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過鹹飲食傷身體(1 / 1)

鹽是我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缺了它就會飲食無味,還覺得身體軟弱無力。但是,經常吃過鹹的食物,也很容易影響健康,誘發疾病。

健康危害:

1、易致骨質疏鬆

一般來說,人體的腎每天會將使用過的鈉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人體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大約就會同時損失26毫克的鈣。人體需要排泄的鈉越多,損耗的鈣也越多。同時,鈉鹽還刺激人的甲關旁腺素,激活“破胃細胞”膜上的腺苷酸環化酶,促使胃鹽溶解,破壞骨質代謝的動態平衡,因而更易發生骨質疏鬆症甚至內折。

2、誘發胃癌

食入過量的高鹽食物後,因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粘膜會造成直接損害。動物實驗表明,當喂給大白鼠濃度(12%或20%)的食鹽水後,鼠的胃粘膜就會產生廣泛彌漫性充血、水腫、糜爛、出血和壞死,而低濃度的食鹽水則不會引起這些病理改變。此外,高鹽食物還能使胃酸減少,並能抑製前列腺素E的合成。前列腺素E具有提高胃粘膜抵抗力的作用,這樣就使胃粘膜容易受損而產生胃炎或胃潰瘍。同時,高鹽及鹽漬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它進入胃內會轉變為硝酸鹽,然後與食用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銨,具有極強的致癌性。

3、導致感冒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內氯化鈉濃度過高時,鈉離子就會抑製呼吸道細胞的活性,使細胞免疫能力降低。同時,由於吃鹽後人的口腔內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溶菌酶也會減少,這樣口腔咽部的感冒病毒就容易侵入呼吸道。且由於血中氯化鈉濃度增高,也可使人體內幹擾素減少,免疫力降低,導致感冒等病症。

4、加重糖尿病

專家在實驗中發現,食物中的鈉含量與澱粉的消化、吸收速度和血糖反應有著直接的關係。吃含鹽多的食物後,進入人體的食鹽就會通過刺激澱汾酶的活性而加速對澱粉的消化,或加速小腸對消化釋出的葡萄糖的吸收,以致出現血漿葡萄濃度高於正常水平,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除上述危害外,飲食過鹹還可使人罹患高血壓,加重心髒負擔,促發心力衰竭,出現全身浮腫及腹水等。患有腎炎、肝硬化的人,也會因過度鹹食而加重水腫。

點擊方案: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建議:成人每天吃鹽量由6克改為5克。當然,這可能讓很多喜愛鹹食的人有些為難,甚至覺得不太現實。但是至少大家應該有這個意識,去無限地接近這個目標。接近的辦法包括:盡量少吃或不吃超市中的熟食,使用定量的小勺子;不吃或少吃高鹽的食物,如味精、蠔油、醬油、鹹菜、熟食等;做菜時用醋、蔥、蒜、辣椒、芥末等調味,以增加食欲。

同時,每天要多吃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每周最好有2次出汗活動,因為出汗可以排鹽。此外,還要還要定期吃一頓沒有食鹽的午餐或晚餐,因為沒有食鹽的食物有利於平衡細胞內外滲透的壓力,從而釋放部分對細胞不利的因素。尤其是4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或有高血壓家族遺傳傾向的人,每周吃一次無鹽餐會給健康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當然,無鹽餐不能吃得太頻繁,一周最多2次,因為鹽攝入太少同樣會破壞體內的離子平衡,對身體不利。

相關鏈接:

每到夏季,人體就會大量出汗,此時需要為身體補充一些鹽分。

補鹽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喝些淡鹽水或喝加了食鹽的果汁,但是鹽不能加得過多,一般以每500毫升水放1克鹽為宜;還有就是喝一些能為身體補充鹽分的功能性飲料。如果身體出現脫水的現象,還可到醫院買鹽溶液喝。但是最好的方法還是喝味道略微鹹一些的綠葉蔬菜湯,比如油菜、菠菜或空心菜等熬成的湯,因為這些蔬菜都含有大量的鈉、鉀等元素,維生素的含量也很高,能夠很好地補充身體流失的鹽分。

如果通過喝鹽水為身體補充鹽分,要以少量多次為佳。比如在進行高強度體育活動時,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就喝一點,每次不要喝太多,喝的時候最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要大口喝,否則反而會促進身體流汗更多。有些人可能“口淡”,喝不慣加了鹽的水,此時可以在鹽水中稍加一點糖來掩蓋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