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的原因剖析
文化論壇
作者:張金連
摘 要:本文從創業氛圍、創業勝任力、創業教育、孵化器、國家政策及服務多個角度探討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的現狀,以期提高大學生初創企業率、創業勝任力及創業成功率。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創業困境;創業勝任力;創業教育;創業政策
近年來,大學生創業活動愈演愈烈。雖然大究生創業活動發展勢頭甚猛,有創業意向和創業人數都在逐年增加中,但是縱觀整個大學生創業活動的發展狀況,不難發現,由於內外部多種因素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率較高、存活率較低。
創業失敗率和創業存活率屬於創業績效範疇,而創業績效受創業勝任力、創業環境等相關因素影響,本文從創業勝任力、創業教育、孵化器、政府政策和服務四個方麵解析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的原因。
一、創業勝任力方麵
大學生創業勝任力是影響大學生創業存活率的重要內在因素。綜合Timmons教授在1999年提出的著名的Timmons模型,“創業機會、資源與創業團隊是創業過程的關鍵構成要素”,筆者發現大學生創業勝任力低主要體現在:大學生創業者創業知識匱乏,在獲取信息、人力、資金、經驗等資源能力方麵存在劣勢。
當代大學生普遍知識麵狹窄,工科及理科學生缺乏商業統計、商業運作、理財、稅收等方麵的知識,而文科及經管類的學生對技術、工程方麵也知之甚少;大學生非常缺乏創業所必需具備的有關知識,尤其是缺乏關於創辦企業的相關流程和知識、創業相關政策法規、創業教育的發展、創業相關理論等。
由於身處大學校園,大學生很少從事貼近市場的前沿工作,對第一線的市場信息了解甚少,加之信息不對稱等多種原因,很難獲得有價值的市場信息以及發掘潛在的商業機會,他們獲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收到各種條件的限製;大學生普遍與外界社會聯係較少,社會關係不強,社交能力欠缺,無法建立起有效的社會關係網,這對大學生創業者籌集資金、獲取創業經驗、組建高效率的團隊都極為不利;另外,大學生本身經濟不能完全獨立,市場經濟及投融資機製不健全,以及大學生本身社會資欠缺等諸多因素,大學生創業者很難獲得風險投資、股權投資,他們創辦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親友借款等,以至於財務資源是大學生最缺乏的創業資源。
二、創業教育方麵
1.我國創業教育起步晚,發展較為滯後
而我國的創業教育開始於1998年清華大學成立的中國創業研究中心,至今隻有短短十幾年的曆史。創業教育曆史的短暫,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我國創業教育的暫時性落後。在教育和培訓方麵,中國的水平低於GEM參與國家和地區的均值,處在落後水平。在中小學教育方麵,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對創業、市場經濟的教育明顯不足;在大學商業、管理教育的水平方麵,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存在明顯的差距。雖然近年來創業教育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仍然很難滿足創業者的需要。
2.創業教育課程和非課程體係尚未建立
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創業教育在創業課程和非課程體係上都比較落後。從我國當前開展創業教育的實際情況看,創業教育的主要對象為MBA學生,麵向大學生開設的創業課程寥寥無幾;目前隻有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等少數高校開設了創業管理之類的課程,而且他們開設的創業課程大多比較散亂,沒有形成完備的體係。總體而言,我國不僅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高校較少,即使少數處以前沿的高校開設,囿於各種條件的限製,開設的創業課程也存在諸如內容、形式不齊全的問題。除了創業課程,中國在創業研究上也較為落後,盡管我國創業學術研究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至今我國學術界仍然沒有一本專門的創業研究學術期刊或雜誌。雖然我國高校也經常邀請商界精英到學校以講座、對話等多種形式開展企業家論壇等活動,但是大多都是臨時性的,沒有形成一種長效機製,這與國外定期邀請資深人士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