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常戴耳機,損壞聽力(1 / 1)

MP3、MP4等可謂時下網絡族的必備,很多人的耳朵上時常都掛個小小的耳機,下載自己喜歡的歌或音樂,隨時隨地都能聽。卻不知,長時間聽耳機會嚴重損傷聽力。

健康危害:

美國醫療協會雜誌曾公布過一項調查,發現許多年輕人有聽力受損現象,而40多歲的人聽力狀況與70多歲的人差不多。MP3、MP4之類的高科技音響技術的確讓人有了更多的音樂享受,然而走路聽、坐車聽、上班聽、做事聽、做功課聽,連睡著前也一直在聽,直到在強勁音樂中迷迷糊糊睡著。有的人有時會吃驚地發現,早晨醒來拿掉耳機,自己已陷入了“音質模糊”狀態,像耳朵裏塞了東西,對外界的聲音聽不清晰。

這種情況就是由於損害了聽力的緣故。我們的耳朵隻有在一定音響分貝的範圍內才無損聽力,超過85分貝的音量,就會對耳朵的聽覺細胞造成損害。而耳塞戴得太緊,還會使耳道相對隔絕,致使鼓膜內外的氣壓不平衡。長期下去,就會出現耳鳴、頭痛等症狀。

此外,一些頭盔式的耳機尤其壓迫耳廓。而耳廓分布的大量神經連接著全身的很多穴位,長期壓迫,不僅會影響聽力,還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點擊方案:

為了防止耳機對聽力的損害,首先不可大音量長時間聽,應每隔半小時讓耳朵休息一下,音量設置也不要過大,不可超過最大音量的60%。而低音對耳朵傷害最為明顯,因此低音不要開得太厲害。也不要在噪音很大的公共場所聽,因為要蓋過噪聲就需要很大的音量。

其次,不要在睡覺時聽。因為受睡覺姿勢影響,聽時難免會通過枕頭對耳塞施壓,從而對耳膜造成物理損害。而且聽音樂睡覺對耳朵的損害更加明顯。

那些延長音樂收聽時間的人,平時應選擇能消除噪音的特殊耳機,或采用不用耳機的方式,經常做耳朵保健操,如拉耳垂、輕撫耳外骨等。

另外,醫院的五官科都有一種像鋼筆一樣的聽力測試器,醫藥商店也有,可以買來自己測試。當耳朵聽不清極輕微的“磁——”聲時,表示問題已經不小了,必須及時防範治療,否則就很難恢複。

相關鏈接:

有些人經常感到耳鳴,但是到醫院往往又查不出毛病。醫學專家提醒,這可能是患了聽神經瘤。因為聽神經瘤的初期症狀就是耳鳴,而十分容易誤診。

聽神經瘤的早期表現主要為單側、持續性、頑固性耳鳴,且治療效果不明顯,久之聽力會有所下降。這是腫瘤壓迫神經引起的刺激症狀,與普通耳鳴很難鑒別。因此,許多聽神經瘤患者早期去耳鼻喉科看病也查不出病因,甚至被認為是一般的聽力衰退,或老年性耳聾。

因此,中年耳鳴者應考慮到聽神經瘤的可能性。早期治療麵神經保留率高,而且聽神經可以完全保留。目前影像學發展比較迅速,尤其是CT、核磁技術等,都已成為診斷聽神經瘤的可靠手段。

聽神經瘤的治療目標主要有四種,一是部分切除腫瘤,二是完全切除腫瘤,三是全切腫瘤並保留麵、聽神經功能,四是阻止腫瘤生長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當然,最理想的治療目的是腫瘤全切,並保留麵神經和聽神經。

一旦患了聽神經瘤,患者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它是一種良性腫瘤,多發生在內耳聽道內或內耳聽道區前庭神經鞘膜,約占顱內腫瘤的10%,約占橋小腦角腫瘤的80%。該病多發於30~50歲的中年人,但一般不會轉化為惡性腫瘤。