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測法:患兒取側臥位,將肛門溫度計頭塗以潤滑劑,徐徐插入肛門,深達體溫計長度的一半即可,放置5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5℃~37.7℃。此法多在小兒及神誌不清的時候采用,最好由醫護人員執行。
口測法。將消毒過的體溫計置於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3℃~37.2℃。此法測體溫較可靠,如果嬰幼兒及神誌不清者則不宜使用。
此外,在測量體溫的時候,有一些注意事項,如在測量前,要檢查體溫計有無破損,甩表時不能觸及硬物,否則,易破碎;如患兒剛剛進過食,不宜測量,須休息半小時才能測體溫,以免造成測量結果偏差;直腸疾病或手術後、腹瀉、心梗患兒不宜從直腸測溫,熱水坐浴後,須待30分鍾後再進行測量。
小兒貧血食療
小華自小體弱多病,到了冬季,小華總是比別的孩子怕冷,穿得厚厚的棉服,依然手腳冰涼。為此,小華的媽媽曾帶著孩子去醫院做過檢查,醫生說,孩子怕冷與貧血有關,建議服用一些治療貧血的藥物。
可是,小華的媽媽擔心長期服用藥物會對正在長身體的小華產生副作用。於是,醫生又建議多給小華吃些補血的食物,比如大棗、豬肝、菠菜,用食補達到補血的目的,既安全又營養,小華的媽媽覺得這個方法很穩妥,於是,就變著花樣地給孩子做著吃。
冬季來了,寒冷再度回到我們身邊,因為天氣寒冷,很多孩子都不喜歡過冬季,特別是一些貧血的孩子,比其他健康孩子更怕冷,無論穿多少衣服,都不覺得身體暖和。那麼,什麼是貧血,為什麼孩子容易貧血呢?
所謂貧血,就是紅細胞數減少,或者血紅蛋白量減少。八九個月到2周歲左右的小兒貧血,多因食物中缺乏足夠鐵質,多見於從母體中沒有獲得足夠鐵量的早產兒,通常生後一直以母乳為主,如不吃蛋類和魚,就會缺鐵,造成貧血。
學齡兒童有的因為愛吃精白米,不喜歡吃魚、蛋及綠葉蔬菜,使鐵質不足也會引起貧血。再加上處在快速增長期,因生長快,運動量大,尤其是女孩月經來潮之後,都需要增加鐵的攝入,如供給食物含鐵量少,又未及時從補鐵的藥物中獲取,就會發生貧血。
對於貧血,父母千萬莫大意,嬰幼兒處於生長最快時期,一旦出現貧血,肌體供氧能力差,使胃腸道黏膜細胞分泌和轉運動能減退,就會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加重肌體營養不良。此外,貧血時嬰幼兒腦部供氧不足,會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這樣,營養不良及神經內分泌功能障礙的加重,就會對小兒體重及身高的正常發育構成不利影響。
貧血是小兒的常見病、多發病,而補血的最安全、可靠的方法是食補,下麵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小兒貧血的食療方法。
脊肉粥
豬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鹽、香油、胡椒粉各少許。
(1)先將豬脊肉洗淨,切成小塊,放鍋內用香油炒一下。
(2)然後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爛熟時,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再煮沸即成。
此粥補益人體,小兒常食可防止發生貧血。
杏仁蘋果豆腐羹
豆腐3塊,杏仁24粒,蘋果1個,冬菇4隻,食鹽、菜油、糖、味精各少許,澱粉適量。
(1)將豆腐切成小塊,置水中泡一下撈出。冬菇洗淨,切碎,攪成蓉,和豆腐煮至滾開,加上食鹽、菜油、糖,用澱粉同菜油調成芡汁,製成豆腐羹。
(2)杏仁用溫水泡一下,去皮;蘋果洗淨去皮切成粒,同攪成蓉。
(3)豆腐羹冷卻後,加上杏仁、蘋果糊、味精拌勻,即成杏仁蘋果豆腐羹。
此羹富含蛋白質和鐵質,可提高嬰幼兒免疫力,防止貧血發生。
菠菜枸杞粥
菠菜100克,枸杞子15克,粟米100克,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1)將菠菜去雜,連根洗淨,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碼齊後將菠菜切成小碎段,盛入碗中備用。
(2)將粟米、枸杞子淘洗幹淨,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待粟米酥爛,調入菠菜小碎段,拌和均勻.
(3)加精鹽、味精,再煮至沸,淋入香油,攪拌均勻即成。
滋養肝腎,補血健脾。對幼兒生長期及青少年貧血病人尤為適宜。
兒童貧血與飲食密切相關,因此,父母應該關注一些飲食常識,多給孩子吃一些補血的食物,這對預防貧血有一定的幫助。
蛋、奶對貧血者並非越多越好。
牛奶夠營養,但含鐵量低,人體吸收率隻有10%。用牛奶喂養的嬰幼兒,如忽視添加輔食,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蛋黃補鐵好,但其鐵的吸收率僅為3%,並非補鐵佳品。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還會抑製身體吸收鐵質。因此,蛋、奶對貧血者並非越多越好。
貧血患兒不宜吃菠菜。
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菠菜含鐵質、胡蘿卜素極為豐富,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