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麵食物是中國的傳統膳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庭在日常飲食中都選擇精白米麵,並以為食用精白米麵更有益健康。其實這是人們對精白米麵的營養價值認識的一個誤區。
我們知道,穀粒結構的最外層是種皮,不能食用;種皮內是穀皮,主要含纖維素和脂肪。而穀皮裏是糊粉層,含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無機鹽,是我們人體中維生素B1的重要來源;包在糊粉層裏麵的胚乳則是穀類的主要成分,含有大量的澱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質。在穀粒的一端是胚芽,其中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等。
事實上,米糠全身都是寶。因為米糠是大米加工的副產品,由外果皮、中果皮交聯層、種皮、米糠和糊粉層組成,約占稻穀重量的5%~7%。米糠中包含了整粒稻米半數以上的營養素,含有稻穀的主要精華,是營養素含量豐富、種類齊全的天然食品資源,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研究發現,米糠中所含的B族維生素種類居目前人類發現的天然食品之冠。同時,米糠還含有多種天然生理活性物質,包括十多種非皂化脂類、70餘種抗氧化劑和豐富的食物纖維等。
健康影響:
臨床驗證表明,米糠中的必需脂肪酸可以通過抑製人體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並能抑製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從而減少血漿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起到防治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而且,米糠中的食物纖維還能刺激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體積,加速糞便從腸道排出,減少糞便中的致癌因子與腸壁接觸時間,防治便秘和預防結腸癌等。如果我們的日常膳食中缺乏食物纖維,就容易導致結腸癌、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以及便秘、痔瘡等病,或者成為這些疾病的直接或間接病因。此外,食物纖維還有防治糖尿病、肥胖症等多種疾病的功能。
如果我們長時間食用精白米、水晶米和細白麵,就容易引起身體缺乏維生素B1,使我們患上腳氣病(多發性神經炎)。如果正在哺乳的媽媽長時間食用精白米麵,還會讓寶寶患上腳氣病。
點擊方案:
事實上,精白米的營養價值遠不及糙米和標準米。穀類加工是通過適當的碾磨,除去雜質和糠皮,但穀類裏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多存在於胚芽和麩皮中,所以加工越精細的米麵含有的維生素就越少,營養價值也越低。但米麵加工過分粗糙,所製出的食物感官性狀就不好,會降低消化吸收率,不利於人體消化吸收。所以,選購標準米、標準粉是最符合人體的健康需要的。
按照經濟和營養方麵的要求,我國一般將稻米加工成“九二”米,即50公斤糙米加工成46公斤白米;而50公斤小麥加工成42.5公斤麵粉,即“八五”粉,也就是標準粉。從營養角度來看,標準米麵中保留了較多的B族維生素、纖維素和無機鹽,可以預防某些營養缺乏病,所以可以作為我們日常米麵食物的首選。
相關鏈接:
要想讓自己吃得健康,就必須在餐桌上下些功夫,以下細節需要注意:
1、主食應粗細搭配,品種多樣,將精米白麵和粗糧、雜糧搭配吃,粗糧和雜糧不僅可以增加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還可以利用它們之間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主食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2、主食要科學烹調,防止營養素損失,比如如大米淘洗次數不宜多,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不宜搓洗和用熱水淘洗;煮稀飯時不能加堿,煮幹飯時不宜“撈飯”,米飯在電飯煲中保溫時間不宜過長等。
3、黴變的糧食不能吃,因為黴變糧食不僅感官性狀發生改變,而且營養成分也被黴菌分解,失去了食用價值。此外,黴菌產生的黴菌素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