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薏米粥】
材料:紅豆、玉米須各15克,薏米30克。
做法:
先將紅豆、薏米衝洗幹淨,再將玉米須用紗布包裹好,然後將紅豆、薏米和玉米須共煮熟食。每日1次。
銀屑病又叫“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複發性炎症性皮膚病,任何年齡、任何季節都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居多。初期皮膚表麵形成扁平丘疹,其後逐漸融合,增大、增厚如牛皮狀,表麵有銀白色鱗屑,時有瘙癢感。應當注意的是,牛皮癬並不具有傳染性,所以無須背負過重的心理負擔。但是,由於銀屑病是一種兼具頑固性與複發性的皮膚疾病,所以隻有長期堅持,才能達到改善、減緩病情的目的。銀屑病病因不明,目前認為與遺傳、免疫功能紊亂、代謝障礙、內分泌因素、神經因素以及感染有關。
銀屑病
【取穴】肝俞穴、膈俞穴、血海穴、三陰交穴
【手法】
抽氣罐或者火罐在肝俞穴、膈俞穴、血海穴、三陰交穴進行吸拔,留罐時間為10~15分鍾。一次隻取一側穴位,雙側穴位輪流交替選用。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涼拌肉皮凍】
材料:豬肉皮200克,胡蘿卜、青豆、豆腐幹適量,鹽、糖、味精適量,清水500毫升。
做法:
(1)將豬肉皮用清水洗淨,刮去皮上所帶肥油。
(2)倒入清水中,用微火燉煮,同時將胡蘿卜、青豆、豆腐幹切丁備用。
(3)豬肉皮燉煮1.5小時以後倒入胡蘿卜丁、青豆丁、豆腐幹丁以及適當鹽、糖、味精等調味品,待涼成凍,切塊食用。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一種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春秋兩季,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以腰背部最為常見,成年患者較多。應當注意的是,帶狀皰疹雖然比較難愈,但一經治愈極少複發。中醫認為,帶狀皰疹也被稱作“纏腰火丹”、“蜘蛛瘡”,其病因是情誌不順、肝膽火旺、飲食不節、脾運失調、蘊濕化熱、毒邪入侵所致。
【取穴】大椎穴、中脘穴、天樞穴、曲泉穴、血海穴
【手法】
(1)將局部疼痛點、大椎穴、中脘穴、天樞穴、曲泉穴、血海穴部位皮膚消毒。
(2)用梅花針在局部疼痛點進行叩刺,至被刺部位皮膚微出血後,用火罐密排拔罐。
(3)在大椎穴、中脘穴、天樞穴、曲泉穴、血海穴用三棱針點刺3~5下後再拔罐,留罐10~15分鍾,起罐後將汙血擦淨,並在針刺處消毒。
局部疼痛點為主穴,大椎穴、中脘穴、天樞穴、曲泉穴、血海穴為配穴,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綠豆茯苓老鴨湯】
材料:綠豆200克,老鴨1隻,土茯苓40克,精鹽10克。
做法:
(1)將綠豆、老鴨、土茯苓都倒入適量的清水中,用武火煮沸。
(2)轉用文火煲4小時,最後加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食用。
肥胖
肥胖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是由於人體新陳代謝失調而導致脂肪過度堆積的疾病。當機體內熱量的攝入量高於消耗,就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導致肥胖症。一般來說,實際測量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並且脂肪百分比(F%)超過30%者稱為肥胖,臨床上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
【取穴】足三裏穴、豐隆穴、脾俞穴、胃俞穴、帶脈穴、天樞穴、中脘穴、關元穴、巨闕穴、大橫穴、氣海穴、三陰交穴
【手法】
【留罐法】
將抽氣罐或者火罐在脾俞穴、胃俞穴、帶脈穴、天樞穴、中脘穴、足三裏穴、豐隆穴進行吸拔,留罐時間為10~15分鍾。
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
【針罐法】
(1)將中脘穴、天樞穴、關元穴、足三裏穴或巨闕穴、大橫穴、氣海穴、豐隆穴、三陰交穴部位皮膚常規消毒,用毫針進行針刺,通過撚轉提插得氣。
(2)用閃火法將火罐以針刺處為中心吸拔於上述穴位上,扣在針上,留罐10~15分鍾後起罐起針。兩組穴位輪流交替選用。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燕麥木瓜紅棗羹】
材料:半個木瓜,燕麥片半碗,鮮紅棗8粒,冰糖適量,清水3碗。
做法:
(1)將木瓜削皮去籽,切成小丁;然後將紅棗去核洗淨。
(2)將處理過的紅棗放入煮開的清水中,煮10分鍾。
(3)待紅棗出味後再倒入燕麥片攪拌,煮沸後倒入木瓜丁和冰糖,直至冰糖融化即可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