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美容美體拔罐(2)(1 / 2)

材料:粳米50克,薏苡仁、枸杞、桃仁各15克,海帶、甜杏仁各10克,綠豆20克。

做法:

(1)用紗布將桃仁與甜杏仁包好,倒入清水中煎煮取汁。

(2)將薏苡仁、海帶末、枸杞子、粳米一起倒入同煮,直至煮熟即可食用,每日2次。

【上湯芝麻菜】

材料:菠菜400克,白芝麻10克,草菇100克,枸杞、大蒜、薑、蔥、鹽、雞湯、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材料洗淨,菠菜切段,草菇切塊,大蒜切末,蔥、薑切絲。

(2)菠菜在鹽水中焯熟,瀝幹水分裝盤。

(3)鍋中倒入雞湯,放入草菇、枸杞、蔥薑、蒜末、鹽,煮沸後澆在菠菜上,撒上白芝麻、胡椒粉即可食用。

脫發

脫發的表現為,梳頭或洗頭時出現頭發大量脫落,甚至平時捋頭發也會出現頭發掉落。常使用脫脂性較強的或堿性較強的洗發劑,或者長期吸煙飲酒、精神壓抑、休息不好、過度操心都可導致脫發。脫發損害的不僅是美觀的形象,還是不良健康狀況的提醒,隻有予以重視才能避免引發更大的危害。中醫認為,脫發是由於腎氣不足、脾胃虛弱、肺氣虛弱、頭發失養引起的。

【取穴】中脘穴、關元穴、太溪穴、陽池穴、腎俞穴、百會穴、天柱穴

【手法】

(1)將抽氣罐或者火罐在中脘穴、關元穴、太溪穴、陽池穴進行吸拔,留罐時間為10~15分鍾。

(2)將抽氣罐或者火罐在腎俞穴進行吸拔,留罐時間為10~15分鍾。同時按摩百會穴和天柱穴各1~2分鍾。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香菇油菜包】

材料:小麥麵粉500克,油菜750克,幹香菇5朵,罐頭筍150克,海米60克,鹽、雞精、白砂糖、醬油、醋、香油、酵母各適量。

做法:

(1)材料洗淨,香菇發泡、切丁,海米浸泡後切碎;油菜焯好後,擠幹水分,切碎;罐頭筍切丁。

(2)將油菜與筍丁、香菇丁、海米、醬油、鹽、糖、香油、雞精拌勻,做餡。

(3)將麵粉與酵母摻在一起,用溫水和好、揉勻,發好麵團後揉勻揉透。

(4)將麵團擀成包子皮,放入餡,包好後蒸熟,蘸醋食用。

蕁麻疹是一種由於皮膚、黏膜的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發生的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季節。分急性和慢性兩種。蕁麻疹病看似較小,但實際卻會危及生命,如有的人發作時會造成喉頭水腫,導致氣促、胸悶、呼吸困難,嚴重時還會導致窒息死亡。

中醫認為,致敏因素會在體內產生毒素,易使氣血耗損,以至於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使毒素鬱於皮膚腠理之間,正不勝邪而發病。

蕁麻疹

【取穴】大椎穴、風門穴、三陰交穴、曲池穴、血海穴

【手法】

【留罐法】

將抽氣罐或者火罐在大椎穴、風門穴、三陰交穴、曲池穴、血海穴進行吸拔,留罐時間為10~15分鍾。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走罐法】

(1)先在皮膚上塗抹油性按摩介質,將罐吸拔於足太陽膀胱經上部穴位。

(2)沿著經絡循行線路來回走罐,直至皮膚潮紅。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芝麻黃酒飲】

材料:黑芝麻30克,黃酒30克。

做法:

(1)將黑芝麻碾成碎沫,倒入大杯中,再加入黃酒,加蓋。

(2)將杯放入鍋中隔水蒸15分鍾即可。每晚睡前服食1次芝麻酒。每日1劑,連食1周。

濕疹

濕疹是一種呈多種形態的皮疹,不僅發無定處,而且非常頑固,因此中醫也稱其為“濕毒瘡”。

所謂的“毒”是指熱毒,當人食用某些食物、藥物或接觸日常用品時透過皮膚所表現出的變態性反應。這種變態性反應會反複發作,極易從急性演變為慢性病症。

【取穴】脾俞穴、膈俞穴、陰陵泉穴、血海穴、足三裏穴、三陰交穴、大椎穴、肺俞穴、陶道穴、委陽穴、曲池穴

【手法】

【留罐法】

抽氣罐或者火罐在脾俞穴、膈俞穴、陰陵泉穴、血海穴、足三裏穴、三陰交穴進行吸拔,留罐時間為10~15分鍾。

【其他】

濕熱型選脾俞穴、陰陵泉穴、足三裏穴、三陰交穴,血虛風燥型選膈俞穴、血海穴、足三裏穴、三陰交穴,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刺絡拔罐法】

首先將大椎穴、肺俞穴、陶道穴、委陽穴、血海穴、曲池穴及疼痛點部位皮膚常規消毒,用三棱針進行點刺,至被刺部位皮膚微出血後,用火罐吸拔於上述穴位上,留罐10~15分鍾,起罐並將汙血擦淨,並在針刺處消毒。隔日1次,3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