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提升對策研究(2 / 2)

二、國家和社會層麵

1.營造良好的氛圍,構建完備的服務體係

政府應該構建完善的服務體係,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並為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政策谘詢、項目開發、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市場分析、小額貸款、開業指導、專業指導、跟蹤輔導等各種服務。應該為創業的大學生提供“綠色通道”,簡化各種手續,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稅收等方麵予以特殊優惠。

2.政策要有針對性,加大優惠力度

政府應該有針對性地製定各項優惠政策同時加大優惠力度。如政府要適度放寬對中小企業的某些限製性標準,適當向第三產業傾斜。因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時,大多選擇服務業、信息業、谘詢業等第三產業,而且由於受各方麵的條件限製,他們創辦的企業多數屬於中小企業。另外,已有的優惠政策雖有很多。但大多局限於減免所得稅、各項服務費用和行政性收費,金額較小,作用不大。國家對大學生新辦谘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也隻是免征企業所得稅兩年。建議國家拓寬優惠麵,加大優惠力度。

3.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資金雖然不是創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卻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瓶頸因素。目前解決大學生創業資金的主要途徑有政府和學校設立的創業基金、民營企業家設立的投資風險基金。上文已經講述了,由於各種原因,創業的大學生很難獲得風險投資家的青睞,所以亟需國家予於重視。國家和各地政府可效法上海市政府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貸款貼息、啟動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設立大學生創業“天使基金”的做法,為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多種資金支持。

三、學生層麵

1.大學生本身要改變就業思想和擇業觀念,改變保守思想和求穩怕變的心態,積極參與創業,真正把創業當作是人生道路的一大選擇。在擇業時不僅考慮薪水較高,工資穩定的國企,還可以考慮更能培養和鍛煉自身能力的中小企業。事實上,現在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也可以為員工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大學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主動性、開拓進取等各種創業精神,同時提高自己各方麵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大學生在學期間首先要夯實理論知識,擴充知識麵,勤於思考,其次要積極參與各種校內外實踐活動,尤其是創業計劃競賽之類的活動。為以後的創業或者是擇業做準備。

3.大學生要創造創業的條件,未雨綢繆,在創業之前各方麵的準備工作。有創業意向的學生應事先了解國家、地方政府和學校關於創業的法律法規和優惠政策,有至少是大致的行動計劃,做好資金的籌備工作,了解市場狀況,了解企業創建的流程等。

參考文獻:

[1]姚毓春,張晶瑩,周春國,楊洲.大學生創業問題探析[J].經濟縱橫.2007(4)

作者簡介:王麗娜(1982-),女,山東榮成人,江西科技學院財經學院講師,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