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東方的地平線(1 / 1)

他又鼓勵地望向紅豆,紅豆一觸即發,不能自已,紅著臉接過了話頭,有感而發:

《手足》之四 《雄關漫漫》

第1頁

“……我們的一幅畫、一幅字常常是為了點綴中堂和房間;一篇文章常是墓誌、壽序或遊記,缺少崇高理想的作品,卻帶有無限的情感與情趣的延伸……無論音樂、圖畫、文學各方麵都是一樣,但這並不是因為中國人低能,而是中國的人民太可愛了!”

兆學疚讚賞地點頭,又把眼光遠遠地投了出去,道:

“你又看它,浩蕩奔流,目空一切,繁榮了一批有一批的人類群體,作為曆史現象的王朝,國家,邊界,戰爭和斷裂在它麵前隻不過是浮雲虛塵,甚至那芸芸眾生無意識的冷熱情懷與群體心態也顯得那麼可歎可感,或許,我們確實需要更為廣闊胸懷、更為遠眺的目光,在這曆史的陳跡中,在滄海桑田的變幻中,去發現自然與永恒——然博大的深刻決不避膚淺,文明的要素與優美始終若隱若現;幻想,信仰與希望依然斑駁陸離;政治更迭,英雄沉淪,偶發短暫的夢想演進……的確也是現實之於曆史的連續。”

開始像結束一樣,餘味嫋嫋,意蘊深厚——

然他沒有正麵回答問題,卻也不似回避,他還站著,但是已經微微地搖晃,伏翼摟定他的肩頭,人穩定得就像一坯沙牆,立在他的身側,陪著他,他們注視著同一個方向,分享著同一種情懷——

那是東方的地平線。

他們默默地向東,深情得幾近石化,脈脈悲涼湧動如風,仿佛他們的目標近在咫尺,卻難以企及。

就這樣,吳和冷作為第一批,領著第一批,無解的人和情,脫離開去——

不管是不是迷失方向的人,人其實都像個陀螺般轉個不停,時而狂奔,時而慢下腳步四處探路,當然,人們不知道走過的路都會留下痕跡,與歲月的經緯交織在一起,就成了布匹、錦緞、絲綢,要找明晰的出路,那就得先拆解開那一個一個橫裏豎裏的結,直到將一切爬梳開來,人生其實就是一條簡單的細線。

那交錯的、糾結的,或許有錯的,然而錯不也錯成了畫,刺成了繡嗎?

多麼美麗而實惠的人生路,何苦把一切都拆解開來?

無解而走,誰知道那是什麼樣的絲綢之路?

人與人的人生路聯結起來,可不就是中國人為人生的藝術?

然而,人生短促,信號已起,他們沒有時間苦苦思量人生與藝術了,緊接著,第二個異象又開始啟動——

喬治如鯁在喉,卻不知如何開口吐露,然,如何、又為何,非得他這個洋客人來吐露不可!

他們說:你僅僅是同情,並不會有助於饑餓和疾病,一萬個同情,不如半個子兒!

實際啊實際,這話聽起來簡直像是一種血淋淋的表示感謝的方式。

可還是認了吧,服了吧,從了吧,你是決不能跟中國人拚耐心和信心的,你盡可說他們沒有宗教,然而卻不是沒有信仰,信仰坐在他們中間多少時候了?

那堅忍韌性的倔強,在這生是如此艱難,死又是這樣容易的時候,彼此仍會點頭嗬嗬一笑……

現在的生活既是這樣的彼此患難同味,又這樣硬朗地活著、向往著、回味著他們的大國家自會永遠地向前邁進,由一個時代到又一個時代,那種理智熱情都不能代替的信心——

這讓人氣惱的,驕傲的中國人!

他們憑什麼?

他們會說——

這是想當然耳的啊!

護短、短見、抱團……

眼下這樹老大就隻管揚眉勒令一心多吃些,一心正劈開一個甜瓜,又同情苦著臉抱頭的喬治,於是就笑嘻嘻地道:

“老大啊,我忘了跟你說了,你也知道,我師父無心大師從佛直接過渡轉折到了道教,而一心也兼學了些我媽媽的陰陽,陰陽裏酷愛講五行,遂盤點到我五行屬木,跟悟能兄是同一個屬性哦,也該八戒一下了吧。不若我一個西行見佛,可不是不大清爽嗎!我吃桃,吃瓜,你吃肉和蛋!而且老喬也一番心意,你就嚐一嚐吧!”

小榕樹隻好打起點精神,賞了個天大的情麵,聞了一聞,就打個手勢命令他一口全都吃完。

喬治吞得鼓鼓囊囊的,又一直苦等機會說話,此時就連忙冒冒失失地道:

“老大,眼下你不管都不成啦!你也知道,流沙暴後隻除了星湖魚絕,眼看似乎一切都照舊了,星湖也沒湮沒旱,我們這一季的葡萄都可以曬幹兒了!隻是井裏的水卻變成了沙堿苦水,吃不得,幸而老焦又識得,說和著沙子將是最好的築牆,他們可以續起城關,建一個真正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