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丙和李好義秘密商定了誅殺吳曦的大的行動計劃,即於寒食日前夜,趁吳曦把親衛軍調往東園之後,在內應的協助下攻入蜀王府,以朝廷密旨的名義誅殺吳曦。安丙負責讓吳曦把親衛軍調出府去、穩住王喜,並主持吳曦被誅殺後的西北大局,李好義和楊巨源則負責草擬密旨、攻進蜀王府、誅殺吳曦。
大的方案敲定之後,李好義又與楊巨源密商,研究誅殺行動的具體細節。
誅殺吳曦的計劃在暗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吳曦其時也沒有歇著。這天一早,吳晲便將一份密報和兩張行軍布陣圖呈到了吳曦的案頭。
密報是張群芳傳來的,說是她偷聽到了安丙與李好義的談話,但安丙和李好義似乎非常警覺,不讓任何人太接近二人密談的房間,因此聽得不太仔細。她隻隱隱約約地聽得,二人的話中多次提到一個時間,寒食日;提到一個地點,東園。因為聽得不太仔細,她不知道他們具體想幹什麼。
兩張布陣圖則是清明當天吳曦拜謁祖廟時親衛軍的布防圖和寒食日吳曦宴請東園時的布防圖。
吳曦看過情報,又俯身察看布防圖,粗大的手指在圖上移動,看得出來,他對自己舉行大型活動時的安全保衛措施異常在意。稱王蜀中,雖然實現了他自小就立下的宏大誌向,為建立強大國家,抵禦外侮走出了關鍵性一步,卻也給他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對宋王朝的背叛,為他樹立了一個強大到足以摧毀他所能擁有的一切的敵人。江山、權力、財富、親人,尤其是夢想,無不可以被對方輕取。這個敵人可以調集百萬雄師,踏平他的江山,剝奪他的權力,劫掠他的財富,屠殺他的族人,摧毀他的夢想;也可以暗遣殺手,隨時梟下他的首級,懸掛於興州城門,或者用匣子盛裝了,呈送臨安寧宗老兒的案頭……
吳曦知道,一個不慎,自己就將掉進萬劫不複的深淵,成為曆史的笑話。還好,吳晲為他想得十分周到,他不得不舉行的這兩次大型活動,就像被銅牆鐵壁圍裹著一樣,天衣無縫,潑水不進,誰也休想近其身,奪其命。
“吳晲,辛苦了!”吳曦結束了對布陣圖的研究,坐回到王座上去,長長地出了口氣說,“你這份情報很重要。雖然那人沒聽清楚安丙和李好義都談了些什麼,但大體上可以推斷,安丙和李好義、楊巨源那幾個死忠與他們那該死的朝廷,不知死活的家夥,可能會在本王宴集東園或清明祭祖時鋌而走險。”
吳晲點頭說:“臣弟的想法跟王兄一樣,擔心他們會在寒食日宴集東園或清明祭祖時輕舉妄動。這些家夥,肯定是因為找不到其他機會,才想在這種場合對王兄下手!依臣弟的意思,不如趁早將他們都抓來,胡亂安個罪名殺掉,省得萬一出狀況。”
吳曦搖搖頭說:“本王可不會像當年秦檜害死嶽武穆那樣,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人。當年秦檜與金國人勾結,唆使高宗皇帝殺害嶽飛,為的是迎合金國人,打擊主戰派,出賣國家的利益。本王現在雖然也與金國人結盟,但隻是為了暫時穩住他們,為消滅南宋小朝廷提供穩定的大後方。本王一旦完成南方的統一,第一件事就是回過頭去收拾那幫欺壓漢人近拜年的韃子!金國朝政之腐敗,比之南宋王朝有過之而無不及,經不起本王大軍的征討。本王一旦在蒙古人發動滅金戰爭之前拿下金國,蒙古人再牛也是白搭!這是本王的迂回策略,並不是一幫蠢貨所說的投降賣國。因此本王不會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人才!”
吳晲拱手長揖說:“王兄氣度,非常人可比也!隻是安丙、李好義等家夥不領王兄之情,奈何!”
吳曦說:“安丙、李好義幾人雖然有異動的跡象,但並沒有確鑿證據證明他們一定會有異動,殺了他們,會讓天下英才寒心。安丙、李好義都是難得的人才,沒有確鑿的證據,本王絕不會殺害他們。本王現在最頭疼的,就是手中人才稀缺。要知道本王的事業如此宏偉,沒有成千上萬的人才為本王效力,怎麼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