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是小兒的常見問題,經常難倒父母,其實,要讓孩子愛上飯菜,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下麵的這些措施能有效防治小兒厭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父母應給孩子留固定的位子吃飯,這個習慣應該讓孩子兩三歲前就養成。吃飯時,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創造一個吃飯的氛圍。
不強求孩子吃飯。孩子不吃飯不能硬逼著孩子吃,以免讓孩子產生厭煩。孩子不按點吃飯,飯後不宜給孩子零食吃,慢慢地,孩子體會到了餓的滋味,就會按時吃飯了。
讓孩子參與做飯。四五歲的孩子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參與做飯讓他知道飯是如何做成的,同時也可教育孩子要愛惜飯菜。
常變換菜式。父母在做飯時,應該多花點心思,顏色鮮豔的食物往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比如把玉米堆成月亮的樣子,胡蘿卜泥盤成太陽的樣子,孩子看後,常常會大快朵頤。
夏季食療防中暑
蕭蕭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性格卻像個男孩子,一天到晚和一群男孩子到處玩耍,去捉蜻蜓,去逮知了,玩捉迷藏,下河捕魚,這都是蕭蕭喜歡的遊戲。現在又放了暑假,蕭蕭變得更“囂張”了,簡直就要玩瘋了。
一天,蕭蕭回到家裏,一句話都不說,整個人像霜打的茄子似的,父母感到很奇怪。一向頑皮搗蛋的蕭蕭怎麼一聲不響了呢?原來,蕭蕭病了,她說頭痛得厲害,而且還想吐,不想吃東西。蕭蕭的父母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後得知,蕭蕭中暑了。
中暑是指身體所產生的熱能無法由正常途徑排除,從而產生一連串症狀,是夏季炎熱天氣裏發生的一種急性疾病,多發生在兒童身上。因為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成熟,對於環境溫度的變化,適應性較差。另外,兒童皮膚表皮薄,血管分布豐富,更容易受外界高溫影響。
中暑的種類依症狀輕重可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熱痙攣,通常以小腿抽筋為表現,適當補充水分及休息後,就可以緩解。第二種是熱衰竭,一般體溫會上升至38至40℃,主要表現為虛弱、煩躁不安、惡心。第三種是中暑高熱,是最嚴重情況,體溫多超過40℃,可能出現意識不清、昏迷、抽筋等症狀。
中暑在發生之前,一般會有明顯的預警信號,如口渴、頭暈、眼花、耳鳴、胸悶、惡心、嘔吐、出汗、乏力等,此時若及時休息、處理,可以有效預防中暑。
中暑是夏季炎熱天氣裏發生的一種急性疾病,孩子體質較弱,很容易中暑,若在夏季采取必要的食療措施,將有助於預防中暑。
荷葉蓮藕粥
鮮荷葉1張,鮮蓮藕1節,粳米50克,白糖適量。
(1)先將荷葉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水煎湯,濾取汁500毫升左右。
(2)再將蓮藕洗淨切成小粒,與洗淨的粳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後食用。
清熱解暑,和胃。適用於夏季熱、食欲不振者食用。
苦瓜黃豆煲排骨
新鮮苦瓜500克,黃豆200克,豬排骨250克,生薑3~4片。
(1)先用清水把苦瓜、黃豆、排骨、生薑洗淨,苦瓜去核切塊,黃豆浸泡片刻。
(2)排骨切成段狀,然後和苦瓜、黃豆、薑片一起放進瓦煲裏,加入清水1200毫升,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1個小時,直到600至800毫升,調入食鹽少許,飲湯食苦瓜及豬排骨。
苦瓜黃豆排骨湯氣味苦甘、清潤,具清暑除熱、明目解毒的功效。
綠豆豬肚湯
豬肚1隻,綠豆250克,精鹽15克。
(1)豬肚擦洗幹淨切成片,下炒鍋加水,精鹽同燉。
(2)綠豆洗後,另用砂鍋加水,水要沒過綠豆,煮至開花,撈出豆殼,連湯汁一並倒入炒鍋內,用溫水煨半小時。聞香氣四溢便可。
豬肚細滑,豆香濃鬱,通汗解暑。
清暑益氣湯
西洋參3克,石斛10克,麥冬10克,竹葉6克,生甘草3克,西瓜皮500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1)先煎西洋參去渣取汁備用,鮮西瓜翠衣切碎擠汁備用。
(2)其餘藥材涼水泡15分鍾後水煎,去渣取汁。
(3)入粳米煮粥,將熟時對入西瓜翠衣汁,西洋參湯,加適量白糖,涼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