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給大家說的“靜以養氣”,是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現在我還要給大家講講傳統養生的另一個方式,那就是“動以養形”。運動養生是古代養生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何從古至今運動在養生之道中如此重要呢?這就得說說運動對於養生的功效了。
運動對於養生的功效在於養形。形就是人的形體,包括內髒器官、九竅、骨肉、皮毛、氣血、津液等。“動以養形”,不止是指使人形強體盛、肌肉發達,更重要的是指通過適量的運動防止氣血淤滯,使人體內的氣血能夠暢通無阻。早在《內經》中就有“久臥傷氣,久坐傷肉”的說法。如果一個人過分安逸,不運不動,那麼他體內的氣血就會受阻,髒腑的生理功能就會削弱,他的抗病能力自然也就下降了。古代主張運動養生的華佗就曾發表過這樣的觀點:“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過極耳,動搖則轂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現代科學也證明,運動可以增強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運動係統以及身體內其他組織的功能,從而達到祛病抗衰、延年益壽的目的。總而言之,形體運動是健康之源。
運動的功效是如此之多,如此之大,可是也要掌握要領,才能將應有的功效發揮出來。所以為了幫助大家提高五行掌的練功效果,下麵我簡要地為大家講一講五行掌的幾個動作要領。第一,練習五行掌,要把握一個原則:盡量使動作緩慢而連貫。隻有動作緩慢,形、氣、意三者才更容易統一。同時動作連貫,每個動作之間不要停頓太久,這樣有便於意念連貫。
第二,練習五行掌,要擺好架勢,尤其是腰背要保持正直,切不可前俯後仰,古人說的“站如鬆”、“坐如鍾”可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抬高手臂時,要使肩膀、手肘與手腕三者在同一個平麵上。
第四,翹掌、立掌、勾手或勾腳尖的時候,要稍稍用力,保持一定的緊張度,這樣有助於獲得麻脹等氣感。
第五,五行掌的功法裏有很多弓箭步與馬步的動作,在練習的時候,要注意弓箭步的重心不斷地在左右腿上交替變換,蹲馬步的時候則要保持重心在身體的正中心。
最後,還要說明一點,練習五行掌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循序漸進是最好的方法,以感到自然舒適為度,切不可練到全身疲勞才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