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涼水洗腳引發關節痛(1 / 1)

洗腳的好習慣相信大多數都有。經常洗腳,尤其是晚上睡前用溫水洗腳5~10分鍾,不僅有利於腳的衛生,還有利於刺進血液循環,尤其是下肢的血液循環,對健康有利。而且睡前洗腳,還能促進睡眠。

然而在炎熱的夏天裏,許多人喜歡用涼水洗腳,認為這樣既可以降溫消暑,在感覺上也比較舒服。豈不知,在夏天裏經常用涼水洗腳可能會引發關節痛。

健康危害:

人的腳部是人體血管分支的最遠端末梢部位,而腳部的脂肪較薄,保溫性差,因此腳底的皮膚溫度也是全身溫度最低的部位,極易受涼。如果夏天經常用涼水洗腳,腳會進一步受涼遇寒,然後通過血管傳導而引起全身的一係列複雜病理反應,最終導致各種疾病。而且由於腳底的汗腺比較發達,如果突然用涼水洗腳,就會導致毛孔驟然關閉阻塞,久而久之容易引起排汗機能遲鈍。

此外,腳上的感覺神經末梢在受到涼水刺激後,正常運轉的血管組織會劇烈收縮,導致血管舒張功能失調,容易誘發肢端的動脈痙攣、關節炎和風濕病等。

點擊方案:

即使在夏天,洗腳最好還是用溫水,而且洗前要休息片刻,使腳上的汗落下去後再洗,才不至於著涼受寒。在下雨的天氣,不要光腳趟水。如果不慎被雨水弄濕,回家後應及時用熱水衝洗,讓腳部保暖。

相關鏈接:

盡管大多數人都會堅持每晚洗澡或洗腳,但該怎麼洗卻是心中無數,有的隻是隨便泡一下了事。其實洗腳也是很有講究的,正確洗腳不僅能夠防治足部疾病,如腳氣、腳凍、腳幹裂,以及下肢麻木、酸痛、腫脹等病症,而且由於腳上有很多重要的經脈,洗腳還能防治感冒、關節炎、高血壓、神經衰弱、眩暈、失眠、便秘等病症。

正確的方法是:在盆中倒入適量溫水,不要太燙或太涼,水深以剛好覆蓋腳麵為宜。先將雙腳在盆水中浸泡5~10分鍾,然後用手或毛巾反複搓揉足背、足心和腳趾,還可以反複搓揉小腿直到腿上皮膚發紅發熱,此時可以邊搓洗邊加熱水,直到水加到足踝以上。洗完後,用幹毛巾反複搓揉擦幹。

每晚在臨睡前進行一次足浴,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每次以20~30分鍾為宜,洗完後最好在半小時內上床睡覺,以保持腳部的溫暖,促進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