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飲茶別貪新
(1)新茶葉不一定純:根據行家介紹,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芽等的新茶往往帶有草青味,若貯存1~2個月再喝,則色澤潤綠晶瑩,味道更加清香醇厚。又如武夷岩茶、湖南黑茶等,如果貯存得當,甚至隔年陳茶反比新茶更芬芳可口。加之茶葉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堿、還原糖等會在貯存過程中經緩慢凝集收斂,口味可更加香醇持久。
(2)新茶多喝有副作用:新茶葉中含量較多的多酚類、醛類、醇類物質。由於時間短未經氧化,對胃腸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胃腸病變者飲新茶易出現胃痛、腹脹等症狀。新茶中活性較強的鞣酸、咖啡堿、生物堿等易使神經係統興奮,對神經衰弱、心血管患者不利,而且也易使人出現頭暈、出汗、惡心、失眠等“茶醉”症狀。
因此,新茶上市時不應急飲、多飲,應貯放一段時間。
牛奶與相關食物相克
1.牛奶與米湯不宜同食
實驗研究表明,若將牛奶與米湯摻後分別置入各種溫度下,將導致維生素A大量損失,嬰幼兒若長期攝取維生素A不足,將會導致發育緩慢,體弱多病,故喂養嬰幼兒應將牛奶和米湯分開。
2.牛奶與鈣粉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酪蛋白的含量約占蛋白質總含量的83%,牛奶中加入鈣粉,牛奶中的酪蛋白就會與鈣離子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在加熱時牛奶中的其他蛋白也會和鈣結合發生沉澱。所以牛奶禁忌加入鈣粉。
3.牛奶與酸性飲料不宜同食
酸性飲料易把牛奶中的蛋白質“點”成牛奶“腦”,使之凝固成塊,反而不易吸收。這是因為牛奶是一種膠體混合物,具有兩性電解質性質。即在酸性介質中以複雜的陽離子態存在,在堿性介質中以複雜的陰離子態存在,在等電離子時(pH值4.6)以兩性離子態存在。蛋白質在等電離子時溶解度最小(鮮牛奶的pH值一般在6.7~6.9),如pH值下降到4.6時,酪蛋白就會沉澱。凡酸性飲料,都會使牛奶pH值下降,使牛奶中蛋白質沉澱而凝結成塊,不利於消化吸收。所以牛奶中不宜加酸性飲料,如酸梅湯,桔汁、檸檬汁等。同樣,在衝食奶粉時也不宜加酸梅晶、山楂晶等作為調味品。
4.牛奶與橘子不宜同食
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遇到橘子的果酸便會凝固,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吃橘子時不宜喝牛奶。如果在飯前或空腹時吃橘子,橘子汁中的有機酸會直接刺激胃壁的粘膜,從而引起胃炎或胃蠕動異常,同時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5.牛奶與巧克力不宜同食
牛奶富含蛋白質和鈣質。巧克力被確認為能源食品,含有草酸。如牛奶與巧克力同食,則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就會結合成草酸鈣。若長期使用,可造成頭發幹枯、腹瀉,出現缺鈣和生長發育緩慢等。因此,牛奶與巧克力不宜混吃和同食。
6.牛奶與果子露不宜同食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果子露屬酸性飲料。在胃中能使蛋白質凝固成塊,從而直接影響人對蛋白質的吸收,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而且還會出現腹瀉、腹痛和腹脹等症。如果要吃酸性水果或喝橘子汁等,應在飲用牛奶1小時後進行。單獨飲用果子露,不但不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而且還可以預防便秘。
7.牛奶與藥物不宜同食
有的人在服藥時,不用開水送服,而用牛奶送服,這是不對的。因為牛奶中含有鈣、鐵,而鈣、鐵能與某些藥物如四環素、紅黴素類等生成穩定的鉻合物或難溶性的鹽類,使藥物難以被胃腸吸收,有些藥物甚至會被這些離子破壞,這樣就降低了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影響療效。所以服藥不宜用牛奶送服,而且在服藥一個半小時後再飲用牛奶為好。
溫馨提示:忌煮奶時間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