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秋季飲食保健(4)(3 / 3)

立秋以後,天氣轉涼,空氣中水分減少。由於幹燥而引起的一係列的生理變化,稱為“秋燥”,這種氣候變化對小孩子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科學食療能夠幫助寶寶驅除“秋燥”。

蘿卜菠菜黃豆湯

白蘿卜250克,菠菜250克,黃豆100克,鹽少許。

(1)菠菜揀去枯葉,洗淨;蘿卜洗淨,切小丁;黃豆浸泡30分鍾漲發。

(2)在鍋中加入水和漲發的黃豆,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燜酥。

(3)放入蘿卜,煮至酥爛後放入切碎的菠菜,燒滾鍋開,加入少許鹽即可。

菠菜潤腸,蘿卜通氣,黃豆纖維豐富,三味合一,成獨具潤腸通便、清除燥熱功效的佳飲靚湯,可稱得上經典的嬰幼兒祛燥潤肺的保健營養湯水。

白玉鱸魚片

鱸魚500克,雞蛋1隻,山藥50克,荷蘭豆25克,梨150克,精製油250克,黃酒、鹽、雞精、澱粉、蔥、薑各適量。

(1)鱸魚洗淨,去內髒、骨、刺和皮,切薄片,用少許鹽、雞精、蛋清、澱粉上漿;山藥削皮,切小片,荷蘭豆切段,梨削皮去核切小片;蔥薑洗淨,溫水泡15分鍾成蔥薑汁。

(2)炒鍋燒熱,倒入油,燒至三成熱,放入魚片,輕輕撥散,至熟撈起;放入山藥、荷蘭豆、生梨,一起炒熟取出。

(3)炒鍋中留少許油放入蔥薑汁,加少許鹽、黃酒、雞精,燒開投入全部原料翻炒均勻,用水澱粉勾芡即成。

鱸魚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充足,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具有健脾開胃,滋補肝腎,止咳化痰的特效。山藥健脾、潤肺;生梨滋陰益肺,生津解渴;荷蘭豆為鮮豆食品,營養充分。此菜肴營養全麵是理想的預防“秋燥”的特效菜。

陳皮芋頭鴨

鴨腿肉350克,芋頭150克,精製油10克,京蔥50克,生薑、茴香、九製陳皮、黃酒、醬油、鹽、白糖各適量。

(1)洗淨鴨腿,去骨切小塊;芋頭削皮切丁,京蔥和九製陳皮切絲。

(2)炒鍋中加入精製油,燒熱後放入京蔥絲、薑塊,煸出香味,放入鴨肉。

(3)鴨肉炒至表麵呈熟色,加入醬油、茴香、適量水,大火燒滾,再放入黃酒,鹽、白糖、陳皮絲,蓋上鍋蓋,改中小火燜燒。

(4)鴨肉將酥時,加入芋頭丁,燜燒到芋丁、鴨肉均酥爛後,改用大火收濃湯汁,揀去薑塊、茴香,出鍋裝盆。

鴨肉的蛋白質含量低於雞肉,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高於雞肉,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芋頭的澱粉和維生素、微量元素豐富。此菜肴滋陰潤燥、養胃理氣,秋季食用可增強幼兒抗病能力。

沙參玉竹蓮子百合湯

沙參50克,玉竹、蓮子、百合各25克,雞蛋1個。

將沙參、玉竹、蓮子、百合洗淨,同雞蛋連殼一起下鍋,同燉半小時,取出雞蛋除殼,再同燉至藥物軟爛。食雞蛋飲湯,可加糖調味。

本湯所取中藥均是潤肺養陰,健脾和胃之品,特別是雞蛋,不但食療價值高,且能補陰除煩,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陰傷,失音咽痛之症,本膳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對兒童的影響會更加深遠,科學的飲食能有效的預防秋燥,下麵的飲食細節應該多多注意。

秋季,孩子應多吃梨。

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生吃雞蛋有潤肺及滋潤嗓音的功效。

生吃雞蛋不僅不衛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而且並非更有營養。生雞蛋裏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易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生物素缺乏症”。

秋燥要忌食辛辣燒烤食品。

秋燥時節,應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易上火。

食用蓮子能防秋燥,宜多食。

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蓮子具有降虛火,還有溫補的雙重效果,不過,體質虛寒還有氣喘病人,不宜吃太多蓮子,吃多了易生痰。

預防秋燥有良方

秋燥易耗人津液,使皮膚黏膜水分加速蒸發,引發人體內熱鬱結,因此,秋季養生,最重要是潤“燥”。那麼,該如何預防秋燥呢?

首先,秋季應多補水,可以喝開水、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以養陰潤燥,補充水分,保持濕潤。同時還宜多吃點具有滋陰潤燥的果蔬,比如蘋果、石榴、甘蔗、秋梨、葡萄、菠菜、藕等。

蔬果含有大量水分,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同時也能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及無機鹽、纖維素等,改善燥氣對人造成的不良影響。

其次,注意精神調養,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身體陰陽平衡。

此外,還應進行適當運動,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因為秋季天氣變涼,人體血管收縮,皮膚變得緊密,如過於劇烈的運動,汗腺分泌太多,皮膚更易缺水,加速皮膚幹燥感。

秋季敗火飲食療法

露露是個漂亮的小女孩,鄰裏鄰居都喜歡這個瓷娃娃似的孩子。最近兩天,家人發現,露露好像比以前更“好看”了,臉蛋紅紅的,就好像上了妝似的,起初,父母並沒有對寶寶的異常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