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課堂創新問題的思考
文化論壇
作者:黃淑貞
摘 要:市場營銷是一門應用型比較強的學科,但傳統的教學模式側重於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其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本文從市場營銷課堂創新的必要性著手,分析目前市場營銷課堂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關於市場營銷課堂創新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市場營銷;應用型;課堂創新
一、市場營銷課堂創新的必要性
1、滿足不同的學情狀態
市場營銷課程麵向本科、專科不同層次的學生,這些學生屬於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等不同專業,他們的專業基礎、培養方向、就業方向、學科興趣等方麵存在很大的不同。傳統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模式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用同一種教學模式麵對不同學情狀態的學生,學習效果並不佳,滿足不了不同學情狀態的學生對市場營銷課程的學習要求。比如本科層次的學生理論知識比較紮實,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相對於專科層次的學生更能夠把握到位,對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因此麵向本科層次的學生時可以講的比較深入點,以引導為主,讓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麵向專科層次的學生時盡量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多運用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市場營銷課程的應用型。
2、適應職業角色定位
很多人認為“市場營銷”等於銷售,認為能說會道就能做好銷售,做好市場營銷,不需要學習理論知識,對市場營銷的定位不清晰。這與傳統的市場營銷課堂教學模式有一定的關聯。傳統的市場營銷課堂側重理論知識的講解,並且在教學中也突出了銷售在市場營銷中的作用,讓學生誤認為市場營銷等於銷售。也未從目前就業市場對市場營銷人才的職位需求方麵適時的更改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踏入工作崗位發現所學知識與工作需求不一致,很難馬上適應工作需求,達不到用人單位對員工職業狀態的需求。因此為了讓學生在工作中提高競爭能力,快速的適應工作需求,市場營銷課堂應做相應的改變,使教學內容、方法適應職業角色定位,讓學生快速的融入工作中。
3、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市場營銷是一門應用型較強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而不能僅僅從理論上進行講解。傳統的市場營銷課堂是以教師為主,教師講解,學生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吸收相關的理論知識,課堂教學中缺少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其考核方式也主要采取理論考試的方法,檢驗的隻是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程度,並不能反映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強弱。有些學生市場營銷課程考試分數很高,但當碰到相關的市場營銷實踐問題時,無從下手,隻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上,實踐能力有待加強。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傳統的市場營銷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對市場營銷課堂進行創新,把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擺在重要的位置上,應作為市場營銷課堂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二、關於市場營銷課堂創新的幾點建議
1、情景模擬法
在市場營銷課堂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掌握最新的市場營銷動態信息,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因其生動性、通俗易懂,深受學生和教師的喜歡。但從目前案例教學法使用的狀況來看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大多數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用一些實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但一般隻停留在案例的描述層麵,學生往往隻是帶著耳朵聽,沒有深入的進行思考,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用不是特別大。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關鍵還在於學生的動手、動腦程度的多少。情景模擬法在市場營銷課堂中先為學生假設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某公司市場營銷策劃專員、市場營銷調查人員等,讓他們以相應的角色參與特定的任務中,解決某個假設的市場營銷問題。如假設某一快速消費品要打入大學生市場,你作為這一產品的市場營銷策劃負責人員,你會考慮如何進入大學生市場,請根據相關的市場調查情況,撰寫一份有效的市場營銷策劃方案。這種方法不僅能綜合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狀態,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