大半的食物來源,少了三分之二的蛋白質供應。中國人,連聖人都是愛那樣反複迂回的——

孔夫子,遇上禮遇時講究肉不正不食,椅子沒擺正不坐,且君子也不立危牆之下;可落難時、狼狽了,就講君子固窮……

說到底,中國人的眼界總是局限在社會之內麼,沒有形而上的衝動,所以,中國也沒有真正的宗教,儒其實是處世術,難能可貴的是,儒是行為和道德準則,它向君子傳授一種節製,謙恭與服從的倫理秩序,但它不是一種宗教;

道其實是養身術,進退自如的它進則懷抱宇宙萬物歸原的胸懷和器量,退則返璞歸真安、貧樂道的風度和逍遙;佛教東漸入漢家,就漢化成了釋,三生皆為現世,世界也必須存在,因為此乃終極道德之要求,輪回轉世是在人的漫長一生中進行準備的,並非死亡之後才開始,它每一個瞬間都在更新世界,每一瞬間又都在廢棄世界……

儒道釋合流其實就是統治術,而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從中得到教化和滿足,不足的,就又有墨義的滋養和補足……

其時,小和尚一心就說:

“當然可以吃肉。不過,隻有三種肉可吃。第一:眼不見殺,即未親眼看見牲畜臨死的淒慘景象;第二:耳不聞殺,即未聽見它慘叫的聲音;第三:不為己所殺,即不是為了自己想吃才殺的。不違此三例,就是三淨肉,吃了就連佛祖,也是不怪的。”

如是孔夫子也說:君子遠離庖廚!隻要讓小人去做,就都是三淨肉啦!

況且不在乎做個姿態的還大有大人物在——

“我既不信神,也不信佛!”

吳佩孚的神情中間或仍是有藐視眾生的傲慢:

“我征戰沙場,殺人無數,若是世間真有神靈早該讓我墜入煉獄之中,可被我殺死的人卻恰恰神靈虔誠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