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部將紅都瑞金介紹給西方的奇書(1 / 1)

一部將紅都瑞金介紹給西方的奇書

廣角鏡

作者:舒龍

早在20世紀20年代,毛澤東的著作就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傳播。1927年5月27日,共產國際的機關刊物《共產國際》用俄文發表了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是國外刊物首次發表毛澤東的著作。西方最早介紹翻譯毛澤東著作的是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在1928年出版的《中國大眾》一書中,介紹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文的主要內容。此書的出版讓西方對毛澤東的思想有了初步認識。1934年,共產國際翻譯出版了第一本毛澤東文集,書名為《經濟建設與查田運動》,內容包括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和其他3篇文章。毛澤東的思想從此開始在共產國際內部傳播。

那麼,毛澤東著作在共產國際外部是否傳播?若有,又是如何傳播的呢?

筆者發現一本由英國倫敦馬丁勞倫斯有限公司1934年9月出版的《赤色中華》(RedChina)英文書籍,專門介紹了毛澤東在“二蘇大會”上所作的報告。這本書的定位是“宣傳小冊子”,係該公司出版的6種宣傳小冊子係列書籍之一,定價為6便士。這是最早向西方世界傳播毛澤東著作的普及讀本。

該書由三大部分組成:引言、中國地圖和毛澤東的報告。引言對中國蘇維埃運動進行了簡單介紹,以及國外對中國蘇維埃運動的看法和認識,對毛澤東在“二蘇大會”上所作報告的評價。中國地圖反映的是1934年中國的版圖情況,並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版圖用陰影標出。毛澤東的報告主要由報告大綱、反帝運動、帝國主義國民黨的“圍剿”、蘇維埃各種基本政策、武裝民眾與紅軍、蘇維埃的民主製度、蘇維埃對於地主資產階級的態度、蘇維埃的勞動政策、婦女及未成年人的保護、土地革命、蘇維埃的財政政策、蘇維埃的經濟政策、蘇維埃文化、蘇維埃的民族政策等部分組成。

《赤色中華》主要內容是毛澤東在“二蘇大會”上所作的報告(即《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對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報告》),那麼,它又是如何有選擇地翻譯的呢?

1.從篇幅來說,《赤色中華》進行了大幅壓縮,將報告由5萬餘字壓縮為1萬餘字。

2.從內容來說,《赤色中華》側重翻譯了毛澤東所作報告的第四部分,即兩年來蘇維埃各種基本政策和措施。內容主要包括反帝運動、帝國主義國民黨的“圍剿”、蘇維埃各種基本政策、武裝民眾與紅軍、蘇維埃的民主製度、蘇維埃對於地主資產階級的態度、蘇維埃的勞動政策、婦女及未成年人的保護、土地革命、蘇維埃的財政政策、蘇維埃的經濟政策、蘇維埃文化、蘇維埃婚姻製度、蘇維埃的民族政策等。另外在結構布局方麵也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

3.根據讀者定位,增加了一些說明,對重大曆史事件補充了時間標注,以幫助讀者理解中國曆史及中國蘇維埃運動。比如,報告的開頭就增加了2句文字:“1934年1月22日,第二次全國中華蘇維埃大會在蘇維埃首都瑞金舉行。毛澤東代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作了詳盡報告。”開門見山地把報告的時間、地點及報告人告訴了讀者。

《赤色中華》一書是毛澤東著作首次以單行本的方式在西方傳播,是研究毛澤東著作在海外傳播的重要文獻資料,因而極具學術價值。

責任編輯 冷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