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洗冷水浴增強體質(2 / 2)

3、淋浴

在淋浴開始前,先用冷水淋濕手足,再用濕毛巾摩擦胸背部,然後在噴頭下衝淋,同時用毛巾擦洗。淋浴的時間可以根據水溫、氣溫和自己的承受情況靈活掌握,一般為3~5分鍾,在身體打寒戰期前結束。淋浴完畢,要用幹爽的浴巾擦幹全身,使身體感到清爽、溫暖、舒適。

4、浴足

將兩隻腳浸入冷水中,用手或腳相互摩擦,每次1~2分鍾,然後用幹爽的毛巾按幹擦紅,也可用手指按摩湧泉穴(在腳心前部)各30次左右。

5、浸浴

即將身體浸入到冷水中,開始時水溫可略高,然後逐步降低,直至所需溫度。在水中停留時間一般為0.5~2分鍾。出浴後,要用幹浴巾將皮膚擦至微紅,以感到精神振作、溫暖舒適為宜。

除了以上幾種洗冷水浴的方法外,還可以進行冬泳。但在進行冬泳前,必須先經過係統的室內冷水浴鍛煉,讓機體具有較強的適應寒冷能力。遊泳前也要做好難備活動,一般時間不宜過長。

相關鏈接:

洗澡不僅有利於衛生,而且對健康有好處,可以洗去身上的汙垢,也能洗掉機體內排出的代謝物,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比如皮膚病、高血壓等。

但是,洗澡的方法也有講究。

1、飯前飯後不宜洗澡

水的傳熱性是空氣的26~28倍,因此饑餓時洗澡很容易消耗人體的熱能。而人體的饑餓時,血中葡萄糖低,不能滿足身體消耗熱量的要求,此時洗澡容易因血糖降低而頭暈、眼花,甚至暈倒、休克。

如果在飯後洗澡,體表的血流量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

2、洗澡不宜過勤

一般來說,冬季可以每周洗一次,夏季可以每1~2天洗一次。如果天氣比較熱,出汗多,也可以一天洗一次。

3、洗澡水溫不要過高

一般來說,洗澡的水溫以35~38℃即可,最高不要超過40℃。如果用超過40℃以上的水洗澡,因水溫超過體溫,會使體內熱量不宜散發,從而發生中暑,而且對皮膚也有傷害。

4、洗澡時間不宜過長

洗澡時間過長,會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液過多地流向體表,打亂人體內血液分布的平衡,容易造成大腦缺血,產生頭暈,甚至暈倒。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注意這一點。

5、不要用力搓澡

人體表麵有一層覆蓋全身的上皮細胞脫落層,稱“孔皮肚”,厚約0.1毫米。它呈弱酸性,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阻擋病菌及有害射線,是人體的一道天然防線。這層皮膚更換速度極其緩慢,最快也要十幾天,而上臂內側則需要一百天左右。如果洗澡時用力擦搓皮膚,就可能傷害這層皮膚,使人皮膚感染,形成毛囊炎,甚至發展成癤腫、敗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