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秋季飲食保健(3)(1 / 3)

秋風陣陣,又到了進補的時節,餐桌上當然少不了山藥的影子,山藥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食物,深受人們的喜愛。

山藥含有黏液質、膽堿、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多種氨基酸、鈣、磷、鐵等成分,有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冠狀動脈及微循環的血流,並有鎮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秋季,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小兒脾常不足,風寒之邪如果直中脾胃或者由於不注意飲食衛生而感受濕濁之邪,就會發生腹瀉疾病。此時,飲食中適當增加山藥的攝入,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能根據患兒偏寒或偏熱而添加陳皮、北芪、黨參等或麥冬、薏米等煲湯或煲粥,效果會更好。

山藥具有增強小兒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從而預防腹瀉疾病等功效。在食用山藥的時候,應變換花樣,讓孩子更加喜歡山藥,下麵介紹幾種山藥的做法。

山藥玉竹白鴿湯

山藥、玉竹、麥冬各10克,枸杞5克,鴿子1隻。

(1)先將汆過的鴿子肉放入鍋中煎炒,然後加入開水,水開後將肉撈至砂鍋中。

(2)把山藥、玉竹、麥冬、枸杞放入另一隻砂鍋中,煮開10分鍾後將湯倒進裝有鴿子肉的砂鍋中,文火煮90分鍾,出鍋前加入鹽、味精、雞精等調味料即可。

此湯具有健脾補肺、滋養肺陰、益精血、益氣的功效。

百合花山藥粥

百合花10克,山藥、粳米各30克,冰糖適量。

(1)將山藥清洗幹淨,削去表皮,切成薄片。

(2)粳米洗淨後與山藥一同煮粥,待粥快熟時加入洗淨的百合花,當粥煮至兩次開沸後調入冰糖即成。

此粥稠味甘,具有健脾、潤肺、止咳的功效。適合秋燥皮膚幹燥、口唇幹燥伴有幹咳少痰者食用。

山藥炒肉片

鮮山藥200克,裏脊肉300克,胡蘿卜50克,小黃瓜50克,蔥2根,薑片3片,鹽、酒、胡椒粉各少許,黃芪5錢,防風3錢,白術2錢,大棗10顆。

(1)將胡蘿卜、小黃瓜用鋸齒刀切段。

(2)藥材加薑片用4碗水煮成1碗藥汁備用。

(3)裏脊肉切薄片並加入所有調味料拌醃。

(4)油少許炒香蔥段後,放入肉片拌炒至變色。

5.倒入山藥、胡蘿卜及小黃瓜,淋下藥汁後加鹽調味炒約1分鍾即可。

山藥所含澱粉酶能幫助澱粉類食物消化,具有滋補、補氣功效。

山藥豆腐羹

山藥200克,豆腐1塊,雞蛋液,香菇,香菜,鮮湯,鹽,味精,雞精,胡椒粉,水澱粉各適量。

(1)山藥去皮切小丁並焯水,豆腐切成與山藥等大的丁。

(2)香菜洗淨切末,香菇洗淨切丁。

(3)鍋中加鮮湯,調入主料,然後加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調味。

(4)湯沸騰時用水澱粉勾芡至濃稠狀,淋入蛋液並撒香菜末即可。

此羹具有增強小兒脾胃功能的功效。

山藥是一種普通的食物,是百姓餐桌的常客,可是卻很少人知道山藥搭配的宜忌,隻要合理搭配,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山藥的食用價值。

山藥與芝麻搭配好處多。

芝麻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B1外,還是補鈣的“高手”,而和山藥一起搭配來吃,補鈣功效會更好。因為山藥有促進鈣質吸收的作用。

秋季天氣變化無常,兒童常常感冒,感冒的患兒是不應吃山藥的。

這種說法不科學,山藥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巨嗜細胞的吞噬作用,及時“消滅”入侵體內的感冒病毒,尤其是平時易出汗、反複感冒的氣虛病人在秋季更應增加山藥的攝入量。

秋季吃山藥,有助於防秋燥。

秋燥的發生與肺燥密切相關,除此之外,也與脾虛有一定的關係。受秋燥困擾,除了適當吃梨等具有生津潤肺作用的食物外,更應多吃點具有健脾、生津作用的山藥。

山藥不宜與鴨肉同食。

這種說法不科學,鴨肉補陰,並可消熱止咳,山藥的補陰作用更強,與鴨肉伴食,可消除油膩,還可以更好地補肺。

小技巧幫你趕走煩惱

山藥雖然好吃,但在烹飪的過程中煩惱卻不少,有些人在去除山藥皮的時候奇癢無比,那麼,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呢?在這裏教大家兩招。

方法一:在洗手盆中倒入少量食醋,浸泡雙手5分鍾後,再用火烤泡完的手,這樣手就不會再癢了,因為山藥皮上導致手癢的皂角質被破壞掉了。

方法二:把山藥切段,在開水中泡30分鍾後取出來,可以去除山藥表皮的黏液,然後再刮皮,既易去皮又不會手癢了。

吃柚子好處多

秋季天氣幹燥,每到這個季節,琪琪就開始爛嘴角,吃不下東西,一吃東西就痛得琪琪哇哇大叫,媽媽讓琪琪服用了些消炎藥,可過不了多長時間,琪琪的嘴角又會開始潰爛。這下,可難為住了媽媽。

一天,琪琪的爸爸看報紙的時候,偶然讀到這樣一則信息,說秋季吃柚子可以預防口角炎,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買了一些柚子回家,讓琪琪每天吃一些。堅持食用一段時間後,琪琪的爛嘴角情況果真有了好轉。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左右,是柚子成熟的季節,柚子個頭大,皮厚耐藏,故有“天然水果罐頭”的美譽。柚子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這些都是其他水果難以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