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夏季飲食保健(5)(3 / 3)

後來,媽媽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她認為,讓孩子愛上飯菜就必須激發她的興趣,於是,每次做飯的時候她都叫姍姍給她幫忙,摘菜洗菜,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快樂。不僅如此,姍姍的媽媽還苦練廚藝,尤其是在食物的顏色和形狀上下功夫。經過媽媽的不斷努力,姍姍終於愛上了媽媽做的飯菜。

很多孩子都有厭食的毛病,特別是到了夏季,厭食情況會更加嚴重,因為機體為了調節體溫會將很多血液流向體表增加散熱,內髒器官血液的供應就會少一些,影響胃酸分泌。胃酸是幫助食物消化的主要物質,胃酸減少會導致消化功能下降。再加上天氣炎熱,孩子的休息睡眠不是很好,睡眠欠佳就會使中樞神經係統處於一種緊張狀態,導致機體的內分泌腺體活動水平有所改變,這些都會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

夏季孩子的飲食量相對減少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對食物一點都不感興趣,甚至不吃飯,這就屬於厭食了。麵對厭食,首先要找準產生厭食的原因,比如,是不是由於食物的色、香、味不好;或是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吃零食過多等等。其次,要進行針對性治療,除了購買開胃藥外,在飲食方麵,多給孩子做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品,比如:綠豆百合米仁湯,既營養又美味,而且還能祛暑。

一般來說,小兒厭食不需要吃藥,隻需在飲食上下番功夫就可以了。如在炒菜或拌涼菜時添加適量的香醋,既可以開胃增食,又可以殺滅病菌。也可以變換炒菜花樣,讓孩子愛上美食。

雞金鱔魚

黃鱔250克,雞內金6克,鹽、胡椒粉、料酒、白糖各適量。

(1)將黃鱔去內髒,洗淨切段。

(2)雞內金燒黃研末後與鹽塗於鱔魚背上,加水少許,蒸熟。

(3)取出雞內金後加胡椒粉、白糖、料酒,再蒸5分鍾即可。

溫中健脾、消食開胃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弱厭食患兒。黃鱔具有溫補脾胃功能,配合雞內金消食化積、健運脾胃。

金鉤烘蛋

雞蛋350克,蝦米200克,小麥麵粉100克,澱粉(蠶豆)150克,薑、大蔥各10克,料酒15克,胡椒、味精各2克,鹽8克,菜籽油50克。

(1)蝦米納碗加料酒、薑片、蔥節、清水等;上籠蒸軟取出,然後鍘成細顆粒。

(2)雞蛋、幹豆粉、麵粉、胡椒、味精、鹽、清水同納一碗調成蛋漿;將蛋漿倒入炙好的鍋內,用炒瓢攪動至濃稠;將四周的蛋漿往中間擠成四方開,煎至兩邊起籽鍋軟。

(3)在一邊劃菱形塊,但不劃斷,入熱油,炸至發泡酥脆時起鍋裝盤即成。

蝦米中各種營養素的含量均比鮮蝦高,鈣的含量比肉類食品高100倍;成菜有獨特鮮美的滋味,能增食欲。

夏季,天氣炎熱,本來就厭食的孩子在這個季節吃得更少,如何才能讓孩子胃口大開呢?避免以下的飲食誤區,也是提高孩子食欲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

厭食寶寶最愛“醋”。

如果在做菜時添加一些香醋、米醋等作料,就可以使孩子的胃酸變濃增多,使胃腸蠕動增強、生津開胃,增加進食量。

小孩不愛吃飯就是缺鋅。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胃口不好不愛吃飯就是缺鋅,這是錯誤的。因為兒童厭食與多種因素有關,短時間厭食,可能與咽喉和口腔因素有關。較長時間厭食可能與吞咽咀嚼功能沒有培養好有關。

夏季苦味食物可以開胃。

是的,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堿、甙類、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功能。

孩子不愛吃飯,應多吃些肉,以增加營養。

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夏季飲食應清淡,吃肉也應有所選擇,度夏的肉食精品當數鴨肉。鴨屬於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鴨肉特別適合夏季食用。

防治小兒厭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